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情是文章的生命。刘勰主张“为情而造文”。这精辟的论述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有真挚的情感。 “真挚”指文章的感情要做到真实诚挚,不矫情,不造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真挚”是历年高考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之一,它要求我们所抒发、描绘的感情来自我们的经验世界和情感体验,并做到文中有生活,能满足于生活的真实。
一、深入生活,仔细观察
感情是隐藏在内,不是显露在外的;所以,我们要深入生活,仔细观察,才能够捕捉到我们在文章中需要表达的真情。如:
很小的时候,别的孩子还被全家捧在手心的时候,别的父母还小心翼翼地牵着孩子过马路的时候,你把我带到游泳池边,用命令的口吻说:“下水。”几岁的孩子,即便在浅水区也不及水深的高度,怎么敢走向那未知的恐惧?你没法向我说明求生技能的重要,狠心扔入水中,且拦住急欲下水救援的哥哥半分钟,任那么小的小孩子在水中挣扎、叫喊、哭泣。那是如死亡般恐怖的记忆。让我在那么近的距离里深深怨恨着你。然而,当十岁的我被教练一眼相中,加入县游泳队的时候,当独自去海南潜水却中途弄掉氧气嘴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一技之长竞如此有用,而此时,我已经远离了你。(2008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让我走远看看你》)
选段写自己小时候被父亲带到游泳池,父亲命令自己“下水”的情景。没有温柔的话语,没有技巧的指导,只有让自己实践的催促。语段也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细腻的刻画,只有生活的真实和对父亲的怨恨。但长大后海南游泳遇险逃生,使自己真正理解了昔日父亲对女儿浓浓的爱。选段话欲扬先抑,今夕对比,升华感情,正是作者深入生活,仔细观察的结果。
二、借助媒介,传递情感
我们捕捉到生活中的真情后,还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把这种感情表述出来。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总是人们传达出来的信息。它可以通过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物”,比如“一本笔记本”“一件衬衫”“一封书信”“一件首饰”“一张相片”等传递出来;还可以通过山水传递出来。
三、学会技巧,表达情感
有了媒介,在表达上还需要一定的表达技巧,方能将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些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含蓄隐晦,或对比烘托,或借用诗词,或转换角色,或亮丑揭短等。如果能娴熟地运用这些技巧,文章的感情定会如汩汩的清泉,清新怡人。
1.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
拼搏吧!为自己加油!奋斗吧!为自己呐喊!
相信自己吧!从起跑线上开始冲刺,为生命喝彩!希望永远相伴!(《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这两段文字,作者围绕主题,直接进行振臂高呼,表达自己要拼搏、要奋斗、要相信自己的决心。直抒胸臆,感情喷薄而出。
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寓情于景和寓情于物等。
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比如借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3.寓情于叙。通过对事件的叙述,抒发作者浓浓的深情。如:
可是,后来,外公还是去了另一个再也触不到的世界。
后来的第一次没有外公的年饭,是在酒店吃的。外婆来了,却不大高兴。原来为大家准备的餐具,还少了外公的。可是当服务员送来一张椅子时,外婆却拒绝了,并谢了她。
外婆说:“昨晚老头子托梦说了,他也想吃点。他想吃的,你们都孝顺,都记得点了,他该是高兴的。不过,老头子说要和我挤一张椅子坐,就够了……”外婆是个朴实的人,但她的那番话,却让我比什么名著都记得牢。(2008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举手投足之间》)
