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新课程改革探讨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对教师的自身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主体地位;合作探究;教师角色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教学实践和教育理论的不断探究下,就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新课改。为此,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态度,改变教学方法,努力转换好自己原来在教育舞台上的角色。
一、以人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合作配合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富有活力的个体,只有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发表意见。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打破旧的教育模式,要热爱、信任、尊重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创造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是发展的人、生动活泼的人、有尊严的人,学生身心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发展的人是具有巨大潜能的,最好的教师就是把学生的潜能开发出来。发展的人又意味着是不成熟的人,他就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过错,教师就必须怀着一颗博大的爱心去关注他,牵挂他。学生与教师在人格上是绝对平等的,所以教师不能随意责骂、谴责、讽刺学生,要改变以往命令式的、生硬的教育方法,要用商量、激励性的语言与学生交流。
二、面向学生,实行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条件下,教师不可能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针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解决的途径之一是,在教学中引入“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概念和实践。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已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1.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指导
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行为,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小组内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经历“感知——理解——运用”三个阶段,经过自我“设疑——析疑——释疑”过程,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2.引导学生拓宽探究学习的渠道和方法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研究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进行学习,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如何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呢?
①问题探究法。让学生对在学习中自己提出的问题或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探究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问题探究法最常用,关键是要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②自主探究法。自主探究法要求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探究。
③合作探究法。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要求,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多层次地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发言较少的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参与到探究中来。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在探究中提高。合作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能摆脱教师这一权威的束缚,改变传统的单向静听的教学模式,向多向立体的现代化教学模式转变。当然,探究学习的方法还有很多,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设计。
三、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提高教师的自身的素质对新课程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自身角色定位和专业素质方面有着较大的变化和更高的要求。
1.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角色发生新变化主要有以下四方面:①由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飞跃与突变。②由管理者转为引导者。③由学生成绩的评定者转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学生发展方向的指引者。④由“教书匠”转为自觉学习者和研究者。
2.新课程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①教师要有实施心理教育的能力。②教师应该具备一种反思的能力。③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设计和开发的能力。④教师应具有健全的专业情意。
在课程改革中,教育理念的更新,必然带来教学行为的变化,只要我们时时做个教学有心人,不失时机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就可积极稳妥地解决好新与旧的关系,就能适应新的课程要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主体地位;合作探究;教师角色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教学实践和教育理论的不断探究下,就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新课改。为此,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态度,改变教学方法,努力转换好自己原来在教育舞台上的角色。
一、以人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合作配合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富有活力的个体,只有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发表意见。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打破旧的教育模式,要热爱、信任、尊重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创造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是发展的人、生动活泼的人、有尊严的人,学生身心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发展的人是具有巨大潜能的,最好的教师就是把学生的潜能开发出来。发展的人又意味着是不成熟的人,他就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过错,教师就必须怀着一颗博大的爱心去关注他,牵挂他。学生与教师在人格上是绝对平等的,所以教师不能随意责骂、谴责、讽刺学生,要改变以往命令式的、生硬的教育方法,要用商量、激励性的语言与学生交流。
二、面向学生,实行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条件下,教师不可能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针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解决的途径之一是,在教学中引入“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概念和实践。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已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1.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指导
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行为,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小组内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经历“感知——理解——运用”三个阶段,经过自我“设疑——析疑——释疑”过程,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2.引导学生拓宽探究学习的渠道和方法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研究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进行学习,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如何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呢?
①问题探究法。让学生对在学习中自己提出的问题或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探究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问题探究法最常用,关键是要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②自主探究法。自主探究法要求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探究。
③合作探究法。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要求,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多层次地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发言较少的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参与到探究中来。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在探究中提高。合作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能摆脱教师这一权威的束缚,改变传统的单向静听的教学模式,向多向立体的现代化教学模式转变。当然,探究学习的方法还有很多,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设计。
三、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提高教师的自身的素质对新课程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自身角色定位和专业素质方面有着较大的变化和更高的要求。
1.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角色发生新变化主要有以下四方面:①由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飞跃与突变。②由管理者转为引导者。③由学生成绩的评定者转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学生发展方向的指引者。④由“教书匠”转为自觉学习者和研究者。
2.新课程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①教师要有实施心理教育的能力。②教师应该具备一种反思的能力。③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设计和开发的能力。④教师应具有健全的专业情意。
在课程改革中,教育理念的更新,必然带来教学行为的变化,只要我们时时做个教学有心人,不失时机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就可积极稳妥地解决好新与旧的关系,就能适应新的课程要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