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歇尔·龚特利出生于法国凡尔赛,代表作品有2004年的《王牌冤家》(Eternal SUD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也因此荣获2005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最新影片为年度动作大片《青蜂侠》(The Green Hornet)。
米歇尔·龚特利自小酷爱艺术,喜欢流行音乐,年幼的时候想成为一名画家或者发明家。上世纪80年代就读于巴黎专业的艺术学院,在学校中自我发展出一套优异的绘画技艺。求学期间还与挚友一起筹组了“Oui-Oui”乐队,至1992年乐队解散。共发行了2张专辑。他于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执导音乐录影带,其中一支被冰岛著名女歌手碧玉看中,遂选择其为自己拍摄音乐录影带。
这样的合作让龚特利开始在业界崭露头角,包括可口可乐、阿迪达斯在内的众多世界级知名品牌商,纷纷上门要求其合作拍摄广告。不久好莱坞也找上门来,请他将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的剧本搬上银幕,这就是后来入选戛纳影展主竞赛单元的《还我本式》(HumaR Nalure)。凭借此片,龚特利正式转换身份,进入了电影界。
2004年的《王牌冤家》在翌年的奥斯卡奖中大出锋头,龚特利晋升为好莱坞一线导演。不过之后的几部影片比较偏向艺术类,票房成绩都欠佳。2008年的3段式作品《东京狂想曲》(TOKYO!)让观众再次体会到他的创作实力。
音乐人、广告人、电影人
米歇尔·龚特利出生于一个非常鼓励自由思想的家庭。外祖父Constant Martin是一位乐器发明家,Clavioline牌键盘式电子小提琴就是他的发明,老人还曾开过一家乐器店,后来因为生意不好关闭了。龚特利的父母则特别喜欢流行音乐。这也对龚特利日后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龚特利最早的工作是担任自己筹组的乐队Oui—Oui(他担任鼓手)的音乐录影带导演。正是其中某支录影带吸引了冰岛女歌手碧玉的注意,邀请龚特利来为她的新曲《Human Behaviour》拍摄录影带。事后证明,龚特利的风格与碧玉的歌风非常契合,两人于是也展开了长期的合作,龚特利后来总共为碧玉的7首单曲拍摄了录影带。这样的合作也吸引到其他的大牌歌手纷至沓来,其中著名的有Daft Punk、The White StriDes、The Chemical Brothers、The Vines。同时,龚特利也开始了大量商业广告片的拍摄。他的广告片中最著名的手法。是在1998年某支伏特加广告中,率先使用了著名的“子弹时间”(Bullet time)特效,这一手法后来在《骇客帝国》中被发扬光大。另外,他还为著名的外衣品牌Gap拍过一组假日主题的广告。所以,总得来说,在进入电影界之前,龚特利与大卫·芬奇(DavidFincher)、史派克·琼斯(Spike J0nze)一起被并列为广告界的三大天王级人物。
2001年,龚特利拍摄了处女作《还我本式》,虽然人选了戛纳影展,但评论却是毁誉参半。2004年,他与查理考夫曼再次合作,拍摄了奇幻爱情片《王牌冤家》,结果成为该年度最受好评的影片,还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王牌冤家》就导演层面来说,比较突出的是,龚特利使用了大量拍摄音乐录影带时的技术手法。
代表作:《王牌冤家》
有很多影评家认为,龚特利之所以这几年来好作品不多,其实主要是因为成名作《王牌冤家》过于经典。确实,在电影发展到现在的地步,想要将爱情片弄出新意,实在是困难重重。而《王牌冤家》正是这样一部翻新文本,化腐朽为神奇的影片。
爱情的本质,爱情与时间与记忆,电影的反射性特质,演员固有银幕形象的错位……龚特利非常巧妙地运用调和了这个几个元素。本质上来说,《王牌冤家》是一部将梦进行回溯倒序讲述的超现实主义影片。严格来说,这绝对是一部献给曾经有过在爱河中挣扎困顿经验的观众。片中两位主角金·凯瑞和凯特·温丝蕾,爱情乏味平庸到令人昏昏欲睡。巧妙之处是,龚特利安排的另一对对照组情侣,医生与克莉斯汀·邓丝特饰演的助理的忘年恋。另外,还有众多绝非过场的情侣配角出现。这些配角的爱情观点,以及与主角的关联都非常独到。尤其是医生与助理的忘年恋,最后有情人却无法成眷属,既表达了爱情的多变与偶然性,又暗示了之后男女主角的重归于好。非常精彩的先抑后扬手法。