外公去世,最悲痛的应该是朝夕相处的外婆,所以,在外公去世的第一次年饭聚餐宴会上,外婆见没有外公的餐具而不高兴,但当服务员送来后,外婆又拒绝了。因为,只要大家记住外公,她就心满意足了。平凡的叙述,却揭示了外婆对外公朴实而深刻的爱。这份感情,没有海誓山盟,没有惊人之举,却在作者的叙述中演绎得真挚感人,这正是本文的精华所在。
温馨提醒
取悦于阅卷老师的三类作文:富有哲理的深刻之文,感情真挚的生活之文,文采飞扬的诗意之文。
一、深入生活,仔细观察
感情是隐藏在内,不是显露在外的;所以,我们要深入生活,仔细观察,才能够捕捉到我们在文章中需要表达的真情。如:
很小的时候,别的孩子还被全家捧在手心的时候,别的父母还小心翼翼地牵着孩子过马路的时候,你把我带到游泳池边,用命令的口吻说:“下水。”几岁的孩子,即便在浅水区也不及水深的高度,怎么敢走向那未知的恐惧?你没法向我说明求生技能的重要,狠心扔入水中,且拦住急欲下水救援的哥哥半分钟,任那么小的小孩子在水中挣扎、叫喊、哭泣。那是如死亡般恐怖的记忆。让我在那么近的距离里深深怨恨着你。然而,当十岁的我被教练一眼相中,加入县游泳队的时候,当独自去海南潜水却中途弄掉氧气嘴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一技之长竞如此有用,而此时,我已经远离了你。(2008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让我走远看看你》)
选段写自己小时候被父亲带到游泳池,父亲命令自己“下水”的情景。没有温柔的话语,没有技巧的指导,只有让自己实践的催促。语段也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细腻的刻画,只有生活的真实和对父亲的怨恨。但长大后海南游泳遇险逃生,使自己真正理解了昔日父亲对女儿浓浓的爱。选段话欲扬先抑,今夕对比,升华感情,正是作者深入生活,仔细观察的结果。
二、借助媒介,传递情感
我们捕捉到生活中的真情后,还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把这种感情表述出来。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总是人们传达出来的信息。它可以通过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物”,比如“一本笔记本”“一件衬衫”“一封书信”“一件首饰”“一张相片”等传递出来;还可以通过山水传递出来。
三、学会技巧,表达情感
有了媒介,在表达上还需要一定的表达技巧,方能将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些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含蓄隐晦,或对比烘托,或借用诗词,或转换角色,或亮丑揭短等。如果能娴熟地运用这些技巧,文章的感情定会如汩汩的清泉,清新怡人。
1.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
拼搏吧!为自己加油!奋斗吧!为自己呐喊!
相信自己吧!从起跑线上开始冲刺,为生命喝彩!希望永远相伴!(《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这两段文字,作者围绕主题,直接进行振臂高呼,表达自己要拼搏、要奋斗、要相信自己的决心。直抒胸臆,感情喷薄而出。
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寓情于景和寓情于物等。
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比如借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3.寓情于叙。通过对事件的叙述,抒发作者浓浓的深情。如:
可是,后来,外公还是去了另一个再也触不到的世界。
后来的第一次没有外公的年饭,是在酒店吃的。外婆来了,却不大高兴。原来为大家准备的餐具,还少了外公的。可是当服务员送来一张椅子时,外婆却拒绝了,并谢了她。
外婆说:“昨晚老头子托梦说了,他也想吃点。他想吃的,你们都孝顺,都记得点了,他该是高兴的。不过,老头子说要和我挤一张椅子坐,就够了……”外婆是个朴实的人,但她的那番话,却让我比什么名著都记得牢。(2008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举手投足之间》)
外公去世,最悲痛的应该是朝夕相处的外婆,所以,在外公去世的第一次年饭聚餐宴会上,外婆见没有外公的餐具而不高兴,但当服务员送来后,外婆又拒绝了。因为,只要大家记住外公,她就心满意足了。平凡的叙述,却揭示了外婆对外公朴实而深刻的爱。这份感情,没有海誓山盟,没有惊人之举,却在作者的叙述中演绎得真挚感人,这正是本文的精华所在。
温馨提醒
取悦于阅卷老师的三类作文:富有哲理的深刻之文,感情真挚的生活之文,文采飞扬的诗意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