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岛状皮瓣急诊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tao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报道拇指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根据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不同情况,采用5种小型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包括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拇指尺背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虎口背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等共37例. 结果 术后有3例皮瓣出现表皮小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愈合,皮瓣全部成活.随访4~20个月,拇指功能、外形满意. 结论 对拇指软组织缺损选择恰当的小型岛状皮瓣急诊修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其他文献
由于创伤、感染、肿瘤等各种原因造成的组织或器官缺损十分常见,其修复与重建一直是临床面临的棘手问题.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组织工程学研究,突破了以往的治疗模式,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已成为21世纪医学研究领域的国际性前沿课题。
期刊
手电击伤、热压伤常有严重软组织损伤,须经皮瓣修复.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收治手电击伤、热压伤21例,25只手,施行不同皮瓣修复,效果满意。
期刊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胃肠胰疝外科(外六科)是主要由胃肠、肛肠、胰腺、疝外科和腹腔镜治疗中心等组成。拥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和住院医师6名。其中博士2名.硕士4名,在读硕士2名。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
期刊
皮瓣修复手足部外伤或烧伤创面后,皮瓣常臃肿,影响外观和功能,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经治或收治手足臃肿皮瓣患者共62例,通过改进修整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外形和功能要求,取得较好效果。
期刊
目的 为带血管蒂腓骨头骨骺截骨整形重建内踝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侧2~12岁新鲜儿童下肢标本,对腓骨头及内踝进行形态学测量,根据测量数据推导截骨公式.临床急诊或延期手术,移植截骨改良的腓骨头骨骺复合组织瓣一期修复内踝缺损,随访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腓骨头倾斜角(M)为(170±8)°,关节面内倾角(N)为(145±6)°,纵长为(1.5±0.2)cm,横宽为(1.4±0.2
目的 探讨第二趾胫侧侧方皮瓣修复[足母]甲瓣供区的临床效果,减少和预防供区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跨甲瓣切取术后供区创面采用第二趾胫侧侧方皮瓣转位修复8例,对于部分不能完全覆盖供区的联合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第二趾供区行全厚皮片植皮覆盖。结果8例[足母]甲皮瓣供区皮瓣全部成活,1例躅趾趾底植皮部分坏死,经换药治愈。随访4~14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饱满,植皮区愈合平整,无溃疡发生。足行走功能无明显影响。
期刊
目的 介绍侧方入路极外侧椎间融合术微创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方法、技术要点,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极外侧椎间融合术微创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8例,3例椎间融合器矫形加椎体螺钉内固定,5例单纯椎间融合器矫形。分析其临床效果、侧弯矫正率和并发症。结果手术顺利,术中出血每例平均50ml,术后腰腿痛明显减轻,下肢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缓解,侧弯矫正率为64%。随访6~30个月椎间隙高度无丢失,融合器无移位,2例有
期刊
目的 报道幼儿远指尖再植的特点以及临床疗效. 方法 手术采用顺行断指再植法,清创后以直径0.8mm克氏针固定骨折末节指骨,然后按照指动脉、指神经、甲根部离断指吻合指腹皮下静脉,甲中分以远离断指尖尽可能多吻合指动脉.最后缝合创口的顺序对该组病例的指尖进行再植.临床再植5例7指,其中拇指1例1指,示指2例2指,中指1例1指,环指2例2指,小指1例1指.甲中分以远(yarnano I区)离断1例2指,甲
自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应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中指侧方岛状皮瓣和游离躅趾腓侧皮瓣,急诊移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30例。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指腹两点分辨觉疗效满意。我们体会:示指背侧岛状皮瓣适用于修复留有少量皮下组织的拇指指腹缺损,中指侧方岛状皮瓣适用于修复拇指末节指骨外露的指腹缺损。
期刊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外科是省级重点学科、牵头单位,为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骨科学会、手显微外科学会、骨关节疾病学会的主任委员单位,是博士、硕士研究生授权点。学科目前的住院环境、手术设备及围术期康复均达到与国际接轨的水平。病房现有床位180张。学科下设四个病房,共有医护人员84人,教授7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7人,博士21人,硕士20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