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化学选择题具有知识覆盖面广且灵活多变,特别是计算型选择题灵活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计算能力。如果不运用简单可行的解题方法,按常规求解,往往影响解题速度和准确度;我们应给学生充分想象空间,启迪学生思维,实施"灵巧多变"速解策略,加强思维和解题训练,运用巧解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活用”,进而提高学习能力。
一、巧用变式法
例1、下列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 Fe2O3 B. Fe3O4 C. FeO D. FeSO4
解析 在Fe2O3,Fe3O4,FeO,FeSO4四种物质中,铁原子个数和四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同,直接计算很繁琐。可把铁原子个数调整为相同(都为1),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32)为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6)的2倍,可看作是2个氧原子,将化学式变形得FeO1.5、FeO1.3、FeO、FeO6,其它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越小的,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就越小,在该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就越大。故选C。
二、巧用平均值法
例2、将26克某金属混合物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2克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
A、Mg和Zn B、Fe和Zn C、Zn和Cu D、Cu和Fe
解析 同时也用到极值法,先计算产生2克氢气所需的一种金属质量。如下:
铜不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零。题中的数据26克也就是平均值。平均值介于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A、Mg和Zn 24克< 26克 < 65克。符合题意,故选:A。
三、巧用守恒法:利用“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巧妙解决问题
例3、某溶液含有Fe3+、Mg2+、SO42-、NO3-,其中Fe3+、Mg2+、SO42-的个数比为3:3:1,可推知,溶液中Fe3+、SO42-、NO3-的个数比是( )
A. 3:2:1 B.1:2:3 C.3:1:15 D.3:1:13
解析 溶液具有导电性,而溶液不带电,也就是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也就是“电荷守恒”。设NO3-的个数为X,则3×(+3)+ 3×(+2)+ 1×(-2)+ X ×(-1)= 0 ,X=13故选:D。
例4、一定质量的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其固体与原混合物的质量不变,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碳粉的质量比为( )
A.4:1 B. 2:1 C.3:2 D.1:1
解析 本题为无数据计算题,既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又考查了分子、原子個数比的计算,综合性强,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依题意可知:Cu→CuO时增加的氧元素的质量与C→CO2时减少的碳元素质量相等。反应中铜元素质量守恒。即原混合物中铜粉与碳粉的质量比与氧化铜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相等。在CuO中,Cu:O=64:16=4:1,即原混合物中铜粉与碳粉的质量比也为4:1。故选:A。
四、巧用差量法
例5、现有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的5.6 g,与过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物质为4.8克,则原混合的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0.2% B.20.4% C.28.6% D.40%
解析 混合物与过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物质为Cu,固体质量减少了,固体质量减少部分就是CuO中氧元素的质量。用差量法解题,更简便,计算量更少。设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X
铜的质量为:5.6g-4g=1.6g
所以混合的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1.6g/5.6g×100%=28.6% 故选:C。
以上列举了四种巧解初中化学计算型选择题的方法,事实上解决方法还很多,关键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灵活迅速地分析问题,寻求到突破口,提高解题的准确度和速度。积累方法,触类旁通。
一、巧用变式法
例1、下列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 Fe2O3 B. Fe3O4 C. FeO D. FeSO4
解析 在Fe2O3,Fe3O4,FeO,FeSO4四种物质中,铁原子个数和四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同,直接计算很繁琐。可把铁原子个数调整为相同(都为1),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32)为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6)的2倍,可看作是2个氧原子,将化学式变形得FeO1.5、FeO1.3、FeO、FeO6,其它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越小的,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就越小,在该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就越大。故选C。
二、巧用平均值法
例2、将26克某金属混合物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2克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
A、Mg和Zn B、Fe和Zn C、Zn和Cu D、Cu和Fe
解析 同时也用到极值法,先计算产生2克氢气所需的一种金属质量。如下:
铜不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零。题中的数据26克也就是平均值。平均值介于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A、Mg和Zn 24克< 26克 < 65克。符合题意,故选:A。
三、巧用守恒法:利用“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巧妙解决问题
例3、某溶液含有Fe3+、Mg2+、SO42-、NO3-,其中Fe3+、Mg2+、SO42-的个数比为3:3:1,可推知,溶液中Fe3+、SO42-、NO3-的个数比是( )
A. 3:2:1 B.1:2:3 C.3:1:15 D.3:1:13
解析 溶液具有导电性,而溶液不带电,也就是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也就是“电荷守恒”。设NO3-的个数为X,则3×(+3)+ 3×(+2)+ 1×(-2)+ X ×(-1)= 0 ,X=13故选:D。
例4、一定质量的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其固体与原混合物的质量不变,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碳粉的质量比为( )
A.4:1 B. 2:1 C.3:2 D.1:1
解析 本题为无数据计算题,既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又考查了分子、原子個数比的计算,综合性强,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依题意可知:Cu→CuO时增加的氧元素的质量与C→CO2时减少的碳元素质量相等。反应中铜元素质量守恒。即原混合物中铜粉与碳粉的质量比与氧化铜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相等。在CuO中,Cu:O=64:16=4:1,即原混合物中铜粉与碳粉的质量比也为4:1。故选:A。
四、巧用差量法
例5、现有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的5.6 g,与过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物质为4.8克,则原混合的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0.2% B.20.4% C.28.6% D.40%
解析 混合物与过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物质为Cu,固体质量减少了,固体质量减少部分就是CuO中氧元素的质量。用差量法解题,更简便,计算量更少。设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X
铜的质量为:5.6g-4g=1.6g
所以混合的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1.6g/5.6g×100%=28.6% 故选:C。
以上列举了四种巧解初中化学计算型选择题的方法,事实上解决方法还很多,关键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灵活迅速地分析问题,寻求到突破口,提高解题的准确度和速度。积累方法,触类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