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营林造林工作是林业发展的基础,营林造林的质量会直接的影响到林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因此做好营林造林工作非常重要,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位林业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对如何加强营林工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论述。
关键词:营林造林;经营方式;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对林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在提高森林的质量,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工作,完善森林的综合功能,实现以生态化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增加林区工人们的经济收入,加速森林的发展进程等方面做出了调整与完善。
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工作经验对加强营林工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营林造林的重要意义
第一,植树造林可以很好的保持水土。有多地方的植被覆盖率是相当低的,一遇到雨季河里就会冲入大量的泥沙,这样田地便遭到了破坏,将入海口堵住,河床被填高,所形成的危险性是很大的,不仅对生态平衡造成了影响,而且也会造成大量损失。要从根源上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就必须做好营林造林工作,将此项工作具体落实,树木的根系是非常庞大的,可以牢固的抓住土壤。这样土壤中的水分便得到了保护,不会快速的流失,并且树木可以吸收水分并加以储存。
第二,植树造林可以防固风沙。在风沙袭来的过程中,将会有很多的田园遭到破坏,也埋葬了很多的地表面积,这样逐渐的发展下去城市将变为一堆废墟。而营林造林可以有效的将风沙的袭击力度降低。事实表明,通过防护林可以有效减弱70%以上的风沙。同时在树木间种植小草,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的含沙量。
第三,植树造林可以为人类提供有用的东西,还可以防止噪音污染。在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药材、水果等有很多都属于林产品,还有我们使用的新炭、橡胶和茶叶都是来源于树木,所以树木具有非常广泛的用处。另外,植树造林还可以保护环境、减少噪音。这也为人类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如何加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抓好种苗基础工作
林业发展的基础就是营林造林工作,而营林造林的基础工作又是种苗生产,种苗质量的好坏对林木是否健康的生长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优质的种苗才能够速生产。因此,应树立超前抓种苗,运用科学技术抓种苗的观念。将工作的重点放在选择优良繁育快和重量监督工作上。首先应有效利用种苗科技攻关的平台,加速优良树种和主要造林树种的繁育进程,有效的解决优质良种规范化和快繁的技术攻关,建设规范化的良种繁育基地,在繁育基地中充分的发挥出良种材料的供应渠道作用。其次,应加大林木良种的宣传力度,推广鼓励人们可以使用良种。最后加快容器育苗的推广和宣传力度,比如在南方应加快木荷、杉木和地松等树种的苗木繁育。
2.2 完善营林造林经营方式
提高营林造林质量的重要手段就是科学集约经营方式。应将传统的粗放型营林造林经营方式彻底的改变,发展为现代的集约营林造林经营方式。首先,将传统的火种刀耕的耕作方法彻底改变,而应大力推广现代化的化学控草、机械整地和机械割草的耕作技术,将炼山造林改变为耕带整地造林。其次,从前的重造轻管方法应彻底改变,而要在营林造林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加入抚育间伐、配方施肥和修枝整形等方法,开展森林的定向培育,使营林造林单位面积的质量和产量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再次,鼓励开展复层林经营和林下利用,通过科学有效的改造和经营,逐渐形成功能完善、结构稳定和树种多样的森林。另外,应加大对现有营林造林技术的推广,并组建相关的配套设施,可以在某一合适的地区内建立营林造林的示范区,在该地区发挥带头作用。应调动其各林业部门中的科研技术人员推广和参与的积极性,研发出实用的科技成果,使营林造林工作的整体经营水平得到提高。最后,在营林造林过程中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抚育管护、树木经营、作业施工等重要步骤的监督管理,使营造林的管理水平全面得以提高。
2.3 积极解决营林造林中的新问题
2.3.1 随着林区制度改革工作第一阶段的产权主体工程的完成,各林区的营林造林积极性都非常的高,随着林区资源可持续发展新形势的到来,林业工作的各职能部门,必须坚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增强对营林造林工作的认识。林区改革之后,虽然有效的调动起百姓们主动积极造林的热情,但是由于林业自身的特殊性,不能将造林工作视为一种经济行为和商品生产来对待。所以,各地方林业的主管部门不能看着眼前的这种争抢造林的大好形式,对营林造林工作不管不顾,而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这样才能够将百姓们对营林造林的积极性发展好和维护好。
2.3.2 营林造林工作效益和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营林造林服务。各地区的林业部门应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服务和指导工作上,应由从前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可以建立定期的发布信息制度,为社会化造林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各森林防护、种苗、绿化等部门应根据自身的职责做好各自的工作,相互配合形成共同管理的工作局面。应将实用的信息发布到社会中,并按照森林培育目标和地区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树种,开展造林工作作业的设计,辅助生产单位和林农科学有效的造林,进而提高造林的整体质量和工作效益。应给技术骨干和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更多下基层的机会,可以将技术带入基层,为林农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引导林能科学的营林造林。
2.3.3 开展营林造林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建立一批技术水平和素质高的营林骨干团队,这样才能确保营林事业在健康的环境下可持续的发展下去。首先,应做好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工作。各地区林业部门需加强林业队伍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林业骨干们的业务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其次,提高营林骨干队伍的行风建设,在营林项目和资金安排工作中,特别是重点项目资金的安排中,应防止出现不正之风,确保资金的被合理利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营林造林工作中我们应不断的提高育林的水平和质量使科技育林得到广泛的运用,确保在育林工作中能够遵循相关的规范标准执行育林工作。提高营林造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仅可以促进林业快速健康的发展下去,而且为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玉华,刘艳,杨世刚,刘丹.加强营林造林工作促进生态林业发展——谈如何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现代园艺,2013,16:26.
[2]钱克条.浅析营林工作的重要性、问题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08:17-18.
[3]曹旗鑫,戴序鹏.加强营林造林工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6:241.
