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竞发,大船破浪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13770509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校本研究已成为教育管理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学校,教研组作为基本的教学研究组织,新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对教学管理与研究起着十分关键和重要的作用。它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开展教学研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思想水平、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水平是由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决定的,不是由学校部分骨干教师决定的。只有让全体教师参与到校本研究中来,才能挖掘教师的发展潜力,解决学校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真实、具体的问题,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镇江新区教研室加强了对各校校本教研的指导,组织了毕业班集体备课交流,非毕业班集体备课研讨,各校课堂教学优质课观摩,学校集体备课经验交流等,既在制度层面作出了硬性要求,又在技术层面进行了科学细致的辅导。我校教学管理者高度重视校本教研,申报了省级课题《加强教研组建设》,把培养市级优秀教研组立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重要目标。
  二、案例描述
  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完成下册《番茄太阳》集体备课,一年轻教师执教后,中年级语文教研组成员进行反思交流,完善教学设计的场面。
  ……
  教师甲:我觉得这节课以文中三次写“番茄太阳”的句子为脉络,教学由浅入深,块面很清晰。练习——理解三处“番茄太阳”的含义,在课堂教学中也落到实处。
  教师乙:教学文中四处写明明笑的句子,第一步从文中找出来。第二步让学生大声地动情地读,看感受什么了。给学生自己自我感悟的时间,读出个性,很好。第三步交流感受时,都采用读句子—说感受—理解重点词—有感情朗读,太碎了,方法单一,耗时太多,后面的教学重点展不开。可以以一句为重点,让学生说深刻,读透彻,充分感受明明的活泼、开朗,其余几句直奔重点——读出明明的开朗乐观就行。
  教师丙:在体会明明的乐观开朗时,理解“清脆”这个词,并把“清脆”和“青翠”作比较,进行选择填空的练习,破坏了这段教学的整体感、美感。
  教师丁:字词教学应该有重点,第八课已经出现“青翠”,并且作为重点词语已和“清脆”作过比较,这节课没有必要重复。这节课把“盲”“捐献”作为字词教学重点,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走进文本。
  教师戊:最后四个自然段的教学应该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时间分配上不够,处理还不够细。第一步安排学生默读,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细细体会,看被什么感动了?第二步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学生先读句子,教师不要打断学生说感受,一人说得不到位,其他学生可以补充。第三步由“给”说到“捐献”,联系生活说到我们的捐献行为,目的要明确,是为了体会明明的纯真善良,她只是单纯地想到“好心人把眼角膜给了我,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没有考虑“把我的腿给你”的后果。
  教师丙: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设计一个说话训练——“我”听了明明的话会怎么想?周围的人听了会怎么说?
  ……
  三、反思与分析
  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教研组就好比是教师工作和成长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同的教研组文化直接影响到组内每个教师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做事风格。我们通过加强教研组建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开展教学研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从以上中年级语文教研组活动片段不难看出教师参加校本研究的热情,教师教科研能力正在逐步提高。其中有几点值得我们关注。
  (一)教研组机构建设日趋完善,形成职责分明、互为应和的航海舰队。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从教研组活动的需要出发,完善了教研组机构,形成三级活动机制:教导处、教科室指定研究目标、方向,组织协调全校教研活动,展示教科研成果;教研组确定研究专题,制定教研计划,组织成员学习理论、开展实践、总结提高;备课组围绕专题开展集体备课,研究各种类型教材的课堂教学模式,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发展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我校有八个教研组,是相对独立的编队,他们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年龄段特点,明确编队的主攻任务——研究专题,如低年级语文教研组,明确了识字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中年级英语教研组确立了字母教学研究专题,综合教研组确立了激发学生学科兴趣的研究专题;备课组是教研组的研究小分队,多以同年级或同学科教师组成,易于组织,行动方便,基本做到研究即教学,教学即研究,完成各研究专题的课堂实践;教导处、教科室是教研组舰队的指挥大船,负责整个舰队的行动方向和行为矫正,保证教研组在教改大潮中一路破浪前行。
  (二)教研组有较为完善的研究基本模式:形成“学习——实践——研究”的良性循环。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 反思=成长。这个公式告诉我们,教师要在实践中成长就必须学会反思,学会自觉主动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学会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必要的理性辨析,从而引发自身的一种观念冲突,激发改进的欲望。
  新课程理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应用,才能成为教师的理念。从上述案例不难看出,我校教师对新课程理论的解读正在渐入佳境,教师教学设计从学生主体出发——安排学生“找明明笑的句子,大声动情地读,感受到什么。”“默读最后四个自然段,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细细体会,看被什么感动了?”评课者也是从学生能力培养出发——“教师不要打断学生说感受,一人说得不到位,其他学生可以补充。”“已经出现的词语‘清脆’,没有必要重复。”“设计说话训练——‘我’听了明明的话会怎么想?周围的人听了会怎么说?”
