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节语文学案设计所想到的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3160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案引路教学是实现高效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从根本上颠覆了学生一味接受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注重营造一种宽松、活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注重如何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体验。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听到了一些为难的声音,矛盾的焦点集中在语文学科上,教师担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会肢解了文本的整体性,会使教学的重点难以落实,会缺少语文的味道。如果不讲学生就不会欣赏,不讲学生就不会理解文字背后的深蕴。果真是这样吗?笔者怀着一份思虑也参与了学案引路教学的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亲自尝试,笔者发现学案引路教学关键在于学案的设计。科学设计学案,不仅不会偏离语文轨道,而且还会让语文教学走向个性化解读的绿色之路。下面是笔者在教《伟大的悲剧》时使用的一份学案,或许能够带给同仁一点思考。
   【学习目标】
   (1)看注释,查字典,读准每个字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斯科特等人的精神,把握文章现实意义。
   (3)抓住细节描写,品味生命的顽强。
   【学习重点】品读细节描写,揣摩重点语句含义。
   【学习难点】“悲剧”的“伟大”意义体现在哪里。
   【学法指导】朗读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导入:从古人飞天的梦想到登陆月球的成功,从世界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从人迹罕见的大河源头到遍野黄沙的塞外大漠……人们因为求知而探险,又因为探险而求知。这条魅力无穷而又荆棘丛生的探险之路啊,有多少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写下了行行美丽的篇章。今天让我们探险家一起走进神秘的南极。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
   (1)默读(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在通读全文基础上,积累雅词(先画在书上)(5分钟)。
   (2)自我检验,选词说话。(4分钟)(师大屏幕投放重点词语)
   学生活动:请至少选用两个积累的词语概括文章的内容。
   (3)预习检测:你读出斯科特一行人失败的原因了吗?(5分钟)
   (提示:请从第二段、第六段、第七段找出相关信息)
   二、问题探究(教师寄语:与书中的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屏幕)思考: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别人看。这篇课文“伟大的悲剧”的价值在哪里呢?
   学法指导
   (1)请同学们快速筛选信息,为什么说“悲剧”是“伟大”的?(3分钟)
   (2)找出让你感动的细节,再用“从……句,可以看出……具有……的品质”句式把探究的结果写在学案上。(抓住细节,读出你的理解,5分钟)
   (3)小组交流后,班内展示。(5分钟)
   三、美点品读(教师寄语:语言品一品,妙趣自然来)
   找找文中的一词、一句之妙。(认真读书,小组交流,你会有更多的享受与大家分享。5分钟)
   例句: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赏析:“耀武扬威、洋洋得意”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斯科特一行人的沮丧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正站在那里自鸣得意。
   四、迁移延伸(教师寄语:赞美英雄会让你的心灵得到鼓舞,相信你能够写出最挚美的赞语。5分钟)
   (1)要求:请你用最精练的语言给课文写题记,或是赞美,或是感悟。如果能够引用更好。
   老师例句: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只要你迈出了第一步并坚持走下去,你就会永远定格在历史瞬间。
   (2)我的思考。
   作业:在自然面前,人们的力量太渺小了。斯科特一行的壮举就像一座座石碑雕刻在后人心中。悲壮的死去,虽死犹生。你还有什么新发现吗?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这节课上完后,我觉得学生在课堂上有很多要说的话,他们根据每一环节的学法指导也知道该做什么。这实际上是教师的解放,是学生的开放。从这份学案设计来看,突显了以下几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案顾名思义就是要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它与教案不同,教案是老师用的,学案是学生用的。既然为学生服务,学案就要有学法指南。学生依据学法指导知道该怎样学。比如“自主学习”环节中的默读,画词,选词说话等要求都是具体的。
   学生如果按照学案安排,知道每一步该做什么,告诉他们怎样读书,加之时间的限制,相信沿着此路径会学得很好。要说明的是使用学案不等于教师不讲,教师该出手时再出手,教师该出手时要出手。授课中,学生在第二个环节“读出你的理解”中有了小障碍,学生精彩片段找得非常生动,但是读得没有味道,所以我告诉他们怎样把握感情基调,语速怎样,声调怎样,引领他们通过真情朗读来达到品味生命坚韧的目的。朗读“他们鞋底下的白雪由软变硬,结成厚厚的冰凌,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的躯体”这句时,让学生快速读、慢速读;声调高、声调低比读,学生自然就会选择慢速、低调朗读方式,然后有让他们把“厚厚的”加着重号,还要使用拖音、稍稍停顿一下,就把天气的极寒体现出来了;“刺骨”“吞噬”“疲惫”也要加着重号,突出让前两个与后一个的对比,体现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弱小与无奈。
   2.简约性原则
   问题解决是学校教学的核心,应当在各年级把学生引进问题解决中去,教学过程应当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教师应当制造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这是教师的设计学案首先该考虑的。语文学案问题设计要简约,为了避免学生简单应答的碎问以及学生随意的追问,就是要提出一个主问题来,它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研读的重要问题和关键问题,能够引爆学生的思维。怎样设计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在以主线索进行阅读教学时,由于一般性提问的量大大减少了,课堂活动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内容,就会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
