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学习”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nan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这不仅仅是接受知识,更应该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在构造自己对认识客体的理解的过程。学生要想真正地理解、掌握数学,就必须亲自去体验学习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亲历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地去参与、体验,这样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体验学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中“有数学”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需要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授课教师首先通过和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已有的有关概率方面的知识,紧接着教师创设了商场为促销而开展的摸奖活动,这一问题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个个出谋划策,很自然地进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在讲授《统计》一课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大象爷爷过生日,请森林中的小动物去做客并品尝瓜果的情境,在学生正听得饶有兴趣之时,适时提出问题:大象爷爷要根据大家的喜好准备水果,可是,哪种水果少准备些,哪种水果多准备些呢?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有同学说应该多准备香蕉,因为自己最爱吃香蕉,有同学提出多准备苹果,因为自己喜欢吃苹果……这时有的同学提出,大家的爱好不一样应该调查一下。这些情境的设计,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又将学生带入到要研究的知识中,让学生亲身体验了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数学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二、动手实践,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小学数学中的一些规律往往以结论的形式静态地呈现在课本上,教学中往往不注重过程,而满足于获得这些结论,这些结论也就成了一些没有生命力的数、字母及各种符号的堆砌。而“做数学”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数学《长方形的面积》时,学生根据前一节课内容的启发,在给定的长方形上摆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教師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了同学们不同的摆法,并针对只摆长、宽,然后算出面积的摆法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通过动手实践,学生逐步体验到沿着长方形的长能正好摆几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长方形的就是几厘米,同理,沿着长方形的宽能正好摆几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长方形的宽就是几厘米,由此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三年级有一道题:在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是什么图形?面积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就会体验到剪下的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实际上就是长方形的宽,这样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再如,在学习“钟表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对时针、分针及12个大格等知识都有了一个初步体验,再学习其他的相关知识就会容易,课堂效果就会更好。
  在实践中,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围绕中心议题展开合作交流,能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化,促使学生主动地、开放地学习。同时它能充分发扬民主,吸引学生参与,激活思维火花,开启智慧闸门,给学生以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另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各地出版的小学数学课改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得具体的情境,目的是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所在地区的特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不改变编者设计意图的基础上灵活应用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笔者在近几年所听的数学公开课中,发现很多教师在灵活使用教材方面多有很多创新,当然这些创新首先是为教学服务。通过提供或创设学生感兴趣、熟悉的内容,更好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而为解决生活中的新问题服务。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时,就不一定要采用书上的例子,教师可以先调查本班学生参加周末兴趣班的情况,并把参加的人名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有多少个学生上周末兴趣班?有的学生说11 13=24人,而有些学生却不同意,反驳到:应该是18人,通过一番争论,大部分学生已经比较清楚了,再让参加兴趣班的学生站起来让大家数一数,结论和原因就显而易见了。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观察物体》时,考虑到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情景图,较难看清楚是从哪个方向拍摄的,而学校教学设备缺乏,没有多媒体使用,于是这位教师就地取材,将对自己学校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图片提供给各小组学生观察、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漳浦县湖西中心学校 福建】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中影响阿片类依赖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原因,以及依从性对其工作生活状态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369例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依从性、服药期间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说过:“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当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要。无论什么理由,一个老师让学生不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这个老师的教学就失败了。”我认为这句话对教师课堂教学,对教师留什么样的课外作业同样有警示作用。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延伸,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认为合理地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辐照全血在保存期内红细胞CR1分子数目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法定量测定经15~35GY五个照射剂量辐照全血在保存期内红细胞CR1分子数目.结果:照射后
目前,我们赖以生存的水环境正被逐步侵蚀破坏。地球温室效应的加剧,引起干旱和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从而导致农作物的歉收.并威胁着人类生命和健康。而伴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和生活水
目的:为了评估戒毒者的潜在心理韧性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版CD-R ISC对365名戒毒者进行调查。结果:(1)戒毒者心理韧性高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的被试占总人数的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