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实践出真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eng12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学习技能的提高、学习素养的提高、学习品质的树立,就是一个不断探究、不断实践、不断前进的发展过程。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已成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学习实际,重视探究潜能、探究方法及探究技能的培养,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探究能力 培养方法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就是人类不断探究、实践的过程。对未知事物、社会现象、疑惑问题的“好奇”,探析思考的“质疑”,自觉动手的“探究”,都是人类探究事物内在特性的生动表现。学生作为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自身就蕴含了主动质疑探索的内在潜能,任何学习阶段的学生,都会对未知问题充满“疑惑”和探究解答的“欲望”。这就为教师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加之,新课程标准将学生学习技能,特别是探究实践能力培养,摆在了重要位置。由此可见,在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培养的关键期、奠定期,探究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重视内在情感激发,搭建探究实践的活动舞台。
  探究能力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自身学习“障碍”,解决实际困难的过程,需要良好的学习情感和坚定信念。这就对学生良好学习情感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情感在学生学习中起促进和保障作用。因此,在初中生探究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将探究积极情感的培养作为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条件,利用数学学科的情感激励因素,创设具有内在激励特性的教学情境,提供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探究实践的“舞台”,实现探究潜能的有效发掘。
  如在“一次函数图像和性质”新知教学中,由于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内容较多,内涵较为复杂,同时,涉及的条件要求较为繁冗,学生在学习探知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发掘初中生的主动探究潜能,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营造浓厚教学氛围,设置“甲乙两名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如图所示,分别表示甲同学和乙同学沿相同的路线同时从山脚出发到达山顶的过程中,各自进行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内容,分别求出表示甲、乙两同学登山过程中路程x与时间t的函数解析式”的教学情境,凸显数学学科生活应用性,抓住了学生情感“敏感区”,实现学生学习潜能的有效发掘。
  二、强化解题策略传授,开展探究实践的解题活动。
  探究能力的有效提高,是建立在正确掌握和运用解题策略和方法的基础之上的。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忽视解题策略的传授,导致学生成为接受知识和解题策略的工具,缺少探究动手的活动过程,得到的是“间接”经验,学生探究效果“事倍功半”。因此,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解题策略的传授,为学生提供进行探究、分析、解答问题的活动空间,同时,强化对学生探究实践活动过程的指导,让学生在“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双重作用下,有效掌握活动探究实践方法。
  问题:一辆小轿车新的时候,价值为25万元,若使用一年后折旧25%,以后每年按同一折旧率折旧,这辆小轿车的价值为16.2万元,求这辆车在第二三年中平均每年的折旧率是多少?
  上述问题是教学“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知识点时运用的数学问题案例,在该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在分析问题条件基础上,根据问题要求内容,开展探知和解答活动。学生通过探究问题条件、分析问题内涵、找寻问题联系等活动,认识到该问题案例解答的关键是“求出这辆车的折旧率”,在解答问题时需要建立一元二次方程,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进行问题解答。此时,教师根据学生探知的结果,开展总结归纳活动,教给学生该类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策略,从而增强学生探究问题活动的效果。
  三、注重探究方法归纳,培养探究实践的数学思想。
  学生在分析、解答、思考问题过程中,逐步掌握和形成了具有一定指导性、系统性的解题方法和经验,这些方法经验的形成,为学生探究素养和探究思想的培养,提供了基础性的条件。如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转化思想及函数方程思想等数学思想,都是在实践探究活动中,经过提炼升华,总结归纳,发展和形成的。但由于初中生受自身智力发展、学习能力、学习技能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对探究实践方法、技能的掌握不够完备。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对解题方法和策略的总结,向学生阐明运用此类解题方法的依据和注意点,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素养和思想,促进学生问题解答思想的形成。
  如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讲解“如图所示,已知△ABC的角平分线BM、CN交于点P,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问题案例时,先让学生探知问题条件,找寻进行该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学生在分析思考过程中认识到,该问题解答需要通过构建图形的方法,搭建问题条件与解答结果之间的等量关系,通过添加“过点P作PD⊥AB于点D,PE⊥BC于点E,PF⊥AC于点F”的辅助线的方法,实现该问题案例的有效解答。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知活动,向学生指出,上述问题解答过程中,运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解答问题,实际上就是运用数形结合数学思想,将条件内涵运用到图形分析中,“以数补形”。在此过程中,初中生在实践和指导的双重影响下,能形成探究实践思想。
