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问 题 如果说数构成数学大厦的砖瓦,那么数系则构成数学大厦的基本形态.对于自然数的认识是所有数学认知起步阶段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自然数的运算过渡到整数和有理数乃至实数,这样的认知过程和数系的产生历程是相同的.凡事都可以問一个为什么,为什么数系会按照这样的过程产生?其中有着什么样的逻辑关系? 二、实数系的产生 原子论与无限可分(无限累加)是认识论里面的一对矛盾,自然数就是这一
其他文献
读时清香满口,读后才高八斗。赏美文,写佳作,让我们携手共圆一个梦! 非走不可的弯路 ■江苏省阜宁中学 高秀 喜欢走直路而不喜欢走弯路,这是人的天性。于是,一炮打响、一举成名、一蹴而就、一步登天等蕴蓄着人们期盼走直路的美好愿望的成语便应运而生。 精明的商家正是抓住了人们这一心理,把“高考直通车”“抢分捷径”之类的教辅资料广告搞得铺天盖地。对此,莘莘学子大都一笑了之,因为谁都知晓,书
最后一个去西班牙参战的中国人是杨春荣。他到西班牙时已经是1938年3月14日了。西班牙共和国在西方国家的“不干涉主义”下,买不到军火补给,一路从内陆战退到东海岸,背向地中海而战,急需新血补充,杨春荣的到来,正是时候。国际纵队立刻将他分派到第14旅第4营第一连当步兵。 当时杨春荣已经不是年轻小伙子,而是46岁的中年人了。1938年以前,像他这样岁数的人来加入国际纵队,通常是不分派当步兵的,而是充当
究竟什么是有效的数学教学?作为有效的数学教学,我们不仅应当十分关注如何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各种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也应高度重视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包括由思维方法的学习向数学素养的重要过渡,也即应当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 而笔者认为“数学文化、数学思维、创新能力”是建构有效课堂必不可少的三个方面. 一、体验数学文化 数学是一门符号性极强的学科,但在一些数学文化味比较浓的数学课
众所周知,数学高考题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组成,其中客观题约占一半左右的分数,且只需给出正确答案而不需要解题过程,因此客观题解答的速度对全卷的考试时间的分配和所能获得的成绩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追求客观题的速解策略很有必要.下面以2009年高考中的考题为例,具体谈谈一些客观题的速解策略,供2010年高考和平时的考试参考. 一、观察法 这里所讲的观察法就是指在做选择题时,从仔细的审题中读出题中“隐藏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6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向全党提出“四个坚定不移”的根本性要求。即:坚定不移地坚持________________,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促进______________、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他强调,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30%的人还在农村生活。新一代年轻人是未来农业生产的承担者和接班人,其务农积极性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新生代农村人口非农就业已经是主流,如何引导部分高素质农村青年回归农村、回归农业,已经是当务之急。 笔者通过实证研究表明
北直隶献县城北二十里,有个徐场村。村里有个叫杨舟的大夫,开了一家医馆,专治疑难杂症,颇有名气。 这日晌午,杨舟正在后院里小憩,忽然听到前面街上锣鼓喧天,正想出去看个热闹,这时小伙计三明跑过来,兴奋地喊着:“师傅,有人给咱送匾来啦!” 杨舟出门一看,见一行人正抬着一塊金匾候在阶下。见他出来,一个中年男人迎了上来,给他鞠躬行礼:“先生医术高明,对我有再造之恩。此恩无以为报,送先生一块金匾聊表心意!
教學和思维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应该在思维活动中教学,这时候体现为教学思维力,并且研究教学过程本身对教学思维力的培养也有促进作用,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数学教师具有较好的教学思维力是追求高效益、高效率,达到高水平教学智慧的核心. 什么是教学思维力?数学教师教学思维力的培养途径有哪些?自然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 一、教学思维力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思维力
豫西汝州,三月风和,满城翠色,春光大好。 3月25日上午,温泉镇朱寨村一香菇大棚外,张翠平正指挥工人将刚采摘的香菇往车上装。 “我们的香菇名气越来越大,一点都不担心销路。过年那阵子,更是供不应求。”张翠平是种菇大户。朱寨村有香菇种植户120多家,“各家各户的香菇都不愁卖”。 朱寨村种植香菇已20多年,过去一直是各家各户单干,没有形成规模。2016年8月,村党支部研究决定,以香菇种植业为依托,
【摘要】 时下很多农村小学由于学校教学设备不全,现代教育技术不能普及,各种教学条件的限制以及教师教学理念的陈旧,导致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使得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学,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因此,农村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农村实际,发掘农村的教学素材,创造条件,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形成技能,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解放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