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BI 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探析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ay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BI教学模式(Content - Based Instruction)是指将特定的内容和语言教学目标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从20世纪60年代起,CBI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与研究者的重视和支持, 当前国内的大学英语教材也明显渗透了“内容本位”的编写模式,但是CBI教学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较少, 因此, 本文旨在通过探讨CBI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揭示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CBI教学模式的界定
  CBI教学模式即为“内容教学与语言教学目标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是语言和学科知识的同步学习,在内容材料支配下的一系列语言介绍与学习。语言课程围绕学生的学术需要和兴趣, 跨越语言与学科内容课程之间的障碍。CBI教学模式实现了以下几种条件:CBI教学课程考虑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CBI教学使学习者能够最终使用目标语; 它建立在学习者以往的学习经验之上;它通过语境, 而不是通过零散的句子层面正确的词语使用来教授语言;通过使学习者接触有意义的语言而为学习者的第二语言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CBI 教学模式的分类
  CBI教学法有三种元教学模式: 主题式语言教学 ( Theme - 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保护式内容教学 (Sheltered content instruction) 和附加式语言教学 (Adjunct language instruction)。这三种模式提供了能够融合学习者语言课程、学术或职业兴趣的可能性。
  1.主题式语言教学。主题式语言教学是在语言课堂中增加使用学科内容的一种方式。多用于处于语言基础阶段或没有特殊需要的群体。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语言教师可单独进行教学活动。语言课堂围绕主题展开,主题是课程的支柱。主题的选择必须满足学生的学术和认知需要。例如,10周的主题式语言课程可能围绕几个互不相干主题或某一主题的几个方面展开。这些主题最初被以阅读形式呈现或介绍, 然后主题和词汇在讨论中被反复再现。相关的听觉和录像材料为听力活动提供基础,最后综合各种材料的写作任务进一步解释说明主题单元。传统的语言教学中的主题局限于某单一活动,如读或听的练习;其重点仍为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授。而在主题式语言教学中,大纲规定的语言点从属于主题,主题为各种语言技能服务,使主题融合到各种语言技能的教授中。
  2. 保护式内容教学。在保护式内容教学中,学科知识专家用第二语言向学生教授内容课程。由学科内容教师而非语言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学生隔离于以这种语言为本民族语言的学生。保护式内容教学多用于各类高等院校学生或有科研和学术要求的群体。学生语言能力要求在中等或中等以上。教师需敏锐地观察学生在语言方面的能力和需求,及时调整语言,使所有的学生和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交流中受益。学科内容教师通过语境、图表等多种手段,运用目标语,使学生接受可理解性输入,进而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有效地将语言能力的提高和内容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该模式的不足之处是难以找到适当的授课教师:如果是专业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他们需要了解语言能力有限的学生的需要;如果是语言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他们需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来教授某一学科内容。为了解决师资困难问题, 可由拥有学科知识的教师与语言方面的专家进行合作教学。
  3. 附加式语言教学。附加式语言教学是将特别设计的语言课程与正常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是学科内容教学的辅助手段。附加式语言教学由专业教师负责学科内容教学,由外语教师负责语言教学。在语言课中,学生隔离于本民族语言的学生;在专业课上,本民族语言学生和非本民族语言学生一起听课。附加式语言教学适用于高等院校学生。语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以学科内容为基础,相互补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学科内容教师以讲解概念等学科知识为主;语言教师以学科内容为背景, 为语言教学提供语境。附加式语言教学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提供给学生各种学习策略,如改笔记等。附加式语言教学的实施需要很好的组织和协调,学科内容教师与语言教师密切配合和同步协调至关重要。语言教师要熟悉学科内容,随堂观摩专业教师的课,根据授课内容做一些改编工作。
  三、CBI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 因地制宜选择恰当的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和学生的语言水平,选择适当的模式。主题式语言教学适用于任何语言层次的学习者。保护式内容教学适合中级和中高级语言层次的学习者。附加式语言教学适合中高级语言层次和高级语言层次的学习者。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可考虑选用融合三种元模式特征的变体模式。变体模式可结合保护式内容教学和附加式语言教学的特征,或结合主题式语言教学和保护式内容教学。例如,语言单元可作为保护式内容教学的补充,但这种语言模式有别于完善的附加式语言教学,因为变体的语言附加单元具体帮助学生满足内容课程的需要,而没有独立的语言目标。在这种变体模式中,语言教师能够提供许多讨论,如关于具体学科的写作、参加考试的策略、帮助评估内容课程的作业等。语言教师可自愿参加听专业课。值得一提的是, 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可混合“内容依托”教学法的三种元教学模式的特点。
