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开发与实施策略探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我认为“综合有方案、实践有基地、活动有保障”这一“三有”策略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开发与实施非常有效。
  一、综合有方案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能力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难点。在许多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认为让学生去综合、实践、探究的课程资源相对贫乏。其实不然,只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就会发现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无处没有,无时不在,而且每个学校都可以各具特色。如我们袍江,许多带有塘、堰、坝、埭、湖、海、渎、泗、港等的地名就很值得探究;千年老街,也称扁担街,《围城》、《绝处逢生》、《秋瑾》、《绍兴师爷》、《冬至》等电影在这里拍摄,那是魅力无穷;古文化遗址,众多古桥又有着神奇的传说……有关名人的:稍远一点有建三江闸惠及虞绍平原的汤绍恩汤太守,近一点的有著名散文大师、电影剧作家柯灵,作家张理京、孙伏园,教育家王声初、张宗麟等,现在的有为保一方平安的公安英雄杨钢林、越剧名家吴素英等等……创业方面的:袍江仅仅十年沧海变桑田,今天,工业、人居、商贸,一片兴旺,学生去实践、探究的内容就更多了。
  然而没有活动资料,没有操作方案,教师如何综合,怎么组织?学生怎样实践,如何活动?随之而来是一连串问题!我认为,组织教师编写一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需要,体现综合与探究,便于操作的活动方案作借鉴非常重要。2005年,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大组长和学科带头人,我先后组织了五次不同专题的活动方案征集工作,终于编写了校本资源库丛书之《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方案指南》。该书涉及梦里水乡、神探行动、缤纷生活、家乡特产、关爱生命、环保在线、小鬼当家、走进文明、亲情网络、快乐校园等十大模块,有四十余篇活动方案。市教育局陈纪纲副局长非常高兴地为《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方案指南》撰序时写道:内容丰富翔实,既有本地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又有融入发展洪流的时代强音;既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时代情怀,又有对文明生活的深刻关注。教科院沈江峰主任也表扬编《校本方案指南》这种思路很好,既为教师提供组织活动的方案参考,解决了兼职教师的备课困难,同时丰富了学生实践活动的内容,也减轻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因为只有教师用书)。2009年,我又着手策划编写《快乐饮食ABC》这本活动方案集,内容涉及营养小知识、厨艺小能手、饮食小窍门、餐桌小礼仪、保健小妙方等。这样,我们的教师就有了一批可借鉴,易操作的活动方案,使教师知道综合什么,懂得怎样去综合。当然,《方案指南》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资源,是需要超越、可以选择并重新自主建构的。因此,我要求老师们在实施时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生成一部分。我还要求老师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让学生自己来开发和利用广泛存在的课程资源。
  二、实践有基地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主要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构成。受其影响,我认为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平台非常重要。因为实践不仅可以出真知,同时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鲜活充实,获得持久的动力,还可以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身心潜能,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为此,我特地组织以“搭建实践的平台”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我们根据本地实际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给师生联系指定了一批实践基地,并编印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知识手册》,以提供组织活动有关的支持材料。《知识手册》内容涉及基地篇、名人篇、特产篇和传说篇,共三十余份资料。其中实践基地分成三大类。第一类、跨学科专题探究活动基地,如我们让学生去蔬菜大棚研究分析环境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去考察工业区空气污染及天气变化情况,去调查工业区的水资源问题等等。第二类、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如三江闸,袍谷古文化遗址,锦盛工艺厂,马海蔬菜基地,劳动模范和战斗英雄家庭等等。第三类、社会公益活动基地,如去敬老院开展献爱心活动,帮助残疾人家庭做好事,在社区开展社会公德知识、交通安全知识、环境卫生知识宣传,清除非法广告,开展义务植树,养护绿地等公益活动。
  “给点时间,给点空间,带上学生,常出去看看……”就这样,依托基地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基地实践,让学生感知前辈的智慧和今天家乡的巨变,全面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认识自我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在联想、推理、分析、综合等实践体验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科学思维得到协调发展,智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通过多角度、多方面、多渠道的实践,使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丰富,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心灵得到净化。
