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治疗儿童脊柱侧凸的初步报告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6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新型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在儿童脊柱侧凸治疗中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使用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侧凸患儿10例,男3例,女7例;年龄4~12岁,平均7.8岁.Risser征均为0级.均为特发性脊柱侧凸.单胸弯3例,单胸腰弯或腰弯6例,双胸弯1例.入院时冠状位Cobb角38°~85°,平均66.8°;矢状位Cobb角38°~66°,平均45.5°;坐高36~64 cm,平均48.6 cm.疗效评价指标包括冠状位、矢状位Cobb角及其矫正率、坐高、躯干偏移、双肩高度差、植骨融合情况、矫正丢失率和并发症,重点在身高和发育情况.结果 术后即刻冠状位Cobb角17°~39°,平均28°,矫正率为48%~65%,平均为52%.术后矢状位Cobb角25°~39°,平均31°,坐高46~70 cm,平均56.8 cm.全部病例随访12~44个月,平均26.5个月.随访期间矫正角度丢失率<5%,坐高平均增加2 cm,3例出现矫形棒尾端皮肤感染,均予以局部换药后痊愈,1例术后出现肩部失平衡,余未出现断钉、断棒等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结论 新型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治疗儿童脊柱侧凸的初步临床疗效证实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其他文献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的 探讨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节段型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与选择策略.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手术治疗59例节段型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男41例,女18例;年龄43~73岁,平均55.7岁.24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35例行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整体和节段曲度变化、并发症等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
Polyphenolic compound in processing apple (Malus domestica Borkh.) varieti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yphenol content and enzymatic browning were studied
期刊
期刊
Thirty-five SSR markers were used to construct 96 silkworm races fingerprint. All the SSR markers were polymorphic and unambiguously separated silkworm strains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8岁,应届高中毕业生,2013年3月参加招飞体检.该学生发育正常,一般情况良好.内科查体:血压132/88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90次/min,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胸部X线片示心肺无异常.平静心电图示:Ⅱ、Ⅲ、aVF、V5、V6导联ST段显著下移0.1~0.2 mV,T波深倒,酷似“冠状T波”且TV6>TV5,同时R波增高Rv6 (
Forecast of the heterosis of Small Tail Han sheep crossed with imported meat sheep by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microsatellite DNA was done in different sheep b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