  教师们的理念更新缘于我校教研组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研究基本模式:形成“学习——实践——研究”的良性循环。
  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熟悉新课标提倡的教学方法、措施,学习课程计划实施要求,减负增效有关文件,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号召全体教师人人参与教研。我们还组织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英语教师基本功比赛、语文教师素养比赛、体育教师教学比武等活动,促进教师自身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我们完善了学校集体备课流程。第一步,在个体独立钻研的基础上进行研讨、思维碰撞,形成相对统一的教学设计,备课组共享;第二步,备课组成员在课堂实施,互相听课,然后集中交流这份教学设计的可行性,讨论在课堂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修改建议,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第三步,观摩同类型教材优质课,比较我们的教学设计和名家课堂教学的区别,学习相关的理论专著或百家争鸣文章,开拓眼界,丰富教师内涵。第四步,开展重点专题研究,根据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设计新的研究目标,进一步细化研究。如低年级教师在开学的互相听课中发现,大家对集中识字研究不足,集中识字的有效教学模式有哪些?识字、写字哪个更重要?要不要讲字义?写字教学环节是指导多一点好,还是让学生动笔多一点好?教研组将“提高集中识字教学有效性”作为研究专题,就集中识字中词串的有效出示、插图的应用、字词音形义教学抓重点、学生主动识字意识的培养、写字教学的有效互动等方面,开展研究,学习了《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多篇关于识字教学的文章。派出年轻教师观摩江苏省写字教学展示活动,回来后组织语文教师学习张集县写字教学的经验,从纠正学生写字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入手,将写字教学研究推广至全校,形成“学习—实践—研究”的良性循环。
  (三)教研组关注教研策略:将课堂教学分成若干小的研究单元,进行微格教学研究。
  新区教研室假期组织毕业班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提出了一课一个研究重点,研究一个片段的教学,研究一课重点的突破,研究一次练习的设计等,给我们很多启示——将课堂教学分成若干小的研究单元,进行微格教学研究,将成为我们教研的新策略。
  我们提倡教师根据学生年龄段特点和学科特点,筛选有研究价值的研究单元,如课前5分钟、黄金15分钟、结束前5分钟的组织教学;如教学板块间的整合、重点句的理解、板书等设计;如学生读、说、写、算等方法的渗透……
  我们建议教研组进行微格研究时,从多角度考虑,研究够深够透。一考虑研究目标——我要达到什么目的,取得什么效果;二要研究实施途径——从几个方面落实,分几步达成目标;三要研究教法学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易于学生掌握的方法;四要研究课堂呈现艺术——富有审美艺术的教学结构,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我们试图通过微格研究,将课堂分解成若干单元,研究深入透彻,将其中部分单元的研究做到极致。以点带面,促进课堂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其他文献
美术高考热已经持续了多年,考生还在不断增加,仅2011年全国就有美术考生近50万人,而本科录取却不足10万人,要想上一流美术学院更是难上加难,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专业成绩好,而且文化成绩突出。中国美术学院是我国一流的美术学院,凡是学美术的同学都想进这所美术学院,老师也为能送进中国美院学生而感到自豪。  从2002年开始,我们在中国美院自主招生考生中选派了2名专业成绩好的学生去试试,结果全部名落孙山。有
国内翻译界长期纠结于翻译的标准和原则,众说纷纭,各有千秋。因为翻译的好坏本来就是相对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何谓佳译,真正有发言权的应该是译文的受众,即译文的读者。能否真正站在读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与权衡,才是译文生命是否鲜活的有力保证。  一、译文可接受性的重要性和相关理论支持  学者范仲英(1994)早就指出:“译文的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是指译文读者(接受者)对译文能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参与教学实践,参与问题探究,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传统的凯洛夫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及相应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学生很难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要求。因此,改进教学模式和变革教学方法刻不容缓。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
摘 要: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可帮助学生发展自主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思想情感,培育他们完善健全的人格。这几种方法不以统一的标准和模式要求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自身发展基础与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鼓励学生参与与创新。  关键词: 美术教学 表现力 培养方法    儿童在绘画中由于不受现实经验的约束,未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常常画出与人们主观认识不同的形象,这正是他们通过主观感受所表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  四个月来的班主任工作,我感触颇多,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尤其是与学生相处的点滴,我都铭记于心,学生总能带给我最纯真的感动,不会忘记,班委同学对我的支持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不会忘记,当我感冒咳嗽时,学生流露出心疼的眼神,那一句句暖心窝子的话语——老师,您别讲了,快去医院打针吧;不会忘记,
摘 要: 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非常重视朗读和默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处于起步阶段,朗读更是不容忽视,如何让孩子从小就有朗读的好习惯呢?一要未成曲调先有情——以趣激情;二要大珠小珠落玉盘——以读带读;三要手舞足蹈悟深情——以演会意。从一年级起就重视朗读教学,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让学生在趣中读,在读中悟,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让学生感受朗读的魅力,从而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
摘 要: 中学教师教学能力中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而教学风格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本文就教师教育教学风格的形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教育教学风格 形成 三部曲    “教无定法”告诉我们教育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方法,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教学实际选取最恰当的方法去教学,要因材施教、因人施导。据此我认为,教育教学风格亦无定格,教育教学风格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有一千个
摘 要: 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担负着独特的任务。而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中之重。提高孩子的语文能力,旨在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鉴于低年级孩子不会阅读,不爱阅读的现象,作者在教学中通过“诱惑、引领、竞赛、鉴赏”一步一步“逼”着孩子爱上课外阅读。  关键词: 课外阅读 诱惑 引领 竞赛 鉴赏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
摘 要: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过程,自古至今,奔腾不息,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生命的活动,心灵的颤动。语文教学要上出语文独有的“语文味”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不仅获得“语感”,而且获得“美感”和“情感”,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文味 味源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过程,自古至
古诗词鉴赏属于文学鉴赏评价,是高考测试中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是对一个考生的语文知识、能力、素养的大检阅。从2002年起,“古诗鉴赏”在高考中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测试考生对古代诗词的鉴赏能力。考试说明对此项内容的考核的要求是: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E。试题往往具有综合性、技巧性的特点,这是由文学鉴赏的特性决定的。  文学鉴赏(包括古诗词鉴赏)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感受、体验、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