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地层O3和CO2浓度增加对作物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fawendang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近地层大气O3和CO2浓度增加,对生态环境特别是农业生产产生影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做过大量研究,但综观以往研究,发现单因子研究占大多数,复合因子研究中,有关O3和SO2、NO2、水分胁迫、酸雨以及UV-B对植物的复合影响研究很多,但有关O3,CO2对作物交互影响的研究却不多见,在国内尚属空白。本文利用OTC-1型农田开顶式气室,在国内首次系统的研究了近地层O3和CO2浓度增加对大豆的生理生化、形态、生长和产量等的影响,初步探讨大气O3,CO2含量的增加对农作物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精确预测和估算大气O3和CO2浓度增加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提供重要参数,为国家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可行的大气环境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1.单独O3浓度倍增,对大豆叶片造成严重可见伤害,黄叶率上升明显;干物重、生物量及产量为明显的负效应;凋落物增加;粗蛋白含量上升,粗脂肪含量降低;叶片脂质过氧化加剧;叶片抗坏血酸、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明显,可溶性糖下降明显,结荚后脱落酸增加明显,钙结合蛋白含量在结荚前增加,结荚后有所下降。 2.单独CO2倍增使大豆成熟提前,因而黄叶率有所上升;对大豆株高、根瘤数量和重量、生物量和产量为明显正效应;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有所下降,不利于品质提高;抗坏血酸、叶片可溶性蛋白、脱落酸、钙结合蛋白含量显著下降,叶片可溶性糖显著上升(灌浆后有所下降)。 3.CO2和O3对作物的影响并非二者单独作用的简单叠加,一定时期内,CO2可缓解O3对作物影响的负效应,O3对CO2影响的正效应有削弱作用:O3和CO2的交互作用在可见伤害、叶片脂膜过氧化、叶片抗坏血酸、脱落酸含量方面表现为O3大于CO2;在成熟时株高、根瘤数量及重量、生物量、产量方面表现为CO2大于O3; 4.对于O3和CO2逐渐达到倍增的处理,其叶片受害症状出现要比O3和CO2持续倍增的处理的晚,程度也轻;在株高、根瘤数量及重量、生物量、产量方面CO2的对O3负效应的削弱作用要比O3和CO2持续倍增的处理更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先天性心脏病继发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血浆中miRNA表达谱的差异,从而探究其与PAH的相关性。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0例,根据肺动脉压力进行分组:肺动脉压正常者22例(无PAH
目的 为改善氟苯尼考的水溶性,采用β-环糊精包合技术制备氟苯尼考可溶性粉。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包合工艺,以包合率和包合物产率为评价指标,以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傅
大气中有很多污染物,如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大气颗粒物等,其中大气颗粒物是由不同粒径粒子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产生的,它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益于二氧化钛(TiO2)作为光催化剂在光催化分解水、污染物降解方面的潜在应用,人们对TiO2光催化剂的开发、改良以及TiO2表面光催化机理的基础研究方面都投入
利用对氧缺陷的TiO2-B材料进行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阐述了氧空穴对于TiO2-B材料的电化学性质的影响。计算研究主要聚焦于缺陷材料的锂离子迁移和电子导电性等基本问题。计算
基于2016年61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投入和产出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DEA数据包络分析,研究影响高校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关键性因素。结果显示:高校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普遍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近地层大气O3浓度以每年0.3%-2%的速度增长,在过去的一世纪升高了1倍多,进而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过程产生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大气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