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及策略研究

来源 :中国民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x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都是我国的一项社会热点问题,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社会发展速度正日益加快,但是大学生就业形势却越来越严峻,在此背景下,只有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才能够从根本上缓解结构性就业压力。本文先结合实际情况对在校大学生就业力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几条提升在校大学生就业力的策略,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就业力;现状;策略
  当今时代,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量正呈逐年升高趋势,这一方面给社会输出了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和人力资源,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尤其是受近年来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加,很多高校应届毕业生都反应找工作困难,找一份“对口”的工作更难。而若想解决这一问题,则首先需要提升在校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力,这样才能够使其毕业走入社会后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以下就结合实际来谈谈在校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及策略,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在校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分析
  所谓“就业力”,指的是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在工作中进步的能力以及对工作中出现的变化进行应对的能力。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其的就业力主要指的是在毕业走入社会后获得、保留、转换工作机会的能力。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社会发展日益迅速,但是大学生就业形势却越来越严峻,尤其是受近年来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加。在现实中,“毕业即失业”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现象。虽然政府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也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件,但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明显改善,且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依然十分严峻。而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项重要原因,就是其自身的就业力不足。据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力的考察主要看其以下5点:①专业知识与技能;②敬业精神;③学习意愿和可塑性;④沟通协调能力;⑤解决问题能力。而就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在校大学生在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这三方面最为缺乏。这直接反映了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人才培养理念、目标和方法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符,过于强调知识传授。
  二、提升在校大學生就业力的策略
  (一)以促进就业为目标
  近年来,我国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正在逐年增加,但是由于全球经济的衰退和我国经济与劳动结构的失衡,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加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使得大学生的一次就业率呈现出了逐年降低的趋势。为此,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促进就业为目标,紧紧围绕“提升在校大学生就业力”的主旋律来开展教学活动,重视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无论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还是在资源配置、师资使用等方面,都要摒弃传统思想和模式,以促进就业为目标进行积极创新,从而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我们可以将大学生比喻成高校的“产品”,而把用人单位比喻成高校的“客户”,这样一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就很好理解了。高校主要培养两类人才:一类是科研型人才,一类是应用型人才,而后者的培养,必须要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前文说过,我国大部分用人单位所最为看重的是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之时,也应当要围绕这五点进行,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三)以学生自我认知为基础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约有八成以上的大学生都对自己的未来就业感到迷茫,深入分析来看,就是大学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更不清楚“社会及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说明了,在校大学生普遍缺乏自我认知。所谓“自我认知”,具体指的就是大学生对自我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发展路径以及职业价值观等的认知,大学生只有先提升了自我认知,才能够展开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所以,在高校教育中应当要加强对学生自我认知的教育,指导学生合理就业,以实现学生特征与择业目标的合理匹配。
  (四)以产学合作为依托
  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高校为用人单位培养其所需求的人才,用人单位则接收高校的人才培养成果。所以,二者之间应当要走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也就是产学合作。通过产学合作,可以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资源的共享,还可以使高校更加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据此不断改进人才培养目标。例如,高校可以组织在校大学生亲自到用人单位当中进行实训,并由用人单位派遣资深职工作为带教老师,“手把手”传授给学生职业技能和工作技巧,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一线工作岗位上体验真实的工作情景、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过岗位实训经验的大学生,其就业力往往更强,因此在未来求职中也会有更高的竞争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就我国在校大学生就业力现状来看,情况并不容乐观,很多高校都忽略了对学生就业力的培养,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若想提升在校大学生就业力,则需要以促进就业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自我认知为基础、以产学合作为依托来开展人才培养活动。
  参考文献:
  [1]赵淑芳.在校大学生就业力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2]孙楠,孙福权.提升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职业时空,2009,5(05):67-68.
其他文献
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华北地区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现阶段这项政策已经被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中,这也为企业员工培训工作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本文
新时期,事业单位不但要提高会计制度的执行效果,更要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其相呼应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事业单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新时期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而
摘 要:在目前看来,中职升本模式已经被引进较多的中职学校。这是由于,中职升本模式在根本上符合了培育实践人才的宗旨与目的。中职学校如果引进了上述的中职升本模式,那么不能欠缺企业实习监控作为必要的支撑与保障。在此前提下,关于企业实习监控应当着眼于健全现有的实习监控评价机制,通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质量评价体系来显著提升企业实习监控的综合效果。  关键词:中职升本;企业实习监控;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措施  企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在企业形象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形成及特点,结合其在企业形象设
目的运用单病种支付方式对某县新农合住院患者进行全程管理,旨在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改善就医体验及降低医疗成本.方法以某县新农合住院参保患者为例,收集
目的 研讨住院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实施音乐辅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精神科收治于2016年7月——2018年7月的68例住院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2组,Ⅰ组(n=34)实施一般
随着国有企业大力推进海外投资、海外业务的发展,不少境外公司发展过程中面临违规决策、监管乏力、违背法律等困境和风险,加强对境外公司的审计刻不容缓.本文将重点阐述开展
自然重砂及其组合蕴含着丰富的源区岩性体信息,为找矿勘查提供了丰富的矿源信息。已有地质勘查及研究主要集中在金、钨锡矿等,而对铜铅锌矿等其他矿种研究较少。针对铜铅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