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多个领域,也为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以鞍山工业遗产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现状分析,基于数字化技术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具有的真实性、互动性和宣传力度强的优势,具体探讨了其在空间创新、工业遗产设备展示、非物质文化传播和线上功能开发的应用方式,以此达到更加精确、高效的可持续性保护.
【机 构】
:
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辽宁鞍山114051;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2012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多个领域,也为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以鞍山工业遗产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现状分析,基于数字化技术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具有的真实性、互动性和宣传力度强的优势,具体探讨了其在空间创新、工业遗产设备展示、非物质文化传播和线上功能开发的应用方式,以此达到更加精确、高效的可持续性保护.
其他文献
单独干化焚烧作为独立自主的、能长期妥善解决污水污泥出路的技术路线,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污泥焚烧产生的燃烧废气,除了无害的二氧化碳及水蒸汽外,还含有许多污染物质,主要的污染物质包括烟尘、酸性气体、重金属污染物和二噁英类,为此主要对污泥焚烧项目污泥中氨对脱硝设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污泥在干燥过程排放的废气中含氨,可与污泥焚烧过程产生的NOX反应,起到一定脱硝作用,经过试运行及数据监测表明,在不添加氨水的情况下使焚烧尾气中NOX达标排放,从而降低了额外脱硝设施的投资及氨水贮存过程中的风险,降低了氨水添加后的氨逃逸
分析了宿迁市近5年(2016~2020年)环境噪声污染现状,探讨了5年间声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防治建议和对策.结果表明:2016~2020年间,宿迁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各年度功能区噪声均达标准限值要求,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为二级,处于较好水平,交通噪声强度均为一级,声环境质量均为好,但区域声环境质量呈显著上升趋势,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呈非显著上升趋势,仍需加强防范.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逐渐由增量更新向存量更新转变,作为城市更新单元载体的社区更新模式也开始由过去的“拆、改、留”向“留、改、拆”转变,微更新的社区营造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本文通过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对知网CNKI中社区微更新的相关研究文献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当下我国社区微更新的三种模式以及最新进展,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客观评述及展望,以期为我国社区微更新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人类工业水平进步和城市化发展使区域内热量积累,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选取大连市为研究区,收集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共三期的蒸散发数据(MOD16)、LUCC、DMPS、DEM等数据,使用InVEST模型进行了Urban Cooling分析,通过对大连市城市范围内每个单位面积冷却能力(CC)和减热能力(HM)的计算,模拟城市温度分布(Tair),利用ArcGIS生成的地形图、土地利用分布图以及人口密度分布图,综合评价了大连市城市冷却降温效果,提出了合理建议以控制城市热岛效应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