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lifeinsyd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现阶段教育改革中加大对古诗文教学的力度,笔者近年来在职业院校积极开展吟诵教学实践活动,探究将吟诵引入职业院校的教学策略,探索出适合职业院校的“吟诵四步教学范式”,学生也由最初对吟诵的懵懂无知转变为“有兴趣、爱诗文、会吟诵”的学习状态,初步取得了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古诗文吟诵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深入,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开始探索今后吟诵教学研究的趋势。
  一、吟诵教学中出现的新問题及应对策略
  1.“郑卫之音乱正声”、“歌诗唱诗非吟诗”的问题
  笔者在这里所言的“郑卫之声”指由作曲家或者音乐人按照西方音乐体系,西方的作曲法将古诗文谱曲,不遵循古诗文平仄韵律文义及文化内涵,而只关注音乐的旋律性,并在演唱时不遵循“腔音唱法”等吟诵规则的歌唱诗文。笔者所说的“正声”是按照传统读书法“吟诵”,即诵读古诗文时遵循吟诵规则,尊重诗文本身的声韵文义和文化内涵的诵读方式。随着传统文化回归的热潮,“古诗文诵读”回到大众视野,媒体的导向会影响到大众对古诗文诵读的理解,从徐小凤歌曲《别亦难》、王菲歌曲《明月几时有》的广泛流传到《经典咏流传》等电视节目的热播,其舞台效果、明星效应带给大家的影响力不容忽视,既有正面积极的作用,但也会在某种程度误导大众,让大众误以为用这种流行音乐、西洋音乐的方式将古诗文唱出来就是“吟诗”。诚然,现在诗文的诵读方式有很多种,朗诵、歌唱、吟诵都可,笔者只是认为在吟诵教学中,要注意概念的区分,不能将吟诵与歌唱混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恰恰是那些对吟诵抱有兴趣和热情的学生会比较容易混淆这些概念,因为他们会主动上网搜索古诗文吟诵的音频,然后将很多歌诗唱诗的音频当做吟诵。笔者不反对歌唱诗文,只是认为在吟诵教学中,要注意将吟诵与现代流行音乐区分开,吟诵教学以文本、声韵为主,音乐为辅,切不可喧宾夺主,吟诵教学不能变成歌唱。唱歌只重旋律,只需要旋律优美,悦耳动听即可,吟诵却是读书,吟诵时首先要保证书读得对,读出古诗文的韵味,吟诵教学要将读书之法正确的传授给学生。
  2.“重调轻文”的问题
  “重调轻文”中“调”专指“吟诵调”,“文”专指古诗文的“文本”,“重调轻文”是指在吟诵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地关注吟诵调,只将吟诵调传授给学生,而忽视声韵分析、文本解读,将吟诵古诗文教学限定为吟诵调教学。吟诵是读“书”之法,最终落脚点是“书”、是“文”,而不是“调”。当然,“调”很重要,尤其是“传统吟诵调”,是经过前辈反复揣摩涵咏而得,是“声”与“文”的完美统一,是古诗文魅力的展现,可是,如果在吟诵教学中,只追求“吟诵调”是否正统,是否是某某先生的传调,甚至拘泥于“调”而不敢有丝毫的变动,则不是应有的治学态度。如果学生只是学了一大堆的吟诵调,并不会通过吟诵来分析涵咏古诗文,那吟诵教学只算完成了一半,教师在吟诵教学中一定要将最终的落脚点放在“文本”上,吟诵教学不能停留在“调”上,必须要进行声韵分析,让学生有所领悟,因声而动情,最终将诗文内化于心。吟诵教学最后教出来的学生应该是真正理解古诗文,拥有传统文化基因,“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读书人,而不是只会一大堆吟诵调的“录音机”。
  3.“重表演轻读书”的问题
  在吟诵推广过程中,利用吟诵节目的编排和展演,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一个校级表演,就可以让全校的师生知道“吟诵”,让其他班的学生对吟诵产生兴趣,教师在吟诵推广和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吟诵展演,但要把握一个“度”,吟诵不是舞台表演,学吟诵、教吟诵的目的不是为了表演,也不是为了娱乐,是读书,是学习。古诗文吟诵展演是修身文化、教化文化、不是娱乐文化、个人抒情文化、不是表演艺术。
  4.“只吟不作”的问题
  吟诵不只是传统读书法、教学法,还是古诗文创作方法。现在的职业院校古诗文教学,并没有要求学生创作古诗文,教学中只读不作,学生背了多年的古诗,却不会作诗,学了多年的古文,却不会作文言文,这样的古诗文教学是不完整的。
  吟诵教学回到语文课堂,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读”的初级阶段,不能只做“读”书人,而要最终将古诗文教学落实到生活中,落实到创作上,融化在生命里,成为一个真正会“吟诗作诗”的文人。
  二、今后吟诵教学研究趋势
  1.系统化教学研究
  笔者在职业院校的吟诵教学实践因客观条件的限制,尚处在吟诵推广和吟诵教学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随着吟诵教学的深入,可慢慢将吟诵教学课程化、体系化,包括职业院校吟诵教材的开发、吟诵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的探索。
  2.地方化教学研究
  笔者作为西北的一名教师,深受敦煌文化,丝路文明等历史文化的熏陶,且身在金城兰州,教着众多甘肃的学子,也有义务将本土文化传递给学生。笔者可以在职业院校中的旅游专业、戏曲专业开展相关的探索,将本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本地方言和吟诵教学相结合,尝试吟诵在西北的地方化、特色化教学。
  3.持续性教学研究
  教学中常说“教无定法”,其实,也可以“教无定所”、“教无定时”,吟诵教学不必只局限在课堂、在校内,也不仅仅只针对在校生和在校时间。对于学生,处处可读书,时时可读书,那对于老师,则处处可教书,时时可教书。吟诵教学的研究也可尝试持续性教学,终身教学,网络教学的探索。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教学无止境,在吟诵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吟诵这一古老的教学方式与现代语文教学相结合,探索出适合现代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吟诵在现代职业院校的语文课堂重新焕发出生命力。
  【本文系笔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职业院校古诗文吟诵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以兰州市四所职业学校为例》中的一部分.】
  (作者单位: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电教平台以其强大的交互功能以及信息处理的能力,成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好帮手,备受广大师生的青睐。为此,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对多媒体等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 现代电教平台 应用  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电教平台集声音、图像和文字于一体,能够将动画、视频、文字、图片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活跃课堂氛
