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室骨关节炎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随访了1985~1996年12年间在德国基尔大学骨科医院行胫骨高位截骨术的194例(215膝)膝内侧室骨关节炎的患者.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室骨关节炎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随访了1985~1996年12年间在德国基尔大学骨科医院行胫骨高位截骨术的194例(215膝)膝内侧室骨关节炎的患者.结果有161膝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5年(1.5~12年).手术后2年内的优良率为97.3%,5年内的优良率为93.6%,手术后5年以上的优良率为78.2%.12膝发生手术并发症(5.6%),主要为感染(1例深部感染,5例浅表感染),骨不连或骨延迟愈合5例,腓总神经损伤1例.手术后有19膝(11.8%)因治疗效果的下降须再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以全膝置换为失败标准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2年98.7%,5年95.0%及10年为84.1%.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是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手段,术中下肢力线的适当过度纠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远期疗效呈下降趋势,有一部分患者须再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骨在治疗脊柱侧凸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4例脊柱侧凸患者采用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随访41例,平均随访16个月.观察同种异体骨的临床反应及脊柱融合情况.结果术后存在一定的排斥反应,但没有明显的临床意义;1例出现急性深层感染,无晚期感染者.均未因同种异体骨移植发生疾病感染.X线观察发现术后4个月,开始出现新骨,最后随访时,矫正角度平均丢失3.4°,最小者为-1°,最大者为6°.内
目的 评价超声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率及应用价值.方法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210例,比较分析其术前超声检查与手术所见和病理学诊断结果,并与核素和CT对比观察.结果超声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断总的敏感性68.62%,特异性93.79%.对甲状腺上极背侧病变的敏感性低于下极(P<0.05),对异位病变的敏感性低于正常部位(P<0.05).单从声像图上难以区分甲状旁腺腺瘤、增生或癌,需结合临床考虑
目的 检测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光动力疗法治疗后早期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方法对16例(17眼)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证实患有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光动力疗法(p
目的 建立人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为探讨其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工具。方法 将5例人小肠恶性淋巴瘤新鲜组织植入裸鼠小肠黏膜层内,观察原位移植成瘤率和移植瘤的侵袭、转移,并进行形态学(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核型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 有3例原位移植获得成功。依据新的WHO恶性淋巴瘤分类标准,建成1株人小肠原发性(非霍奇金B细胞)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HSIL-1)、
目的 研究白念珠菌菌丝相和酵母相细胞ERG11基因碱基序列上的差异,探讨两相细胞之间的差异性.方法分别抽提从同一HIV阳性患者体内分离到的7株对氟康唑敏感程度不同的白念珠菌菌丝相和酵母相的DNA,此系白念珠菌经染色体水平及DNA水平证实来源于同一亲本.根据ERG11编码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对ERG11的近3′端的310 bp的碱基序列进行PCR扩增,引物序列为:上游引物5′-GGGAAAGTITCT
目的 建立人干细胞移植到鸡胚心肌中的动物模型.方法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将Hoechsst 33258标记的人胚胎生殖嵴细胞(human primordial germ cells, hPGC)注射到孵化3~4 d的鸡胚心脏中,先运用人特异性的DNA探针对活鸡胚心脏切片进行原位杂交,以检测心肌中移植细胞的存在,再运用人心肌特异性抗体肌钙蛋白T(cTnT)对相邻的心肌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观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