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楠木引种、育苗及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chun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丝楠木又被称为“雅楠”,常见的有金丝楠、小叶楠、滇楠、紫楠等,不同类型的金丝楠木的引种与育苗技术不同,其对应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也有差异。在金丝楠木引种与育苗技术的处理上,必须因地制宜,灵活处理。主要探讨了粤北地区金丝楠木的引种与育苗技术问题,明确其有效的引种、育苗和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金丝楠木;引种;育苗;栽培管理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4-010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92.24       文献标志码: B
  金丝楠木属于楠木类,较为珍贵,经济价值较高,且医用效果好。金丝楠木过去多天然散生于杂木林中,呈零星及小片分布。长江以南各省份,经过20多年的造林实践,已初步掌握了金丝楠的生长特性及其造林技术。近几年,金丝楠木市场需求量大,而野生金丝楠木受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渐濒危,为实现楠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金丝楠木的人工培育,因此积极探讨金丝楠木的引种、育苗及栽培管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   金丝楠木的生長特性
  金丝楠木因为能够闪烁金色光芒而得名,其木质细密,木质表面瑰丽且有特殊的香味,不仅可用于家具制作,也可用于制药。金丝楠木多为野生,但部分地区如广东在尝试金丝楠木的人工培育,在人工培育种植过程中必须掌握核心的引种、育苗技术,做好日常的栽培管理工作。
  金丝楠木是典型的高大乔木,其高度可达30 m,整体树干笔直,小枝较细,叶片为椭圆形,花序多为圆锥形,每朵花序多伴有3~6朵花序,花序大小中等,金丝楠木的果实是椭圆形。我国四川、广东等地的金丝楠木分布较多,喜欢阴暗、潮湿及水源充足的生态环境,南方地区降水量较大、气候湿润,适宜金丝楠木健康生长。金丝楠木对生长土层的要求也较为特殊,其更喜欢微酸性的土壤,因为金丝楠木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这就要求土壤环境的排水性能要好,如果土壤干旱或贫瘠,金丝楠木的生长态势较弱。
  金丝楠木属于偏阴性树种,在幼苗期时耐荫蔽,萌芽力强,寿命较长,平均寿命可达50年以上,但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分析金丝楠木的根系情况,主根系明显,侧根系也十分发达,根部萌蘖可长成大径材。因为喜爱阴湿的环境,一般选择在山脚或山谷中生长,在普通林区较为少见。目前,金丝楠木的繁殖主要是采用种子繁殖,一般生长到16~17年开始结籽,每年结籽一次,也有部分金丝楠木品种结籽周期较慢,可能4~6年结籽一次。大量调查研究显示,金丝楠木结籽间隔周期越长,结籽的品种越好,是金丝楠木在种植时引种的首选[1]。
  2   金丝楠木引种、育苗及栽培管理技术
  2.1   金丝楠木种子的有效采集与处理
  金丝楠木在5—6月会开花结籽,一般可在9—10月采收果实,此时果实成熟,将采收到的果实去除果皮,取出种子。
  金丝楠木种子有油质,寿命短,等到其阴干后即可用于播种。金丝楠木种植受季节限制较小,可随采随播,正常的发芽率在65%以上。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有效处理,一般健康的金丝楠木种子呈亮黑色,每粒种子的重量200~345 g,含水量30%左右,如果失水严重会自动开裂。在进行金丝楠木引种时,必须要提前处理种子,具体的处理方式是将果实放在箩筐中充分振捣,使果皮与种子脱离,在两者分离后,及时用干净的清水对种子进行漂洗,漂洗结束后将其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晾晒,一般立春前后种子开始萌动,可以适时播种[2]。
  2.2   选地整理与科学播种
  在进行金丝楠木引种时,需要提前进行整地工作,应采用深耕细作的整地方式。在选择种植区域时,应考虑到金丝楠木的生长特性,其在幼苗期生长十分缓慢,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要选择降水量较多、光照充足等适宜金丝楠木生长的环境条件。在播种前需要对圃地提前进行排水处理,并增施足够的有机肥。应选择科学的播种方式,在条播时种子距离应保持在15~20 cm,条宽保持在6~10 cm,种子的播种量约为20 kg/667 m2。
  2.3   有效的育苗与移栽
  在播种结束后进入到育苗阶段,等到种子长出小苗后,要勤浇水,遇到炎热的夏季必须加大浇水量,且增加浇水频次,应使育苗的土壤时刻处于湿润状态。一旦缺水,会降低金丝楠木的成活率。在育苗的过程中应及时清理杂草,以防止杂草吸收金丝楠木幼苗在生长时所需的养分。金丝楠木在幼苗期会呈现“筷子形”,整体细长,较为孱弱,也有部分幼小的金丝楠木呈“东倒西歪”态势,这都属于正常现象。在金丝楠木育苗期栽培管理时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细心,要适当地进行遮阴处理。粤北地区日照时间长,地表温度高,特别是在夏天,经常会出现连续的高温天气,处于育苗期的金丝楠木很容易遭受日灼,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因此需适当遮阴。
