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近几年来频频发生,在世界性的经济打击下,很多老牌商业银行因经营不善而纷纷倒闭,从而各国的银行监管部门开始重新审视资本管理问题。商业银行想要保证其良好的竞争力,必须加强经济资本管理,规划发展战略。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进行了探讨,找出了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银行由于其经营货币的特殊商业特性,具有高风险性这一显著特点。随着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也不断增强。近年来,由于金融危机的频发,对于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我们也更加重视被广大银行使用的国际资本管理体系了。
一、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基础理论
(一)银行经济资本的含义
银行资本指的是一种虚拟资本,在一定的容忍度下,银行为了覆盖风险所带来的非预期损失所需要的资本。经济资本既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资本,也不是风险本身,是银行测量真实资本的风险尺度,随着风险大小变化。
容忍度是指风险没有被资本覆盖时产生最大损失值时的可能性,由银行经营者决定。银行若是想要稳健保险的经营,便会要求比较低的容忍度,可以覆盖较高置信水平下的最大损失值;若是银行想要高回报的经营,则要承担较高的风险,也就会设定比较高的容忍度,但是这样一来,银行倒闭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大。银行的损失包括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其中非预期损失指的是银行造成的最大损失超过预期损失的部分潜在损失,是一个变动量,由银行规定的容忍度决定。非预期损失是无法预测不可确定的,所以银行需要预备一定的资本来抵御非预期风险损失,用来度量银行提前准备的针对风险所需要的资本的虚拟资本,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资本。
(二)银行经济资本管理
经济资本管理指的是控制计量范围和方法,保证经济资本在规定的范围内,使股东能够得到回报的同时保证银行业务的效益、风险承担能力和发展速度相协调。实质上就是指,约束好非预期损失从而控制风险增长,使资本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经济资本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方便风险资本的管理。
二、我国建设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在银监会的引领下,中国银行业不断进行深化改革,寻求更好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多年的努力各个商业银行都树立起了现代商业银行的新型经营理念。其中经济资本管理更是银行管理中的重中之重,需要不断探索。在国内五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建设银行是我国最早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银行。自2002年建设银行建立了经济资本管理方法以来,这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不断完善经济资本管理模式,刚开始只有事后计量,后来又增加了资源配置和预算管理等功能。建设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包括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又叫做违约风险,指的是交易的双方其中一方没有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应有的义务而对另一方造成损失的风险,在银行系统中,就是指借款人未能按期将本息归还,使银行的收益遭到预期偏差的可能性。计量方法有系数法、资产波动法以及收入变动法,三者技术各有优劣,复杂程度也各不相同。信用风险经济资本计量的要素包括:风险偏好、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相关性、迁移风险等。建设银行在计量实务时运用的指标主要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包括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暴露。
客户占用的信用风险经济资本测算还与下列条件有关:客户的信用等级,等级越高,违约概率就越低,经济资本占用就越小;风险缓解措施,像是国债或商业票据抵押、房地产抵押、高信用第三方保证等越严密,违约损失就会越小,违约损失率也就越低;风险敞口、信贷产品以及期限,风险敞口越小,从而违约风险暴露也就越小,另外,不同的信贷产品以及期限要采用不同的风险系数,违约风险暴露也就各不相同;信贷行业结构,通过加罚经济资本的方式,可以提高目标客户的信贷成本,使非优质客户逐渐退出,做好结构调整。
市场风险指的是商业银行由利率、汇率以及资产价格等市场因素的变化而产生的波动性。市场经济风险资本计量采用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按照二分类账户的划分标准计量交易账户的利率及汇率风险,使用模拟法计量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经济资本。
操作风险指的是有问题的内部程序或工作人员、系统或外部偶然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是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并不包含在内。操作风险经济资本是通过新资本协议所规定的标准法进行计量。
三、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虽然银行实行经济资本管理已经十多年了,但是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并没有完全转变过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对风险的了解程度不深、管理模式执行力度不够、经济资本管理方法不够完善、管理人员操作不规范等等,使经济资本对风险的控制和对资源的配置没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具体的问题有:管理理念强度低,员工对经济资本的概念不能充分理解,从而理解不了经济资本管理理念;数据基础薄弱,预测未来的损失离不开现实数据的实际基础,数据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非预期损失的计量,但我国信用制度不够健全,关于企业违约的历史数据统计严重缺乏,数据积累不够难以判断未来的损失;亲周期效应明显,没有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在风险计量时缺少对亲周期现象的抵扣和补偿;经济资本计量覆盖范围不全面,由于缺少连续准确的数据,专业人员严重缺乏以及对业务的复杂了解不深,我国商业银行还局限于表内资产的经济资本计量;经济资本管理文化贯彻不到位,银行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和经营管理能力;对资源配置和考核约束力缺乏,基层机构层面难以深入。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对经济资本管理完善管理和强化执行。具体要做的就是:强化风险经营战略理念;完善数据基础,加强宏观和中观经济研究、丰富数据基础、提高数据质量;减低亲周期效应,采用时点法和跨周期法;扩张应用范畴,由单一的信用风险为主向综合性的风险管理转变。另外还要做好先进文化的培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完善资本考核和配置方式,找好业务的发展方向。
四、结语
中国建设银行拥有完整、严格的一套经济资本管理体系,我们只要找出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之处并不断完善这个体系,就能更好的规避风险,提高经济资本管理水平。
参考资料:
[1]廖燕华.建设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3.
