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胚胎胰岛自发分泌IL-6及其与胰岛素分泌的关系
【机 构】
: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肿瘤生物治疗研究中心 济南,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肿瘤生物治疗研究中心 济南,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肿瘤生物治疗研究中心 济南,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肿瘤生物治疗研究中心 济南,山东省医
【出 处】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发表日期】
:
1992年12期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体外重组肿瘤坏死因子(rTNF)对γ/δ+T细胞杀伤人膀胱癌细胞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γ/δ+T细胞受植物血凝素和佛波醇刺激后,能转录TNF mRNA并释放TNF。γ/δ+T细胞的细胞毒效应呈MHC非限制性。加入rTNF能增强γ/δ+T细胞介导的杀伤膀胱癌BT-A和BT-B细胞,但对K562细胞无作用。用rTNF预处理γ/δ+T细胞或BT-B细胞均不能增强杀伤作用。增强的杀伤活性仅出现在
为观察乙肝病毒(HBV)X基因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细胞定位和分布,本研究应用改良的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以小鼠X单克隆抗体检测HCC及慢性乙型肝炎(CH)患者肝组织切片中的X蛋白抗原(HBxAg)。实验发现32例HCC患者中20例(62.5%)的癌和/或癌周肝细胞的胞浆内呈HBxAg染色阳性,而10例CH仅2例(20%)为弱阳性。4例正常对照肝及2例肝血管瘤内未发现HBxAg阳性显色
本研究观察了重组人α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重组人γ干扰素(rhIFNγ)以及加热三种因素单一或两种因素联合或三种因素同时作用于荷Lewis肺癌小鼠的抗瘤作用。结果表明:单一的或中浓度rhTNFα、单一rhIFNγ以及单纯加热其抗癌作用均不明显,当高浓度rhTNFα或是rhIFNγ与rhTNFα联合使用时,出现明显的抗瘤作用。若同时加热处理效果最佳,提示三者具有协同抗瘤作用。超微结构表明:r
本文报道以PCR法检测石蜡包埋湿疣组织标本中HPV-DNA的实验结果。23例具有典型病理特征(空化细胞)和16例病理特征不典型的标本中都发现HPV-DNA的存在。2例诊断为假性湿疣的标本中有一例也检出有HPV6型DNA。这一结果证明PCR可以为尖锐湿疣的诊断提供直接而准确的证据。用石蜡包埋标本进行PCR在回顾性诊断研究中特别有用。
本文报道应用酶免疫方法对29例中国和18例瑞典慢乙肝患者的血清IgG和IgM抗前S2(1-55, ad)多肽抗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HBeAg阳性的慢乙肝病人中血清IgG抗前S2抗体的阳性率为85.3%;IgM抗前S2抗体的阳性率为73.5%;在抗HBe阳性组中:IgG抗前S2抗体阳性率为53.8%;IgM抗前S2抗体阳性率为23.1%. IgG和IgM抗前S2抗体在中国和瑞典的慢乙肝病人中无
本文研究了rIL-6对HIV在急性感染系U937细胞内增殖的作用。发现添加0.006U~30U/ml rIL-6, P24抗原量减少50%以上。当IL-6添加量超过0.3U/ml时,RT活性被抑制69%~80%。而且添加0.6U/ml rIL-6的抑制效应能被2µg/ml的抗IL-6单克隆抗体MH166中和,而使抑制消失。也可通过加入2μg/ml抗IL-6受体的单克隆抗体PM1,阻断IL-6与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