  三、活动有保障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是这门课程的生命所在。那如何从方方面面来保障活动的开展,提升活动的质量。首先是教师层面,我认为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三会:指会进行活动方案的设计,会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会联络社区和村企。如果我们老师连本地有哪些乡土资源都不知道,那如何组织学生设计并开展有关的活动。所以我也安排教师进行实地联系和考察的教研活动,让教师自己去进行实践性、研究性学习。2008年11月,市属学校观摩活动又一次在我校举行,我就设计安排了一堂对路亭这一乡土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课,并就如何有效进行活动前的指导开展论谈与研讨。
  四维:指研究“四维”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即以关注学生生命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核心,上下评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态度是否提升、好转,前后评学生知识、技能与方法有否发展、改进,左右评学生乐不乐于参与、勇不勇于竞争、善不善于合作、会不会交往等。具体实施可以讲究“三全”方针:全程激励、全面自主、全方位评定。实际操作时还强调“三要”策略:要为过程而评价,要在过程中评价,要对过程进行评价。
  五题:指鼓励教师多进行“问题”的思考与发现,学会提炼“主题”,能广泛搜集“专题”资料,并形成“议题”与人合作讨论,最后确立为“小课题”进行案例研究。整个过程是螺旋上升,是一个不断调整、充实与发展的过程。
  其次是学生层面,在组织实践中,要让学生全程体验活动的“交”、“愉”、“露”。
  “交”:让学生充分与人交往,充分与自然交流,充分与社会交融。强调活动展开要充分,但智能目标可以平一点、低一点,不要有急功近利的思想,觉得学生什么也不会,就不开展活动了,反过来想一想,不实践是永远也不会的。
  “愉”:让学生尽情、自由地参与丰富多彩的采访、调查、搜集、设计、制作、游戏、表演、竞赛、辩论等喜闻乐见又趣味盎然的活动,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这也是该课程的活力所在。
  “露”:在组织活动时,我们尤其注重引导和激励学生充分展露才华,让“小荷”露出“尖尖角”,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创新素养。
  “愉”是红丝线,“交”和“露”的联姻,必将珠联璧合,使学生走向成功,“由实践成长智慧,因活动展露才华”。总之,我们尽量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多尊重学生的一些想法,努力让学生觉得好玩、有趣,让他们在综合、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大胆地“折腾”一下,“疯狂”一下。
  实践证明,“综合有方案、实践有基地、活动有保障”这一“三有”策略,扎实有效地推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开发与实施。
  (责编韦淑红)
其他文献
为分析路面半刚性基层抗冲刷性能,结合陕南秦巴山区某高速公路工程实例,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水流冲刷作用下路面半刚性基层剩余表观强度的衰减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
现在课堂中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布置了一个探讨性问题后,学生抢着各说各的意见,叫喊声充斥着整个教室,唯恐别人抢了先。显然,学生在课堂中缺少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学会倾听尤显重要。教师十分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倾听能力的培养。    一、重奖励,引发自主倾听的兴趣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在施教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
<正>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
期刊
从1997年开始,随着大量的诸如IBM等国外IT行业进入中国和中国因特网的迅速普及,电子商务在中国得到蓬勃发展。然而由于电子商务是一项新兴交易模式,其规范化运做还存在很大的
为降低危化品运输企业的安全风险,笔者从主观因素着手,提出危化品运输企业从制度、从业人员、车辆3个方面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从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车辆管理、完
【摘要】我国通过举办奥运会,丰富了体育产业的自然资源,为奥运会结束后发展体育经济开创了物质条件,体育产业管理将由原先的经验管理过渡到现代化管理,这对体育产业的人才数量、质量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后奥运时期我们要改变观念,对体育从业人员进行终生教育,将高校培养和在职培训进行优化整合,适当引进优秀人才,为造就体育产业人才创造一个高效畅通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后奥运 体育产业人才 高校培养 在职培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资本结构和投资、增长机会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前不久,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劳模进职校”活动,邀请李素丽、张晓雨和魏俊强等部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走进职业院校,担任校外德育辅导员。在教育人文化的今天,社会呼唤职业教育的人文化,追寻职业教育的人文精神。发挥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失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职业教育人文精神传播的有效途径。  “劳模进职校”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唤起职教人文精神的回归,尚需时日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