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云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z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故乡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旗巴彦托海镇,也叫南屯,每当有人问起我的故乡,我都会这样自豪地告诉他。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地方,他们总是一脸惊讶地问:“这个地方,没听说过呀!那里是大草原吗?”“当然,”我说,“我们那里有广阔的草原!”“那你们骑马上学吗?”看着对方一脸神往的样子,我的内心无比自豪。
  说实话,我还没有骑过真正的骏马,尽管草原上有很多剽悍的马,但是,我一般只是远远地看着,爸爸说:“马很骄傲的,你在驯服它之前,靠近它是很危险的,特别是小孩子。”于是,我就只能远远地看着别人纵马驰骋,一路奔驰到草原深处。那一骑绝尘的景象常常引得我们这些小孩子狂呼、欢跳,我们总是跟在马的后面跑一段,很快就被脚下的一朵花或是一只蚂蚱吸引住了,然后,停下来,开始在草丛中寻宝。
  虽然我的家乡就是大草原,但这样的记忆在我的童年里并不多。然而,在一次次与别人的对话中,我的脑海里总会一次次浮现出这些欢乐的记忆。
  很小的时候我就来到了南京,繁华的大城市曾经深深地吸引着我。有一次,妈妈带我去一个叫“龅牙兔”的游乐场,那里大约只有三四个蒙古包那么大,我却玩得非常开心,不想吃饭,不肯回家。
  “你喜欢南京还是南屯?”亲戚朋友常常会问年幼的我,我虽然年龄小,但还是能从问话人的语气、眼神中感觉出他们的态度,因此,机智的我会投其所好,“见风使舵”地变换答案,然后,大人们高兴地抱起我,递给我一把糖果或是奶干,说:“那就留在这里吧,不要走了。”然而,我从来没有因为这一句话而停下来,我匆匆回到故乡,又匆匆离开。在南京上学后,我成了一只候鸟,每年定期在南京和南屯之间往返。“留在这里”“不要走了”仅仅是一句戏言,甚至成了奢望。
  “什么时候放假回来?”外公问我。“今年暑假怕是回不去了,我们要补习呢,因为……”我犹犹豫豫地说,不想让外公失望。“因为他是准高三的学生啦!”妈妈抢着说,“要补课的,不然,开学后就更跟不上了……”外公又問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但是,我能听出电话那边的失望,他一定非常盼望我回去,和他一起去小菜园割草,或者骑着自行车,在空旷的马路上呼吸新鲜空气。妈妈说外公最喜欢我,可能是因为我是孙辈中年龄最大的吧。我小时候,外公已退休了,他经常带着一架摄像机跟在我身后为我摄像。我在小菜园里捉蚂蚱追蝴蝶,在小院子里玩沙子,在坑坑洼洼的路上骑自行车,逗弄一只比小猫大一点点的流浪狗……我童年的很多美好就这样被一一记录。现在我们几个外孙、孙子都忙于学业,没有时间回去看外公,也没有多少时间陪外公聊天儿,我没有,妹妹们更没有,她们还要学钢琴、学英语、学奥数、学跳舞,外公只能盼着我们放假回去看他,可现在连这点我也做不到了。
  “你姓什么?”办理护照的工作人员问,“就姓‘春’?我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姓。”
  “不,我的名字里没有姓。我们老家很多人的名字都不带姓的。”
  “是吗?你是哪里人?”