【内容摘要】在新的课程体系下,大多数英语教师意识到,理想的英语课堂的构建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当代教育家徐迅指出:“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充满艺术性和挑战性的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引导控制、协作沟通、心理调剂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并且,这些因素都必须和谐优雅地互相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理想课堂思考  一、课堂用语注意艺术性  英语是一门带有一定专业性的
【内容摘要】高中地理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是学生认识地理环境,掌握人类活动的一门基础学科。但在实际教学中,以及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普遍感觉高中地理不好学,本文就关于如何更有效简便地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策略 教学现状 探究意识  学生之所以会感觉到高中地理对于他们来说难度较大,大多数原因还是长期以来老师错误的教学方法、学生错误的学习方法。学生们对地理学科缺乏正
【内容摘要】初中美术课中经常会出现学生提笔很难下手,作画时脑子里一片空白的画面。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爱观察、乐于主动发现美的习惯。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人事物的外形等细节特征。此时,教师再于课上辅以适当的创作引导,学生便可以就着脑海中的形象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如此两相结合,不仅达到了深化学生对创作的感知的目的,还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此举可谓妙极。  【关
【内容摘要】史料实证是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中要求学生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严谨的历史思维和重证据的实证意识。历史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更为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重要平台。本文以《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课堂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关键词】史料实证 核心素养 网络空间 史料甄别  一、分析课程标准和
【内容摘要】在学生的中学时代对其开展德育教育是极为重要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针对在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困惑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而有效地提高初中教育水平。  【关键词】初中 德育教育 问题 解决对策  前言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在初中做好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为其日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学生成长为对国
【内容摘要】应试教育体制下,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教育发展,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改革的实施,合院校开始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而高中地理教师也改变了传统教学观念,致力于课堂教学的创新。其目的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水平。本文应新课改要求结合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 教学策略  近几年,随着我国新课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初中语文教学不再单纯注重教授学生知识,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学习恰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古诗词中包括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学习认识我国的大好山河,能够让学生细化诵读;古诗词往往都蕴含深刻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够得到发展;古诗词中同样还涵盖了深刻的哲学道理,因此能够让学生加强人生感悟。在初中古诗词课堂教学当中,
【内容摘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囊括了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等要素。学生作为高中政治课堂的学习主体,他们的积极参与才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让学引思”是围绕政治课堂核心素养,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理念。下面文章就从高中课堂核心素质培养的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其正确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政治 让学引思 核心素养  一、转
【内容摘要】从当前的教育改革发展形势来看,创新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就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中,要能采用多维的视角,为学生提供高效的写作方法。本文先就多维视野下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就写作教学的策略详细探究。  【关键词】多维视野 记叙文写作 教学问题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语文的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传统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