当然本片最精彩难忘的还是对梦境的表现。梦中看似复杂迷离毫无逻辑性的场景,其实都是导演匠心独具的安排:男女主角的相识、相恋、探险、山盟海誓、花前细语、无谓的争吵猜忌……观众所要做的就是随主人公一起进入到记忆中去,然后引发自己的深层记忆。
龚特利在本片中的主要贡献倒并非花俏的视觉表现,而是尽力营造出一种日常感。昔日凌厉夸张的录影带风格被巧妙地融入到多变的叙事节奏中。只是在极个别的镜头中,才能依稀看到龚特利过去拍摄录影带时才有的那种明暗对比强烈,剪辑点异常突兀的“碧玉式”风格。
龚特利与《青蜂侠》
《青蜂侠》早在20世纪40年代便是美国家喻户晓的漫画作品,后来曾经屡次被好莱坞拍成电视与电影,一代动作巨星李小龙,便是因为在1966年版ABC电视台出品的电视影集中饰演加藤,而一举成名。此次翻拍,原本由周星驰自导自演,但因创作理念不合,改由龚特利上场就阵。影片领衔主演为好莱坞当红谐星塞斯·罗根(Seth Rogen),卡麦隆·迪亚兹(Cameron Diaz)担任女主演,加藤一角最后由周杰伦取代,去年横扫各大电影奖项演员奖的德国演员克里斯多夫·沃兹(Chris~eph Waltz)出任大反派。
龚特利在采访时,大略谈起了影片的拍摄情况:“我虽然是后来替补的,但其实早在1997年我刚到好莱坞工作的时候,就写了《青峰侠》的第一稿,但片厂当时没有起用。最后它又回到我这里,我真的很欣慰。这也算是命吧。塞斯和艾德华(Edward Furlong)让我最满意的是,有他们两个在,我可以弄出好莱坞多年未出现的精彩动作喜剧。克里斯多夫·沃兹还是他在《恶棍特工》里那副滑稽丑角的模样,他在这片里还有不少中年危机的剧情。周杰伦很酷,每当他说话的时候,他总会选择一种最酷的方式。卡麦隆在片中没有拳脚戏,她基本上是一位犯罪专家,主要负责出出主意什么的。现在好莱坞那些光鲜亮丽庞大无比的超级英雄,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技术方面完全不成问题,虽然是3D,但我从小就对这玩意很熟悉,因为我那位发明家外公就搞过一阵子立体电影。”
米歇尔·龚特利自小酷爱艺术,喜欢流行音乐,年幼的时候想成为一名画家或者发明家。上世纪80年代就读于巴黎专业的艺术学院,在学校中自我发展出一套优异的绘画技艺。求学期间还与挚友一起筹组了“Oui-Oui”乐队,至1992年乐队解散。共发行了2张专辑。他于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执导音乐录影带,其中一支被冰岛著名女歌手碧玉看中,遂选择其为自己拍摄音乐录影带。
这样的合作让龚特利开始在业界崭露头角,包括可口可乐、阿迪达斯在内的众多世界级知名品牌商,纷纷上门要求其合作拍摄广告。不久好莱坞也找上门来,请他将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的剧本搬上银幕,这就是后来入选戛纳影展主竞赛单元的《还我本式》(HumaR Nalure)。凭借此片,龚特利正式转换身份,进入了电影界。
2004年的《王牌冤家》在翌年的奥斯卡奖中大出锋头,龚特利晋升为好莱坞一线导演。不过之后的几部影片比较偏向艺术类,票房成绩都欠佳。2008年的3段式作品《东京狂想曲》(TOKYO!)让观众再次体会到他的创作实力。
音乐人、广告人、电影人
米歇尔·龚特利出生于一个非常鼓励自由思想的家庭。外祖父Constant Martin是一位乐器发明家,Clavioline牌键盘式电子小提琴就是他的发明,老人还曾开过一家乐器店,后来因为生意不好关闭了。龚特利的父母则特别喜欢流行音乐。这也对龚特利日后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龚特利最早的工作是担任自己筹组的乐队Oui—Oui(他担任鼓手)的音乐录影带导演。正是其中某支录影带吸引了冰岛女歌手碧玉的注意,邀请龚特利来为她的新曲《Human Behaviour》拍摄录影带。事后证明,龚特利的风格与碧玉的歌风非常契合,两人于是也展开了长期的合作,龚特利后来总共为碧玉的7首单曲拍摄了录影带。