陈望道译本之前的《共产党宣言》译介及其政治目的分析

来源 :理论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yu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世纪末开始,《共产党宣言》逐步被介绍和翻译到中国,直到1920年陈望道的汉译本出版。梳理这个译介的过程,可以看出不同政治势力对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行改造的努力和尝试。资产阶级改良派翻译《共产党宣言》,是以"牖新知"启发民智为目的的,无政府主义者是为了对社会主义进行批判,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是为了启发革命热情。由于他们政治目的的不同,译介也存在较大的主观选择性。但是,这些努力客观上推动了《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之后,社会主义者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真理,对相关著作进行翻译和介绍,为陈版《共产党宣言》出版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建筑行业的招投标工作也成为建筑行业重要的发展部分。研究显示,建筑行业之间的竞标投标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报价缺失精准性、投标时存在恶劣的竞争,导致建设工程招投标过于形式
由于科技劳动可以创造出巨量价值,因而有人提出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这是对科学技术劳动的特点不甚了解的表现。科学研究和技术操作是两种不同的劳动方式,这两种劳动
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要解决民生问题,保证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使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相协
每个时代的优秀文化,都融注着每个时代新的民族精神。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都一再表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已经深深地熔铸于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