  “我是内蒙古的。”
  于是,这样的对话再次勾起我的记忆……
  故乡就是我的名片,我和故乡,故乡和我,不论相隔多么遥远,都有扯不断的联系。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向四方,百鸟儿齐飞翔……”我就是故乡天空中的一朵云,骏马奔驰、牛羊漫步、野花满坡、绿草如茵都在我的视野中交错,然而,我飘向远方,在一片蔚蓝中弥散。
  佳作点评
  作者描绘了故乡的景色,回忆了在故乡的生活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文字质朴,语言清新。“故乡就是我的名片”,“我”因故乡而备受关注;“我就是故乡天空中的一朵云”,虽远离故乡,“我”却一直心系草原。这是“一朵云”和“辽阔草原”的关系,也是“我”和故乡的情缘,相视、相依、形远情浓,惆怅和无奈之情倾注笔端。结尾虚实结合中,再次将“我”对故乡缠绵悠远的思念之情升华。
  (高晓俊)
其他文献
悲伤是人类普遍会有的情绪,身体伤痛、亲朋离散、挫折失败都会引起悲伤。对悲伤者的同情也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它普遍而又强烈。然而,我们常常会发现:旁观者眼里的悲伤未必是被同情者心中的悲伤。  当我们看见山区的孩子悲伤哭泣,我们会同情他们生活贫困,但他们也许只是悲伤身边没有父母的陪伴;当我们看见病床上老人泪眼模糊,我们会同情他们饱受衰老病痛的折磨,但他们也许只是悲伤无法亲眼见证孙辈的成长。被同情者心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走红四年后,“小马云”解约重回农村读小学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这样一个小孩,因长得酷似国内一家著名互联网企业的掌门人,而被众多机构追捧,拍网剧、出席商业活动以及被各种不入流的明星蹭热度。这个小孩就是曾经爆火的“小马云”。2016年11月,8岁的“小马云”因一位网友随手拍的他的一张酷似马云的照片而在互联网上备受追捧,代言、直播、拍电影的邀请函不断涌来。2017年秋,“小马云
写作文离不开素材。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往往旁征博引,引用大量素材。所以,素材运用得好不好直接影响作文的分值。在高考阅卷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考生的素材运用得欠妥,存在着语言刻板干瘪、单调幼稚,或过于口语化等问题。这样的素材会大大影响作文的文采,削弱作者的思想表达力,最终会被扣掉许多分值。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就需要我们对素材进行剪裁、润色等,让其“靓丽”起来。那么,如何对作文进行靓丽化处理呢?具体来讲,主要有
先生已乘黄鹤去,人间依旧侠骨香。  家中的书柜里摆着一整套金庸小说。我的父亲最喜欢读金庸小说,一部部金庸小说早已被他看了不知多少遍。小时候问父亲为何会喜欢阅读这一本本厚厚的书,父亲总会对我柔声道来他年少时的独特记忆。  父亲说,金庸先生的小说和以此改编的影视剧在20世纪80年代风靡全国。那时,中国的经济还比较落后,他生活的村庄里有二十多户人家,只有两台电视:一台是村里的公共财产,在队长家,一台在东
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有言:“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边云卷云舒。”  此言得之。  尤其是在物质条件丰富、外界纷繁杂乱的当今社会,摆正心态,宠辱不惊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  近日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家长群“危机”一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李先生因开法拉利跑车接送孩子,竟被老师认为是炫富,会引起其他孩子的攀比心理。最终,事件以李先生反驳却被踢出家长群结束,令人唏嘘。  这件事仁者见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岁少女放弃高考为母亲捐献骨髓  2019年6月7日,高考首日,苦读多年的学子终于盼到这一天。然而对17岁的河北省高三女生赵思琦来说,这是她离开校园的第85天。今年2月份,她的妈妈连秋香被查出白血病,赵思琦在得知了母亲的病情后,马上做出决定:放弃高考,捐骨髓救母。  据悉,赵思琦是家里最大的孩子,一家五口主要靠父亲打工维持生活。对于这件事,赵思琦说:“我是家里的老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新年贺词中说:“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年仅18岁的烈士陈祥榕生前写下的战斗口号。2020年6月,喀喇昆仑高原加勒万河谷,在我军与越境来犯外军的殊死搏斗中,战士陈祥榕英勇牺牲。  金庸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何为英雄?每个时代有着不同的理解。为国家、为民族献出生命的人是英雄,为了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这艘红船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的初心,沿着井冈峰顶、遵义城头、延安宝塔、天安门上的灯标前行,驶过惊涛骇浪、万水千山,最终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串联成一幅动人心魄的大潮行舟图。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公开提出“红船精神”的概念。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振华中学团委举行“红船印初心”座谈会,邀请你作
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真人秀拉近我们与明星的距离;但有人说,明星们在节目中扮演某种角色。  题目解析  材料有两句话,表意清楚,但旨意需要思考。  “真人秀拉近我们与明星的距离”,这一句中我们要对几个问题进行简单的梳理与思考。何谓“明星”?“真人秀”这类节目火热的社会因素是什么?“我们”与“明星”的距离感从哪儿来的?为何要拉近
打开电脑,点亮手机屏幕,犹如将“海贝贴在耳边,任由全人类的咆哮将自己淹没”,我们埋头接收各种讯息以求更了解世界,反而陷入了无知的空谷。  人们为何忙于接收讯息?时代特点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如今全球每日生产的讯息量远超美国国家图书馆的讯息总量。如此庞大的讯息潮流朝人们涌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接收者倏地成了被动一方,被各种讯息所填塞,各种资讯弹窗便是典型的证明。  但与此同时,具有选择权的人又心甘情愿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