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饮食对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月经及生育力的影响

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alone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生酮饮食对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月经及生育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妇科门诊的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给予生酮饮食干预12周,随访1年,比较患者干预前后体质量、月经周期、妊娠情况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52例患者,中位年龄29(23~39)岁,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中位时间5(1~8)年.生酮饮食干预后,体质量明显下降[(75.40±9.74)kg vs(65.48±8.30)kg,P<0.001],月经周期明显缩短[(74.71±45.36)d vs(31.44±4.48)d,P<0.001],月经紊乱率由71.15%降至21.15%.生酮饮食前有生育要求但不孕患者29例,干预后妊娠15例,其中1例胚胎停育,另14例均妊娠至足月,妊娠率为51.72%,活产率为48.28%.妊娠者怀孕时间距离干预结束平均2.4(0.5~10.0)个月,分娩孕周平均(39±1.13)周,分娩方式:阴道分娩占85.71%,剖宫产占21.43%,新生儿出生平均体质量(3.26±0.48)kg,孕期仅有2例合并妊娠期糖尿病,1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结论 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经过生酮饮食治疗,可以降低体质量,缩短月经周期,改善不孕症,同时减少孕期合并症.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吸入性乙酰半胱氨酸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重症肺炎患者按照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呼吸机、抗感染、化痰等基础治疗及气管镜肺泡灌洗,灌洗液观察组为吸入性乙酰半胱氨酸盐溶液,对照组为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氧合指数、治疗有效率、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留住时间,以及呼吸力学指标,如气道阻力、平台压、呼气末正压、肺动态顺应性等.结果 治疗前,
目的 分析重症患者急性期(7 d内)不同阶段能量供给与院内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7 d的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以及入院7 d内的营养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ICU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ICU住院时间≥7 d的重症患者61例,其中死亡1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ICU时营养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发生血流感染(blood stream infection,BSI)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英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中文数据库CBM、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检索关于BSI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4月,通过双人交叉纳入、排除、提取最终获得文献的效应量,使用Revman 5.0进行数据分析,评估了研究异质性和偏倚风险.结果 获得参考
目的 验证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治疗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a acute pancreatitis,HTG-AP)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首诊进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重症医学科的HTG-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HTG-AP患者45例作为双重血浆分离置换组(DFPP组),采用DFPP治疗降低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将
目的 观察电针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纹状体内原癌基因蛋白(c-Fos)表达的选择性调控作用,以探究电针治疗PD的潜在机制.方法 制备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右侧损伤的PD模型小鼠,实验分为对照组、对照+电针组、模型组和模型+电针组.电针施加于小鼠下肢双侧的“足三里”和“三阴交”穴位,采用100 Hz电针刺激持续30 min,继而用免疫组化检测纹状体背侧、腹侧和扣带回皮质的c-Fos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小鼠右侧背部
目的 观察大豆卵磷脂(soy lecithin,SL)和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IF)改善大鼠学习记忆损伤及脑血管保护的联合作用,探讨二者的最佳联合剂量,为明确大豆活性物质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联合效应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使用SPF级的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采用两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设计分为对照组、β淀粉样肽(β-amyloid,Aβ)模型组和9个不同的SL+SIF剂量组合干预组.应用水迷宫、脑血管HE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