  总之,探究能力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实践、发展和前进的过程。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注重探究实践,创新教学方法,重视方法提炼,实现学生在亲身实践和有效指导过程中,探究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其他文献
一  来七中之前,由于我的名声还算不错,因此多次出任各种说课比赛的评委。每当拿起笔打分的时候,我都感觉十分忐忑,特别是某些学校招聘教师,我那一笔下去也许就断送了一个青年的一次机会,一次希望。这时,我就万分谨慎,经常脊背冷汗涔涔。我就愧疚,为什么没有人在他说课之前提醒他注意事项呢?  今天,我更加纠结,因为“五一劳动奖章”一科就一个指标,竞争异常惨烈,我更是笔下千钧,汗流浃背。现在,我就和大家分享当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学生公寓改革也随之不断深化和发展,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意义及育人功能出发,提出了目前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情况,提出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途径,分析了通过这些途径能取得的四大育人功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  关键词: 公寓文化建设 育人功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不再是那日复一日的单篇课文教学呢?下面我仅以《春联》为例,谈谈当自己轻轻推开《春联》的窗后,呈现在师生面前的更广阔迷人的“春联”风景。《春联》一课用精练的语言,生动地说明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及读春联的好处。教学时,我充分发挥了教材的
摘 要: 本文从英语课程教学中思考探究、媒体课件以阅读要点等方面阐述教学导入的相关策略运用,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和潜能。围绕课程资源配置,注重突出要点,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强整体学习的意识,激活学生学习认知思维,通过优化资源帮助学生形成多样化的学习认知思维,更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教学的有效导入效果。  关键词: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资源配置 有效性导入  良好的课堂教学导入是学生学习和
摘 要: 流动儿童是一群特殊的受教育群体,他们因父母的工作变动不能一直待在一所学校里接受教育,所以基础很差,同时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基本上是空白的。本文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模式的相互适应这一角度进行论述,以期寻找到解决流动儿童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相互适应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教学模式 学习方式 相互适应  一、问题的缘起——一次偶然的实践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大部分人都
摘 要: 本文解读了CBI教学理念的内涵及其主要教学模式,从教材、课程设置、师资、教学评估方式等方面分析了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之一的旅游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结合主题教学模式探讨了CBI教学理念对高专院校旅游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的启示。  关键词: CBI教学理念 高专专门用途英语ESP 教学模式 旅游英语  一、CBI教学理念的内涵  CB
摘 要: 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有理性和感性两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呈现的是感性的对世界的把握。他们喜欢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清新、强烈的感觉用笔画下来,表现得是那样具体、生动又充满生命力。但幼儿毕竟年龄小、好动,能够吸引他们的东西都是新奇有趣的。在美术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呢?“快乐作画”是最好的途径。作者尝试通过不同的特别材料,利用各种有趣形式让幼儿边玩边画,幼儿不仅很快乐,还能不断激发想象力和创造
摘要: 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给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而生源质量的急剧下降也成为各高职院校发展的巨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作者结合平时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生源质量 教育质量 教育目标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
摘 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课时的教学案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合情推理能力 培养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的“数学思考”中明确指出: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可见,合情推理
一、新媒体的界定  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一名词,但“新媒体”内涵的确定一直未统一,各种组织机构、专家学者、新媒体的使用者都从各自所处的不同领域、从不同的视角对“新媒体”进行定义。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