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学导练”教学模式的应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bula_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导练”模式是指在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自学和老师导学以及学生练习的步骤,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使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
  关键词:“学导练”模式;传统中学语文教学模式;运用探讨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接受知识是被动的,无法锻炼学生真正的学习能力,为了适应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引进“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课堂气氛更加融洽,彻底打破以往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应用这一模式?
  一、“学导练”教学模式介绍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行的,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学导练”模式无疑是当下最佳教学模式选择。“学导练”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描述:
  1.教学原则
  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积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作为主体,能够获取丰富的知识并提高自己学习能力,教师为学生服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来,是课堂的教学能够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先学后导,以学定教”是“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每堂课及时进行反馈,让教学更加有针对性。
  2.实施策略
  “学导练”教学模式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能动学习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课堂中提出教学目标后,引导学生进行接下来的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自学,以此加深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的深刻理解,同时还能使教师发现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讲解,加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导过程中,要明确指导的内容,指导的方式,指导的要求,“练”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要留出不小于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的练习,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始终遵循着两条线:一条是学生的自学和练习,这是明线;另一条是教师的适时的和必要的指导,这是暗线。
  二、传统中学语文教学模式
  通过了解传统中学语文教学模式的现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使得学生成绩不理想,学生能力不够,学生学习负担增大,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
  1.教师忽略学生的接受效果
  教师在课堂中,只管讲授自己的教学任务,只是关注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与否,没有意识到教学任务的量,学生能不能接受,是不是该换一种方式,让同样的教学任务量在不同的方式下,得到学生更好的吸收。学生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中,不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不利于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2.学生课堂练习较少
  教师忽略了课堂的练习对学生的重要性,只是把关注点放在学生课后的练习上,从而加大了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不利于学生长久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出现这种现象,说明教师没有意识到课堂上的巩固的重要性。
  3.学生能力培养以及教师后续学习不够
  教师只是关注自己讲的如何,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对于未来长期的学习缺乏一定的能力。教师只是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驾驭课堂的能力比较薄弱,使得课堂对于学生的吸引能力不够,从而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积极的思考。
  通过“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的积极应用,能很好的避免这一系列现象发生,使学生更好的学,更快乐的学。
  三、“学导练”模式的在中学语文中的运用探讨
  随着“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中的逐步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满意效果,下面就在课堂的运用中得出的经验作如下总结:
  1.学
  “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就是学生的自学,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惊醒饶有兴趣的导入,注重旧知识和新知识的关联讲解,使得旧知识得到更好的巩固。准确把握课标和教材内容,确定课时目标,准确应用一系列的程度词来阐明,例如“了解,掌握,应用,理解”等词,使学生能够有信心和兴趣完成课时目标。通过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养成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例如讲解法,举例法,示范法等等。学生通过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等一些步骤,逐渐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2.导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已经发现了一系列自己的问题,鼓励学生勇于提出疑惑,鼓励同学帮助回答,如果遇到同学都难以解答的问题,教师积极进行细致的讲解,以此解答学生的疑惑,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接下来,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以及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提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勇于举手示意来回答。在一系列的问题结束后,由教师来讲解和总结重难点,在课堂中留出部分时间,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师进一步答疑。
  3.练
  “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最后一步就是练习,教师应在课堂结束的最后一段时间完成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掌握,安排一定的练习。对于当堂出现的问题,当堂解决,对于部分没掌握好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能够解决拓展练习的一些列问题。
  四、结语
  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学导练”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和好处,未来的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应用这一模式,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更进一步,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得到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时晓宁.初中英语“导学导练”教学模式的操作及案例[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2(9)
  [2]刘团结.“学导练”与我的教学[J].新课程·下旬,2013(6)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对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实习期间心理上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对此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后针对学生在实习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了
所谓“学困生”,可以从两个意义上来解释,一是绝对的学习困难,即无论在任何条件下他所能提供的能力不能达到外界所定的标准和规定,该类学生往往有智力障碍。二是相对的学业不良,即学习成绩落后于同辈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本文所讲的学困生是后者,即学习成绩没能反映其能力所提供的潜能,而表现智力正常或较高,但学业成绩低下或一般。  造成学困生“困”的成因究竟是什么呢?经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缺少爱的呵护
摘 要:古代语文教育是借助礼乐诗书、经史典籍等语文教材,使学生既有一定的应对、诵诗、作文能力,又成为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人才的“大语文”教育。其遵循“积累——感悟——运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现代语文教育应扬长避短,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育;技能;培养  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素质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情趣
语文学习归根到底归结为听、说、读、写的学习。但以往我最注重的只是读、写的学习,而对听、说却不够重视,特别对于口语交际这一方面,基本上没怎么认真备过课、没怎么认真去上一节口语交际的课。而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不仅对这一课型的基本流程有了清晰准确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我对口语交际课有了重新的认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占有很大的比例,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因此,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同时我也看到计算课经常被认为是“枯燥乏味”、“机械操练”,并让许多学生生畏。那么,怎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