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调查分析2010-2015年平乐县肺结核病流行特征。方法 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统计平乐县肺结核病疫情报告情况。方法:2010-2015年平乐县肺结核病报告例数为1436例,涂阳结核病占比39.83/10万;年龄多为15~54岁,无季节性;男性占76.84%;以平乐镇、二塘镇、张家镇等地偏高。结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肺结核防治管理,注重投入与宣传,避免肺结核蔓延。
【关键词】 平乐县 结核病 流行特征
结核病是严重危及健康的传染病,目前已得到全球的普遍关注。本文将对平乐县2010-2015年肺结核疫情资料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201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通过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平乐县肺结核病例,人口数据资料均以平乐县统计为准。
1.2 方法
利用SPSS14.0软件对报告管理系统所报告的所有数据予以分析,水准为α=0.05(双侧)。
2 结果
2.1 平乐县历年结核病报告情况
2010-2015年间,平乐县肺结核的报告例数为1436例,年报告发病率呈下降态势(P<0.01)。
2.2 乡镇分布
从地区上看,平乐镇在2010-2015年间,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在各乡镇中位居第一,共计353例,如表2。
2.3 时间分布
从时间分布上看,平乐县结核病高发期为第二季度,报告例数419例,发病最少为第四季度,为287例。见表3.
2.4 年龄、性别分布
从年龄上看,2010-2015年间0-14岁发病例数最少;55-64岁发病例数最多,如表4.
3 讨论
结核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呼吸道传染病,是国务院直接管理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平乐县结核病患者70%在农村,结核病已成为农村因病致穷、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2015年以来,全县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降至38.76/10万。究其原因:从2002年起,平乐县先后启动了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等结核病控制项目。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全县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
根据本调查结果,平乐县2010-2015年男女构成为1116/320例,年龄集中分布于15~54岁,推测原因为:男性是农村地区首要的劳动力,加之该年龄段男性流动性大,在各地区、行业工作,使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增加。上述符合汝城县2005-2012年肺结核疫情调查结果[1]。原因总结如下:(1)农村环境较差,文化水平低,缺乏强烈的卫生意识;(2)和其它群体相比,农村人治疗不及时,易传播耐药结核菌,增加治疗难度,使疫情逐渐回升;(3)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如重度吸烟、过度劳累、喝酒等均会提高结核菌的易感性[2]。为更好地防控结核病,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3]提出的具体要求,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1)各级人民政府应认真管理并加强对肺结核防治工作的投入力度,在经费、服务人员上提供保障。(2)积极传播结核病相关的防治知识,提升公众的防病、卫生水平,做到早预防、早治疗。(3)积极对可疑肺结核病进行转诊,提升结核病诊出率,归口管理结核病,使患者接受规范化疗。
参考文献
[1]谭红云,朱国杰,朱金林.2005-2012年汝城县肺结核病流行特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09)
[2]李娜,刘志健.校园防控肺结核病措施探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06)
[3]王俊武.2010-2012年安徽省桐城市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3(09)
【关键词】 平乐县 结核病 流行特征
结核病是严重危及健康的传染病,目前已得到全球的普遍关注。本文将对平乐县2010-2015年肺结核疫情资料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201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通过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平乐县肺结核病例,人口数据资料均以平乐县统计为准。
1.2 方法
利用SPSS14.0软件对报告管理系统所报告的所有数据予以分析,水准为α=0.05(双侧)。
2 结果
2.1 平乐县历年结核病报告情况
2010-2015年间,平乐县肺结核的报告例数为1436例,年报告发病率呈下降态势(P<0.01)。
2.2 乡镇分布
从地区上看,平乐镇在2010-2015年间,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在各乡镇中位居第一,共计353例,如表2。
2.3 时间分布
从时间分布上看,平乐县结核病高发期为第二季度,报告例数419例,发病最少为第四季度,为287例。见表3.
2.4 年龄、性别分布
从年龄上看,2010-2015年间0-14岁发病例数最少;55-64岁发病例数最多,如表4.
3 讨论
结核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呼吸道传染病,是国务院直接管理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平乐县结核病患者70%在农村,结核病已成为农村因病致穷、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2015年以来,全县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降至38.76/10万。究其原因:从2002年起,平乐县先后启动了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等结核病控制项目。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全县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
根据本调查结果,平乐县2010-2015年男女构成为1116/320例,年龄集中分布于15~54岁,推测原因为:男性是农村地区首要的劳动力,加之该年龄段男性流动性大,在各地区、行业工作,使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增加。上述符合汝城县2005-2012年肺结核疫情调查结果[1]。原因总结如下:(1)农村环境较差,文化水平低,缺乏强烈的卫生意识;(2)和其它群体相比,农村人治疗不及时,易传播耐药结核菌,增加治疗难度,使疫情逐渐回升;(3)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如重度吸烟、过度劳累、喝酒等均会提高结核菌的易感性[2]。为更好地防控结核病,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3]提出的具体要求,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1)各级人民政府应认真管理并加强对肺结核防治工作的投入力度,在经费、服务人员上提供保障。(2)积极传播结核病相关的防治知识,提升公众的防病、卫生水平,做到早预防、早治疗。(3)积极对可疑肺结核病进行转诊,提升结核病诊出率,归口管理结核病,使患者接受规范化疗。
参考文献
[1]谭红云,朱国杰,朱金林.2005-2012年汝城县肺结核病流行特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09)
[2]李娜,刘志健.校园防控肺结核病措施探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06)
[3]王俊武.2010-2012年安徽省桐城市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