  2. 分班分层次教学。目前我国大学生入学后按照专业分班而不考虑学生实际的外语水平,英语基础或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给大学双语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教师很难同时兼顾英语基础好和英语基础差的学生。长此以往,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又疲于应付课堂内容。如果学生在入学后参加分班考试,按照英语成绩或外语水平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班级进行大学双语教学,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3. 设计保护内容的活动。Klee and Tedick认为成功地从事CBI教学的教师需要采用各种各样的保护内容的活动,如小组或大组活动、学生展示、借助各种视听帮助等。在保护内容中,布置多少课文阅读任务是重要的问题之一。不建议布置大量的阅读作业。Shaw建议可把同一阅读任务分配给几组同学,每名同学被分配给不同部分的阅读任务,每名同学都有责任向其他组员报告阅读结果,同学轮流根据分配的任务组织讨论。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实施有效的合作语言学习 (cooperative language learning)。在合作语言学习中,小组学习活动为主要的组织活动形式,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相互沟通、交流与合作。每一位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同时激发其他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合作语言学习营造了积极的情感氛围,当学生被分配给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具体的问题时,学生感到更安全、学习效果更有效。教师应鼓励、调动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保证学生能够合作完成某一任务。合作语言学习的实施需要经过适当设计的、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与活动。
  4.建立支撑架 (scaffolding)。支撑架的认知原理认为,当第一次介绍某个概念或技能时要提供广泛的教学引导框架,当学生熟练掌握概念或熟练运用技能时再逐渐消除这些框架。使用教学引导框架可提供给学生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在大学双语课堂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完成收集信息等过程的任务使学生获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掌握有效的学习计划和方式;教师通过联系汉语内容图式 (schemata) 和英语语言图式,借助英语这一媒介帮助学生建立处理新信息的基础。当学生熟悉这些学习策略和信息时,再鼓励学生消除这些支撑架,进而自主学习。
  5. 培养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学习取得更高的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清晰的学习策略培训,加上思考怎样进行学习,并实践不同的学习策略,可使学生增加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学生讲究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语境中学单词、用联想方法学习同类词、利用图像或想象加深对词汇的理解等,而不是简单地用单词表背单词。又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独立选择研究课题,鼓励学生研究自己选择的课题是CBI教学的策略之一。因此,教师应在大学双语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了解和使用各种各样的学习策略,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课堂内外使用双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让学生容忍模糊性 (ambiguity) 的存在,在并非理解每个单词词义的情况下照样与别人交流;把各种策略的使用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同专业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把培养学生学习策略融入日常的大学双语课堂教学之中。
  6. 同时使用两种语言。(1) 同时翻译。沉浸式教育允许学生在课堂中少量使用母语。Klapper认为在以下几种情形下可使用翻译: 有必要建立相对应的第一语言时;当完全使用外语会导致学生理解不准确时; 当没必要花费太长时间用外语解释,为了节省时间时;当检测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或掌握时;当教师非正式检验某一小组是否理解教师用外语讲授的某一知识点时;当学生正在进行和情感因素有关的话题时;当学生希望对某一问题做出即兴反应时。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什么时候翻译,翻译多少,应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而教师给学生翻译之前,应给学生一些时间对问题或解释做出反应。(2) 两种语言有目的地同时使用。Jacobson提出了有目的地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认为应平均分配使用两种语言的时间,教师应当有意识地从一种语言过渡到另一种语言。多种情形可引起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强化概念理解时;复习旧知识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时;表扬或批评学生时;改话题时;争取同学生的融洽关系时;学生疲劳时等。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每一种语言被分配使用的时间数量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适当保持使用两种语言的平衡,但更为重要的是分配使用每种语言的目的与活动,培养两种语言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
  反思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教学现象, 教师应尽力通过变换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教师在分配和组织两种语言的同时使用时,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例如,两种语言的同时使用对教师的课堂组织技巧、监控能力、反思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每一时刻做出反应,对每位学生是否听懂做出反应,对不可预测的情形做出反应。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语言的使用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学生需要以适当的方式表达他们是否听懂教师的授课。因此,在课堂中师生应当自然灵活地分配使用语言并与复杂的课堂管理过程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Klee, C. A. & D. J. Tedick. The undergraduate foreign language immersion program in Spanish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A ]. InStryker, S. B. & B. M. Leaver (ed.).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Models and Methods[C]. Washington, D. 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7: 140 - 173.
