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病毒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ei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类发病甚至死亡的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影响所有年龄层的人群,尤其婴幼儿、老人和慢性病患者。呼吸道病毒能引起约50%的儿童肺炎,导致超过90%的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目前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主要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人类博卡病毒、人偏肺病毒、人冠状病毒、人腺病毒、鼻病毒。各种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受时空因素、人群因素和检测方法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导致出现不同的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
其他文献
本文以导游语言的修辞策略为对象进行研究,试图通过一定的创新性探索,运用修辞学的有关理论,从导游语言的修辞效果出发,较为系统的阐述运用何种修辞来达到特定修辞效果的修辞
<正>一、概述在美国COSO报告及萨班斯法案的极大影响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2008年6月份颁布、2009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上市
威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的言语交际现象。本文从语用学角度,运用会话分析的方法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收集的威胁语料,发现威胁有单个威胁句、单邻对和多邻对三种话
现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非常复杂,而且出现得频率很高,这种语法化现象已经引起了各家学者的重视,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历时频率的增高、礼貌原则的遵守
本文拟在Chomsky最简探索(Minimalist Inquiry)(1998)和语段推导(Derivation by Phase)(1999)的相关理论和假设下对现代汉语把字句的句法结构做尝试性分析,并讨论宾语式把字
本论文以韩礼德的衔接与连贯理论为框架,以《红楼梦》的原著和大卫·霍克斯译本作为数据来源,从不同衔接手段的外在差异、成因和使用频率入手,对汉英两种语言的衔接手段进行对比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图式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解释阅读过程,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阅读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们了解新的信息是通过激活大脑相关图式而实现的。基于诸此阅读理论
恭维语和恭维回应语作为一种积极的言语行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成为语言学家讨论的热点。大量的国外研究表明,这一言语行为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人的年龄、性别
在认知语言学视野下,转喻不再被看作是一种语言之外的现象,而认为是语言之内的一种高效的认知手段,是人类所共有的普遍的思维模式和言语方式。转喻的本质就是用事物的突显属
典故是文苑中的奇葩。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无不垂青于应用典故,因为典故多为形象生动的故事浓缩而成或是绝词佳句提炼而成,含蓄而隽永,冼炼而深刻,文人吟诗赋词对句,必会考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