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中学课文中的删节内容——以苏教版初中文言文删节课文为例

来源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m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探讨课文删节问题的缘起近日在执教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时遇到了两个困惑。其一是在教学张岱的《于园》时对其中的“至于园可无憾矣”的翻译产生了疑问,根据上文,笔者把它翻译成“到了于园就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了”,可是与课本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以下简称“教参”)译为:“这样的假山石安置于园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从字面上看,我们是如何也难以理解教参上的翻译的,
其他文献
我们要让学生形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力求做事求工。曹雪芹之所以能成就名著,确实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缘故,如何引导学生修改文章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办法可循:
转眼又是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这一学期的语文课,尤其是备课的过程,感觉还是有许多零碎的思考不时浮现于脑海,促使笔者有一股写下来的冲动,现将其中几个片段整理出来,以期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