  近几年,根据粤北地区金丝楠木育苗管理经验可知,应优选背阴圃地,适当提高留苗密度,使床面保持一定的覆盖度,既不完全遮阴,也可避免幼苗灼伤。间苗应分期进行,要少量多次。在育苗后的3~5年,金丝楠木逐渐生长稳定,树干也变得粗壮,根系呈纵横交错的态势,生命力较强,在栽培管理上可适当“放手”。金丝楠木幼苗在形成根系前必须浇水抗旱,而冬季则要考虑金丝楠木幼苗冻伤的风险,特别是遇到持续性的在10 ℃以下,并且气温对于金丝楠木幼苗生长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必须提前做好防冻保暖工作。在防冻处理的同时也要关注病虫害防治,冬季老鼠会啃食金丝楠木嫩苗,因此鼠害防治必不可少。育苗移栽是关键的一步,一般为了适应金丝楠木幼苗生长特性,选择阴天或者小雨天造林。
  在栽种苗木后要适当地修剪枝叶,使得金丝楠木幼苗整体处于良好的生长态势。当金丝楠木长到一定程度,需要及时移栽。一般在幼苗生长到3年时考虑大苗移栽。为了提高金丝楠木移栽后的成活率,在移栽时根部保留部分土壤,并及时剪去部分叶片,也减少叶片过多对养分的争夺。在造林3~5年内应加强抚育管理,在幼林郁闭前定期除草松土,至少每年进行两次大规模的除草松土。   2.4   重视金丝楠木的抚育管理
  每年的8—10月是金丝楠木迅速生長期,其抚育管理必须持续跟进。重点是加强苗圃养料供给,并加强水分管理,使得苗木有充足的养分支持,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
  除了在幼苗期要做好防冻工作以保护金丝楠木外,在快速生长期遇到低温天气也要关注防冻保护的问题,以免苗木受冻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金丝楠木生长周期较长,在生长的过程中可能会被其他植物覆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金丝楠木的成活率。因此在金丝楠木的生长初期必须加强抚育管理。正常情况下,在造林的3~5年间,可保持每年2~3次的抚育,对生长在山坡或者杂草生长旺盛的地方,要适当增加抚育频次。春天是金丝楠木生长的高峰期,要抓住其抚育契机,进行第一次抚育。每年7—8月是第二次抚育的关键期,持续抚育优化。因为金丝楠木的树冠发育较慢,很容易出现打枝,需要育林人员小心谨慎地处理枝叶,在育林抚育时防止伤害到枝皮,建议采取下层抚育的方法,及时清除明显的被压木、双杈木,减少其周围的竞争木,为金丝楠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在间伐强度的控制上应根据具体情况设定,如果林地较为肥沃,且初植密度较大,可以间伐总株数的30%左右。
  2.5   做好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金丝楠木质地坚硬,病虫害类型相对较少,但养护不当,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虫害。较为常见的病虫害有灰霉病、叶斑病、介壳虫病。灰霉病会为害金丝楠木的嫩叶、幼茎、叶片,也会为害花和果实,最初的病症表现是叶片上有水渍状的小点,最后扩展成大面积的灰色,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导致金丝楠木坏死或者腐烂。叶斑病主要为害金丝楠木的叶和茎,发病初期叶片会出现褐色小点,随后褐色小点面积持续扩大,病害严重时会病斑连片,导致金丝楠木植株死亡。介壳虫是为害金丝楠木的主要害虫之一,其成虫和幼虫会附着在金丝楠木的树干、枝条裂缝中,啃食金丝楠木的内梢、叶柄、枝条。
  因此应重视金丝楠木病虫害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排除积水,降低湿度,除了为金丝楠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之外,也要配合药物防治。对于发生病虫害的金丝楠木,要及时喷洒药物进行防治,选用多菌800倍液喷雾加以预防,在病虫害较为严重的情况下,用50%代森锌800倍液进行药物防治处理。在病虫害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每年3—6月可提前喷洒波尔多液预防病虫害,也可使用含磷的杀虫剂进行大面积喷洒,达到科学防护的效果。
  3   结语
  金丝楠木品质优良,是我国珍贵的名木,其用途广泛,价值较高。近几年市场上对金丝楠木的需求量不断提升,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带动金丝楠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要做好金丝楠木的栽培种植工作,根据金丝楠木的生长特性,要用科学的引种、育苗及栽培管理技术,为金丝楠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其生长与繁育,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 1 ] 杨小珍,黄佳锐,唐海,等.探析楠木枝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系统发育[J].种子科技,2021,39(1):71-72.