[2]吴洁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1.
[3]刘建业.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与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13.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银行由于其经营货币的特殊商业特性,具有高风险性这一显著特点。随着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也不断增强。近年来,由于金融危机的频发,对于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我们也更加重视被广大银行使用的国际资本管理体系了。
一、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基础理论
(一)银行经济资本的含义
银行资本指的是一种虚拟资本,在一定的容忍度下,银行为了覆盖风险所带来的非预期损失所需要的资本。经济资本既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资本,也不是风险本身,是银行测量真实资本的风险尺度,随着风险大小变化。
容忍度是指风险没有被资本覆盖时产生最大损失值时的可能性,由银行经营者决定。银行若是想要稳健保险的经营,便会要求比较低的容忍度,可以覆盖较高置信水平下的最大损失值;若是银行想要高回报的经营,则要承担较高的风险,也就会设定比较高的容忍度,但是这样一来,银行倒闭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大。银行的损失包括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其中非预期损失指的是银行造成的最大损失超过预期损失的部分潜在损失,是一个变动量,由银行规定的容忍度决定。非预期损失是无法预测不可确定的,所以银行需要预备一定的资本来抵御非预期风险损失,用来度量银行提前准备的针对风险所需要的资本的虚拟资本,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资本。
(二)银行经济资本管理
经济资本管理指的是控制计量范围和方法,保证经济资本在规定的范围内,使股东能够得到回报的同时保证银行业务的效益、风险承担能力和发展速度相协调。实质上就是指,约束好非预期损失从而控制风险增长,使资本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经济资本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方便风险资本的管理。
二、我国建设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在银监会的引领下,中国银行业不断进行深化改革,寻求更好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多年的努力各个商业银行都树立起了现代商业银行的新型经营理念。其中经济资本管理更是银行管理中的重中之重,需要不断探索。在国内五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建设银行是我国最早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银行。自2002年建设银行建立了经济资本管理方法以来,这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不断完善经济资本管理模式,刚开始只有事后计量,后来又增加了资源配置和预算管理等功能。建设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包括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又叫做违约风险,指的是交易的双方其中一方没有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应有的义务而对另一方造成损失的风险,在银行系统中,就是指借款人未能按期将本息归还,使银行的收益遭到预期偏差的可能性。计量方法有系数法、资产波动法以及收入变动法,三者技术各有优劣,复杂程度也各不相同。信用风险经济资本计量的要素包括:风险偏好、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相关性、迁移风险等。建设银行在计量实务时运用的指标主要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包括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暴露。
客户占用的信用风险经济资本测算还与下列条件有关:客户的信用等级,等级越高,违约概率就越低,经济资本占用就越小;风险缓解措施,像是国债或商业票据抵押、房地产抵押、高信用第三方保证等越严密,违约损失就会越小,违约损失率也就越低;风险敞口、信贷产品以及期限,风险敞口越小,从而违约风险暴露也就越小,另外,不同的信贷产品以及期限要采用不同的风险系数,违约风险暴露也就各不相同;信贷行业结构,通过加罚经济资本的方式,可以提高目标客户的信贷成本,使非优质客户逐渐退出,做好结构调整。
市场风险指的是商业银行由利率、汇率以及资产价格等市场因素的变化而产生的波动性。市场经济风险资本计量采用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按照二分类账户的划分标准计量交易账户的利率及汇率风险,使用模拟法计量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经济资本。
操作风险指的是有问题的内部程序或工作人员、系统或外部偶然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是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并不包含在内。操作风险经济资本是通过新资本协议所规定的标准法进行计量。
三、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虽然银行实行经济资本管理已经十多年了,但是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并没有完全转变过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对风险的了解程度不深、管理模式执行力度不够、经济资本管理方法不够完善、管理人员操作不规范等等,使经济资本对风险的控制和对资源的配置没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具体的问题有:管理理念强度低,员工对经济资本的概念不能充分理解,从而理解不了经济资本管理理念;数据基础薄弱,预测未来的损失离不开现实数据的实际基础,数据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非预期损失的计量,但我国信用制度不够健全,关于企业违约的历史数据统计严重缺乏,数据积累不够难以判断未来的损失;亲周期效应明显,没有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在风险计量时缺少对亲周期现象的抵扣和补偿;经济资本计量覆盖范围不全面,由于缺少连续准确的数据,专业人员严重缺乏以及对业务的复杂了解不深,我国商业银行还局限于表内资产的经济资本计量;经济资本管理文化贯彻不到位,银行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和经营管理能力;对资源配置和考核约束力缺乏,基层机构层面难以深入。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对经济资本管理完善管理和强化执行。具体要做的就是:强化风险经营战略理念;完善数据基础,加强宏观和中观经济研究、丰富数据基础、提高数据质量;减低亲周期效应,采用时点法和跨周期法;扩张应用范畴,由单一的信用风险为主向综合性的风险管理转变。另外还要做好先进文化的培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完善资本考核和配置方式,找好业务的发展方向。
四、结语
中国建设银行拥有完整、严格的一套经济资本管理体系,我们只要找出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之处并不断完善这个体系,就能更好的规避风险,提高经济资本管理水平。
参考资料:
[1]廖燕华.建设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3.
[2]吴洁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1.
[3]刘建业.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与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