  [2] Peggy F. Jacobson. English Past Tense Use in Bilingual Children With Language Impair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J], 2005 (8).
  [3] Shaw, P.A. With one stone: models of instruction and their curricular implications in an advanced content - based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 [A ]. In Stryker, S.B. &B. M. Leaver (ed.) . 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Models and Methods[C]. Washington, D. 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7: 261 - 282.
  [4] Stryker, S . B. & B. M. Leaver. Content - based Instruction: some Lessons and Implications [A ]. Stryker, S . B. & B. M. Leaver (ed.). Content - 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Models and Methods[C]. Washington, D. 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7.
  [5] Klapper, J. Foreign-Language Learning through Immersion Germany’s Bilingual-Wing Schools [M ]. Lampeter: the Edwen Mellen press, 1996.
  [6] 戴庆宁, 吕晔. CB I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 [ J ]. 国外外语教学, 2004, (4).
  [7] 雷春林. 内容教学法 (CBI) 与复合型外语专业教学——以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为例[J], 外语电化教学, 2006(3).
其他文献
自我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熟和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使自我教育成为高校德育的必然选择。德育过程中激发和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一要善于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动力;二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三要创设良好的自我教育环境。  当前,影响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德育方法上重视教育者的主导和灌输,忽视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引导和激发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加速推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尤为突出,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造成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社会体制的问题,也有毕业生本人的素质、观念的问题;既有高校方面的问题,也有用人单位的问题。但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着误区和
高校校报因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具有的真实性、广泛性、贴近性已成为高校中最贴近师生的平面媒体。而校报副刊作为校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哲理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展现着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青春的大学校园文化特色。因此,校报文艺副刊并非可有可无,本文也正是从文艺副刊的定位说起,阐述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挥的其它版面不可取代的教育作用。  高校校报肩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
据调查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备受“冷落”的课程,本人在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也发现不少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缺乏实用性的课程,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不少学生认为,“术业有专攻”,自己不是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把自己的专业课学好就行了,对于政治课则认为不太重要,为了切实扭转学生对政治课的看法,使思政课取得成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首先,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
本论文在对传统工效学和心理学实验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开放性实验室特征的基础上,对工效心理学开放性实验平台的构建进行了研究。从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实验技能,推进开放性实验课题的开展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构建工效心理学开放性实验平台的想法和措施。  1、工效心理学实验室概述  工效学是通过研究人、机械、环境相互间的合理关系,以保证人们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并取得满意的工作效果的学科。由于工效学很
要想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准确认定和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做到“除恶务尽”,就要准确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本质特征,故笔者拟在本文中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本质特征作以认定和分析,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部分参考。  一、何谓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本质特征   本质特征顾名思义就是本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显著的的特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本质特征就是最能体现其本质属性,与其他一般犯罪集团区别最明显的特征。目前,刑法理论界对
当前高等美术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如高等美术教育如何肩负传承民族文化问题,高等美术教育如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问题,高等美术教育教学如何适应新时期美术发展的需要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美术学科的发展,关系到美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因此,对此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体系主要分三大块:一是各类艺术院校,二是师范类院校,三是综合类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在教学改革中,对《药事管理学》课程尚无新的突破,本文就此提出了深化药事管理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1.强化药事管理学科的理论教学  通过药事管理学科的理论讲授应 让学生真正认识药事管理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以药学实践为中心来介绍药事管理学的起源、发展历史,探讨其性质、特点、研究方法及内容,结合目前国内外本学科的发展、研究成果、现状进行阐述,使学生熟悉该学科在药学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