  [ 2 ] 廖思平.金丝楠的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J].种子科技,2020,38(15):87-88.
其他文献
摘 要:森林抚育是林业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工作,森林抚育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制约森林的发展,病虫害就是其中之一。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多种方法科学搭配应用,才能有效遏制病虫害发生,防范由病虫害给森林系统带来的破坏。探讨了森林病虫害对森林树木的影响,并针对西部林区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现状,对森林抚育中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林业系统;病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蔬菜栽种技术不断提高,大棚种植方法随之诞生。这种方式不仅让作物的存活率大幅提升,还使种植面积向更大的范围扩展,能够让群众在一个季节同时吃到不同蔬菜,保证了人们所需的营养。基于此,重点论述了大棚黄瓜的选种、晒种等种植技术要点,同时细致阐述了其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供参考。  关键词:大棚黄瓜;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4-006
摘 要:赣菇为四大名菇之首,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江西著名的特产。赣菇味甘、性平,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以及其他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颇高,而且经常食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延缓衰老、降血压、降胆固醇等。介绍了江西北部赣菇的栽培技术要点,探讨了将赣菇的栽培与“农味儿”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江西北部;赣菇;种植;乡村游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4-0071-0
摘 要: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林业工程苗木的培养,在土壤处理、种子选取方面尤为重视,同时择优选择育苗地,重视育苗期的管理,从而优化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4-009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23.13;S725 文献标志码: B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强化
摘 要:随着人们对微生物研究的深入,传统的农田土壤微生物分离培养与鉴定方式逐渐暴露出问题,很难满足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生态学特性与多样性的需求。研究农田土壤多样性的过程中应用分子生物学,不仅能获取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更多相关信息,还可以解决传统研究方式无法培养农田土壤微生物的问题。阐述了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介绍了研究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对分子生物学在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
摘 要:现阶段我国林区规划发展进程较慢,为了丰富森林资源,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良好发展,分析了林区常见病虫害发生情况,探讨了可行的林区病虫害防治策略,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林区;病虫害;防治策略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4-007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63 文献标志码: B  病虫害是阻碍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若不加以重视和防治,将会导
摘 要:从红叶碧桃的生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特点以及生长特点等4个方面对其进行简单概述,就红叶碧桃的栽培技术进行展开分析,探究了红叶碧桃栽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红叶碧桃;栽培;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4-006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436.8 文献标志码: B  红叶碧桃是碧桃其中一个变异的品种,最喜欢生长在温暖向阳的环境中,并且
摘 要:农业技术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力量,对农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关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充分落到实处,也是新常态下摆在农业部门面前的重要工作内容,特别是对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而言,其推广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农村生产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还决定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所以推广部门在新常态下还应当充分重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
摘 要: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对于蔬菜作物的需求也较大。蔬菜害虫是蔬菜种植中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大规模的蔬菜种植给予了害虫有利的生长环境。在国内通常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对害虫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但是农药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蔬菜上的农药残留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根据蔬菜害虫发生的主要特点,阐述了蔬菜害虫的防控措施及蔬菜害虫生物防治的主要技术,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蔬菜害虫;生物防治;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