   《伟大的悲剧》篇幅较长,学案中我就设计一个主问题:这篇课文“伟大的悲剧”的价值在哪里呢?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探究斯科特等人闪耀的人性光芒,自然学生会寻找他们战胜困难的情景,挖掘他们灵魂深处宝贵的东西。不仅如此,这个问题还适合各类的同学,学生可以从各个角度思考,可以是诚信,可以是坚毅,可以是执着,可以是集体主义精神闪现,也可以是生命价值的实现。简约是设计学案时应当遵从的,学习中不想让学生跳进问题圈子里而出不来,要让他们通过问题点燃思维的火花,留给他们的是由此及彼的多元思索。在设计《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提出的主问题是:贝多芬是一个“巨人”,贝多芬是一个“常人”,依据课文中描写,谈谈你对贝多芬的看法。类似这样的矛盾的发问,恰恰能够激发学生的深度阅读。
   如果从学案环节来看,简约的另一个方面就是线索较清晰简明,“自主学习——问题探究——美点品读—迁移延伸”四大模块明快有深度。尤其是第二板块按要求说话,贵在人人有话说,人人有依据,不仅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而且还置问题于矛盾之中,“悲剧”“伟大”相得益彰,让学生了解到有价值的东西被撕碎的阵痛与伟大。
   3.层次性原则
   一个好的学案应该符合学生思维规律,问题的设计应该层次分明,就像金字塔。我们不是总在提倡分层教学吗?学案是体现分层的最佳方式。不难看出《伟大的悲剧》的第一环节中三个小问题是有梯度的:由“积累雅词”到“选词说话”再到“你读出斯科特一行人失败的原因了吗?”问题逐渐加大难度,这样会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再比如美点品读环节,一词一句逐渐推进,也是这个道理。学案问题设计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条不清理不明,教师自己就没有很好把握文本。另外学习方式也要有层次性,由“自主学习”到“合作探究”的交替出现,能焕发课堂上第二黄金段,方式改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但是合作一定要在学生需要的时候。
   4.留白性原则
   这一原则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语文的人文性比较突出,学生不同读书经历,不同的生活体验,都会带来不同的思考,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还看《伟大的悲剧》,学案设计的第四个环节是“迁移延伸”。第二课时会根据学生的发现进一步探究文本。诸如: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写信,那他又是怎样去搂着威尔逊的?为什么奥茨走出帐篷时,所有人都知道他去死却没有人敢挽留?还有,科学需要冒险,但是为什么不写众多成功人士呢?这些问题都是很有生命的。
   一篇课文学完了,而真正的思考还在延伸……
   附录:
   下面是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的学案片段。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会有独到见解)
   (1)通读全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槛( )深邃( )呢喃( )头颅( )磐石( )踌躇( )( )
   (3)“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是怎样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二、自主检测(教师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
   仔细地研读文中关于贝多芬的语句(找出相应段落),按要求说话。
   (1)我了解到贝多芬是一个“巨人”,课文是这样写的(在课文中画出来)。
  (2)我也了解到贝多芬是一个“常人”,课文中是这样写的(在课文中画出来)。
   三、合作释疑(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贝多芬,却仍对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怎样刻画的?
   (从课文中画出贝多芬的语句,分别从外貌描写到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入手。这些描写是按照什么次序来写的)
   从这篇文章中,你认为要写好一个人物必须注意哪几点?
   四、迁移延伸(教师寄语: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
   写作: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要做到以形传神,切忌面面俱到,切忌脸谱化。
   下面请同学们进行片段描写,写你最熟悉的一个人。(说明:读书贵在能入能出,借鉴模仿是写作的基础,通过写能进一步感悟领会本文描写人物的精妙)
   写作要求:(1)模仿本文刻画人物方法,写出该人物独特的个性。
   (2)时间:十分钟。
   (3)字数:200字左右。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其他文献
桥头跳车是高等级公路运营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亦是困扰桥梁工程技术人员的难题之一.分析高等级公路产生桥头跳车的原因,提出桥头跳车病害的处治措施,并介绍工程实例.
试卷讲评课是一种常见的课型,其根本目的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错误、分析解题错误原因,巩固已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但是,当前的试卷讲评课教学中普遍存在机械地采用逐题对答案、改正错误、就题论题、面面俱到等几种误区。如何上好试卷评讲课,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课前精心准备是上好试卷讲评课的前提  奥苏贝尔指出:“影响学生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分析高等级公路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对噪声的防治措施,并以声屏障设计的实例加以说明.
患者,男性,36岁,因患健忘失眠,出虚汗等症,于2006年5月12日服用脑力宝丸(浓缩丸)(生产厂家:神威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60104),4丸/次,3次/日,口服。当服用7日时,患者出现头部胀痛,心跳加快、面色潮
摘要: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导入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质量。导入最主要的就是要能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调动学生的各方面感官,使他们能有一个最佳的心理准备状态,集中精力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导入方法,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完整、缜密。   关键词:课堂教学;导入;兴趣;方法    万事开头难,如何开个好头,对整节课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根据桥梁混凝土结构的特性,分析了产生裂缝的种类和原因,并总结施工经验,提出了对裂缝的防治和处理措施。
论述公路边坡破坏的主要形式与机理,介绍公路边坡常见的防护形式,如植物防护、框格防护、护坡、封面、护面墙等.指出公路防护工程设计要紧紧抓住设计对象的土质、水文、气候
南韶下马路1号大桥是一座集预应力钢筋砼简支梁板和钢筋砼连续板于一体的曲线桥.介绍该桥的主要技术标准、设计要点、结构设计,特别提出了超高缓和段上横坡的处理及施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