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的“牛市”,上证指数冲向了5200点。而现在的“牛市”,还远远没有突破3500点。显然,两次“牛市”都谈不上真正的“牛”,前者早已被定论为“杠杆牛”,而后者还有待观察。
这次的股市上涨,至少有三个背景:首先是房地产调控不断走向深化,资金进入房地产受阻;其次,中美贸易博弈依然充满不确定性,资本的跨境流出受到严格监管;此外,社会融资规模在上半年的急速攀升也不容忽略,而它和股市变动一直都有密切关系。
但股市上涨总归会带来一些“利好”。它会让部分上市公司在疫情的冲击之下,获得新的股权融资,有利于实体经济的自我调整和修复。更重要的是,也会给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留出一定的空间。
当然,在股市躁动的时点,中小投资者更需理性投资,而不是盲目相信自己会是“概率赢家”。
一直都是钱的问题
“牛市”是货币现象吗?这是一个恒久流传的股市之问。观察一只超级明星股,便可以窥豹一斑。
7月16日,广受瞩目的中芯国际正式登陆科创板,发行价为27.46元/股,开盘竞价后,竟然上涨了246%。到收盘后,仍报82.92元/股,上涨了202.0%,而市值也达到了6000亿之巨。
在中美“芯片博弈”的时点,作为中国大陆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在上市过程中得到了诸多“眷顾”。同时,其超500亿元的募资规模也创造了A股近10年的纪录。上市之后,它自然成为科创板“一哥”,万千宠爱于一身。一家证券公司的研报甚至在说,中芯国际比贵州茅台还要“珍贵”。
由于中芯国际采用了“A H”的上市模式,所以也在港股上市,但在港股,它的運气却没那么好。当天,中芯国际的港股大跌20%以上。看好中芯国际的分析师分析说,H股的估值压力很大,所以这个股价走势并不意外。
不可否认,中芯国际的确在中美贸易战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符号角色,但从A股和H股的不同表现来看,外界也很容易发现,A股的高估值背后,的确有一定的货币因素。
香港为资本自由港,境内外资本流动的管制较少,香港本土资本、从内地南下资本或者从欧美进入香港的资本,它们投资H股和美股的难度并没有太大区别—最大的区别是时差。但A股的投资者就完全不一样,他们的可选项并不多,再加上“芯片自主”概念的加持,在A股上涨200%是可以理解的。
流动性的充裕必然会影响到股市,这在任何国家都一样。道琼斯指数从2月份的2.9万点跌到了3月下旬的1.9万点,但现在又涨回了2.7万点。期间,美联储推出新一轮QE,为市场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同样功不可没。
在疫情暴发后,即2020年的上半年,中国的银行系统也放松了流动性的闸门,各种针对实体企业的“定向宽松”陆续出台,向市场投放了大量的资金。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0.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2万亿元,这个增幅不可谓不高。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实体经济(境内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在分析师看来,它是一个偏正向的指标,既反映了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欲望,也反映了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要,背后是企业对扩大再生产的信心。
但A股的投资者就完全不一样,他们的可选项并不多,再加上“芯片自主”概念的加持,在A股上涨200%是可以理解的。
2020年上半年,中国金融系统的积极行动的确挽救了一大批面临资金流断裂风险的企业,对稳定经济、稳定就业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客观地说,社会融资规模和股市的上涨即使没有因果关系,那么也一定有一些相关性。而且,在实体经济尚未完全复苏的时候,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某种“分流”,这是资金的逐利本性决定的。
此外,房地产的调控一直在持续,而且诸如地产热门城市深圳、南京等,还在近期推出了专门针对假离婚的新政。比如,深圳限购追溯3年内离婚记录,而南京为2年。房地产热门城市的调控加码,显然会把一部分原本要进入楼市的资金挤出,而股市无疑是一个优先级的可选项。
股价的上涨都是由资金推动的,“牛市”也必然是一个“资金市”,但“坏的牛市”源于短期炒作资金的助推,它是“杠杆牛”。而“好的牛市”则源于更多长期资金的买入和持有,即“大钱”进入,它是“健康牛”和“改革牛”。
上证指数从6月底突然突破3000点,这到底是“杠杆牛”,还是“健康牛”“改革牛”,这是留给投资者的问题,也将最终由他们承担或受惠。但回顾近年的A股历史,一些改革的确在不断落实,比如退市制度。
A股有了好开始
7月21日,A股著名的“妖股”乐视网被终止上市交易,正式摘牌。乐视网最终的股价收报于0.18元,总市值7.18亿元,而乐视网在最高峰时,其市值是1700亿元。换句话说,这家公司的市值蒸发99%,股民损失到“窒息”。
两年来,A股的退市制度开始显现出威力。2019年,A股通过多种渠道实现退市18家,其中,强制退市9家、主动退市1家,以重组出清资产方式退市8家。全年的退市家数创近年之最。
退市制度的落实,在中国股市有着非凡的意义。曾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的肖钢曾撰文评价过退市制度,并且用语犀利,他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的资本市场监管者对退市制度的执行“失之过宽”,导致上市公司能够轻而易举地避开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的标准。一些明显符合退市标准的股票,最终也未被强制退出,而是继续交易,甚至还被不断炒高。
显然,退市是对劣势上市公司的惩罚,这些被强制退市的公司多半有着两大原因,一是严重的财务造假,让股民损失惨重,因此被强制退市;二是经营不善,连续亏损,达到了退市标准。但除了惩罚意义之外,退市落实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风险教育,它会逐渐颠覆中小投资者对股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