这样的合作也吸引到其他的大牌歌手纷至沓来,其中著名的有Daft Punk、The White StriDes、The Chemical Brothers、The Vines。同时,龚特利也开始了大量商业广告片的拍摄。他的广告片中最著名的手法。是在1998年某支伏特加广告中,率先使用了著名的“子弹时间”(Bullet time)特效,这一手法后来在《骇客帝国》中被发扬光大。另外,他还为著名的外衣品牌Gap拍过一组假日主题的广告。所以,总得来说,在进入电影界之前,龚特利与大卫·芬奇(DavidFincher)、史派克·琼斯(Spike J0nze)一起被并列为广告界的三大天王级人物。
2001年,龚特利拍摄了处女作《还我本式》,虽然人选了戛纳影展,但评论却是毁誉参半。2004年,他与查理考夫曼再次合作,拍摄了奇幻爱情片《王牌冤家》,结果成为该年度最受好评的影片,还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王牌冤家》就导演层面来说,比较突出的是,龚特利使用了大量拍摄音乐录影带时的技术手法。
代表作:《王牌冤家》
有很多影评家认为,龚特利之所以这几年来好作品不多,其实主要是因为成名作《王牌冤家》过于经典。确实,在电影发展到现在的地步,想要将爱情片弄出新意,实在是困难重重。而《王牌冤家》正是这样一部翻新文本,化腐朽为神奇的影片。
爱情的本质,爱情与时间与记忆,电影的反射性特质,演员固有银幕形象的错位……龚特利非常巧妙地运用调和了这个几个元素。本质上来说,《王牌冤家》是一部将梦进行回溯倒序讲述的超现实主义影片。严格来说,这绝对是一部献给曾经有过在爱河中挣扎困顿经验的观众。片中两位主角金·凯瑞和凯特·温丝蕾,爱情乏味平庸到令人昏昏欲睡。巧妙之处是,龚特利安排的另一对对照组情侣,医生与克莉斯汀·邓丝特饰演的助理的忘年恋。另外,还有众多绝非过场的情侣配角出现。这些配角的爱情观点,以及与主角的关联都非常独到。尤其是医生与助理的忘年恋,最后有情人却无法成眷属,既表达了爱情的多变与偶然性,又暗示了之后男女主角的重归于好。非常精彩的先抑后扬手法。
当然本片最精彩难忘的还是对梦境的表现。梦中看似复杂迷离毫无逻辑性的场景,其实都是导演匠心独具的安排:男女主角的相识、相恋、探险、山盟海誓、花前细语、无谓的争吵猜忌……观众所要做的就是随主人公一起进入到记忆中去,然后引发自己的深层记忆。
龚特利在本片中的主要贡献倒并非花俏的视觉表现,而是尽力营造出一种日常感。昔日凌厉夸张的录影带风格被巧妙地融入到多变的叙事节奏中。只是在极个别的镜头中,才能依稀看到龚特利过去拍摄录影带时才有的那种明暗对比强烈,剪辑点异常突兀的“碧玉式”风格。
龚特利与《青蜂侠》
《青蜂侠》早在20世纪40年代便是美国家喻户晓的漫画作品,后来曾经屡次被好莱坞拍成电视与电影,一代动作巨星李小龙,便是因为在1966年版ABC电视台出品的电视影集中饰演加藤,而一举成名。此次翻拍,原本由周星驰自导自演,但因创作理念不合,改由龚特利上场就阵。影片领衔主演为好莱坞当红谐星塞斯·罗根(Seth Rogen),卡麦隆·迪亚兹(Cameron Diaz)担任女主演,加藤一角最后由周杰伦取代,去年横扫各大电影奖项演员奖的德国演员克里斯多夫·沃兹(Chris~eph Waltz)出任大反派。
龚特利在采访时,大略谈起了影片的拍摄情况:“我虽然是后来替补的,但其实早在1997年我刚到好莱坞工作的时候,就写了《青峰侠》的第一稿,但片厂当时没有起用。最后它又回到我这里,我真的很欣慰。这也算是命吧。塞斯和艾德华(Edward Furlong)让我最满意的是,有他们两个在,我可以弄出好莱坞多年未出现的精彩动作喜剧。克里斯多夫·沃兹还是他在《恶棍特工》里那副滑稽丑角的模样,他在这片里还有不少中年危机的剧情。周杰伦很酷,每当他说话的时候,他总会选择一种最酷的方式。卡麦隆在片中没有拳脚戏,她基本上是一位犯罪专家,主要负责出出主意什么的。现在好莱坞那些光鲜亮丽庞大无比的超级英雄,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技术方面完全不成问题,虽然是3D,但我从小就对这玩意很熟悉,因为我那位发明家外公就搞过一阵子立体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