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联动,快乐识谱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音乐课教学内容与形式变得生动有趣,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学生识谱能力低下,识谱方法单一、无趣。识谱是学习音乐的工具,能让学生更准确地感知音乐、表现音乐。文章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利用感官联动法帮助学生快乐有效地识谱。
  关键词: 多感官联动 体态律动 调动视觉 调动听觉
  “多感官教学法”是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把脑科学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获得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在教学中通过调动学生的动觉、听觉、视觉等,激发学生多感官参与,参与的感官越多,就可以建立起越多的神经连接,更多的记忆被轻松存储下来。在识谱教学中可以通过发挥各种感官的功能,即通过听、唱、看、动(各种肢体动作)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体态律动巧识谱
  达尔克罗兹提出“体态律动学”教学法。教师应尽可能地发现和研究儿童身体活动和他们周围世界的自然节奏,将它们自然引入教师的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体态律动学对音乐教育的改革,尤其对基础的节奏感、乐感、音准的培养有很大贡献。
  (一)结合柯尔文手势感知音的高低。
  柯尔文手势作为识谱辅助工具解决学生音准问题时,不但能给学生视觉上的音高感觉的直接提示,而且能让他们学会聆听自己和他人的声音,随时调整自己的歌唱。学生在老师及自己的手势变化中可以直接唱出音高,识谱成了丰富多变的手势游戏。
  (二)边走边唱——唱准音阶上下行。
  小学阶段的孩子天真可爱,充满好奇心。他们期盼的音乐课是唱唱动动玩玩的,让他们一直坐着从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到反复地学唱歌曲,将越来越不喜欢上音乐课。在学唱歌曲时,可以根据歌曲的音高节奏在地上的五线谱中走走、跳跳,加深学生对五线谱上各音的位置的认识,感受音高排列顺序,并唱准音高。通过肢体律动参与学习,寓教于乐。
  (三)识谱教学中有效的节奏训练。
  音乐语言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是旋律与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它赋予音乐以活力。节奏训练先行,能使视唱教学中的难点得到解决,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唱《噢 苏珊娜》一课,可以先找出其中四段相类似的旋律进行变奏练习,拍拍区分其不同。
  通过动觉联动掌握这一节奏,识谱教学就变得简单了。
  二、调动视觉趣认谱
  (一)七彩唱名让学生爱上豆芽菜。
  面对一首新谱,大多数学生都存在认谱速度慢的问题。这意味着只能支离破碎地唱出歌曲中的单音,对歌曲的旋律节奏没有整体把握。更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对五线谱感知甚少,对于歌曲旋律把握局限于画画旋律线,个别句唱不好才跟着老师模唱,学习非常被动。出现以上情况,说明识谱教学中学生缺少对五线谱在视觉中“积累”、“体验”、“记忆”、“表现”的过程。小学阶段的识谱应该融合视听联觉,共同参与识读乐谱。
  可以让学生先在五线谱上画上七个不同颜色音高的音,给以视觉强化。然后制作七彩音高小卡片,让学生听旋律在地面五线谱上摆放各音位置,意在通过视、听、动觉等帮助学生熟悉简单的乐谱。最后在七彩音符中唱歌谱。
  (二)借助多媒体提高学生对“音的走向”關注度。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兴趣,我们可以利用其设计几组不同旋律的乐句共同呈现,通过观察对比,听琴声找到正确的一组,然后唱一唱,这样学生关注了音的走向,短乐句的学唱较为轻松,为整首歌谱的学唱化解了难点,更能唱好乐谱。
  如《杨柳青》设计“柳条随风摆”的活动引导学生找出旋律走向,观察乐句异同。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降低识谱难度。
  (三)借助微视频了解七个小音符
  还可以借鉴网络上的视频教学、奥尔夫动画识谱视频及小汤普森上的七个音乐小人认识五线谱。
  三、多听多唱助识谱
  (一)注重倾听,融入角色。
  为学生创设音乐情景剧,通过反复聆听感受音乐的高低强弱,利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形象。
  例如,在《青蛙音乐会》中创设音乐情境,夏夜音乐会上有一群快乐的青蛙歌唱家正在表演,你听,哪一句是大青蛙在唱,哪一句是小青蛙在唱?(用动作表现听到小青蛙的歌声,做向上的动作。听到大青蛙的歌声,做向下的动作。)再次聆听,青蛙歌唱家歌声嘹亮,分辨出小青蛙的歌声高,大青蛙的歌声低,旋律上行往前走,旋律下行往后退,旋律缠绕横着走。最后进行歌谱学唱,通过听、动、唱识谱轻松快乐有效。
  (二)多种形式的听解决识谱教学“认谱慢”。
  教唱歌曲时,我会让学生跟我唱谱,对整首歌曲的旋律有较准确的音高感受,反复跟老师模唱对学生识谱很有帮助;如果碰到简单乐句,则可以让学生看着黑板上的五线谱直接听钢琴学唱;可用电教板进行五线谱辅助教学。不仅训练耳朵,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记忆也更深刻。
  识谱是一个枯燥的教学环节,通过多感官联动,形象化、直观化、生动化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识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争取最佳识谱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快乐。
其他文献
研究性学习方式是一种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要求学生亲身经历,通过体验、感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选择的研究问题往往是他们最为关注且感兴趣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种学科的文化知识。同时在研究性学习中还需要学生的团队合作,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实践、假设、
摘 要: 项目教学法由美国提出使用,在德国逐步盛行,较能满足职业技术院校展开教学的需要。项目教学法就是将传统理论知识转换为不同教学项目,根据项目实际组织情况实施教学,确保学生可以直接参与项目教学的整个过程。作者根据长时期教学实践,以项目为中心对电工学课程教学进行了详细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电工学教学 应用能力  《电工学》作为职业院校电工电子专业的重要课程,重在考查学生的理论分析及
摘 要: 在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中,中职学校要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本文从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出发,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对如何在《电子技能与实训》这门课教学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探索,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电子课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掌握电子装配工艺的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企业所需的电子类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中职教育 理实一体化教学 《电子技能与实训》 教学模式  《电子技能与实训》是我校电子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