[4]于波,赵辉,李晶.加强营林工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8:171.
[5]陈云芳.多功能林业的协同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
关键词:营林造林;经营方式;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对林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在提高森林的质量,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工作,完善森林的综合功能,实现以生态化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增加林区工人们的经济收入,加速森林的发展进程等方面做出了调整与完善。
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工作经验对加强营林工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营林造林的重要意义
第一,植树造林可以很好的保持水土。有多地方的植被覆盖率是相当低的,一遇到雨季河里就会冲入大量的泥沙,这样田地便遭到了破坏,将入海口堵住,河床被填高,所形成的危险性是很大的,不仅对生态平衡造成了影响,而且也会造成大量损失。要从根源上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就必须做好营林造林工作,将此项工作具体落实,树木的根系是非常庞大的,可以牢固的抓住土壤。这样土壤中的水分便得到了保护,不会快速的流失,并且树木可以吸收水分并加以储存。
第二,植树造林可以防固风沙。在风沙袭来的过程中,将会有很多的田园遭到破坏,也埋葬了很多的地表面积,这样逐渐的发展下去城市将变为一堆废墟。而营林造林可以有效的将风沙的袭击力度降低。事实表明,通过防护林可以有效减弱70%以上的风沙。同时在树木间种植小草,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的含沙量。
第三,植树造林可以为人类提供有用的东西,还可以防止噪音污染。在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药材、水果等有很多都属于林产品,还有我们使用的新炭、橡胶和茶叶都是来源于树木,所以树木具有非常广泛的用处。另外,植树造林还可以保护环境、减少噪音。这也为人类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如何加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抓好种苗基础工作
林业发展的基础就是营林造林工作,而营林造林的基础工作又是种苗生产,种苗质量的好坏对林木是否健康的生长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优质的种苗才能够速生产。因此,应树立超前抓种苗,运用科学技术抓种苗的观念。将工作的重点放在选择优良繁育快和重量监督工作上。首先应有效利用种苗科技攻关的平台,加速优良树种和主要造林树种的繁育进程,有效的解决优质良种规范化和快繁的技术攻关,建设规范化的良种繁育基地,在繁育基地中充分的发挥出良种材料的供应渠道作用。其次,应加大林木良种的宣传力度,推广鼓励人们可以使用良种。最后加快容器育苗的推广和宣传力度,比如在南方应加快木荷、杉木和地松等树种的苗木繁育。
2.2 完善营林造林经营方式
提高营林造林质量的重要手段就是科学集约经营方式。应将传统的粗放型营林造林经营方式彻底的改变,发展为现代的集约营林造林经营方式。首先,将传统的火种刀耕的耕作方法彻底改变,而应大力推广现代化的化学控草、机械整地和机械割草的耕作技术,将炼山造林改变为耕带整地造林。其次,从前的重造轻管方法应彻底改变,而要在营林造林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加入抚育间伐、配方施肥和修枝整形等方法,开展森林的定向培育,使营林造林单位面积的质量和产量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再次,鼓励开展复层林经营和林下利用,通过科学有效的改造和经营,逐渐形成功能完善、结构稳定和树种多样的森林。另外,应加大对现有营林造林技术的推广,并组建相关的配套设施,可以在某一合适的地区内建立营林造林的示范区,在该地区发挥带头作用。应调动其各林业部门中的科研技术人员推广和参与的积极性,研发出实用的科技成果,使营林造林工作的整体经营水平得到提高。最后,在营林造林过程中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抚育管护、树木经营、作业施工等重要步骤的监督管理,使营造林的管理水平全面得以提高。
2.3 积极解决营林造林中的新问题
2.3.1 随着林区制度改革工作第一阶段的产权主体工程的完成,各林区的营林造林积极性都非常的高,随着林区资源可持续发展新形势的到来,林业工作的各职能部门,必须坚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增强对营林造林工作的认识。林区改革之后,虽然有效的调动起百姓们主动积极造林的热情,但是由于林业自身的特殊性,不能将造林工作视为一种经济行为和商品生产来对待。所以,各地方林业的主管部门不能看着眼前的这种争抢造林的大好形式,对营林造林工作不管不顾,而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这样才能够将百姓们对营林造林的积极性发展好和维护好。
2.3.2 营林造林工作效益和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营林造林服务。各地区的林业部门应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服务和指导工作上,应由从前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可以建立定期的发布信息制度,为社会化造林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各森林防护、种苗、绿化等部门应根据自身的职责做好各自的工作,相互配合形成共同管理的工作局面。应将实用的信息发布到社会中,并按照森林培育目标和地区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树种,开展造林工作作业的设计,辅助生产单位和林农科学有效的造林,进而提高造林的整体质量和工作效益。应给技术骨干和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更多下基层的机会,可以将技术带入基层,为林农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引导林能科学的营林造林。
2.3.3 开展营林造林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建立一批技术水平和素质高的营林骨干团队,这样才能确保营林事业在健康的环境下可持续的发展下去。首先,应做好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工作。各地区林业部门需加强林业队伍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林业骨干们的业务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其次,提高营林骨干队伍的行风建设,在营林项目和资金安排工作中,特别是重点项目资金的安排中,应防止出现不正之风,确保资金的被合理利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营林造林工作中我们应不断的提高育林的水平和质量使科技育林得到广泛的运用,确保在育林工作中能够遵循相关的规范标准执行育林工作。提高营林造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仅可以促进林业快速健康的发展下去,而且为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玉华,刘艳,杨世刚,刘丹.加强营林造林工作促进生态林业发展——谈如何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现代园艺,2013,16:26.
[2]钱克条.浅析营林工作的重要性、问题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08:17-18.
[3]曹旗鑫,戴序鹏.加强营林造林工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6:241.
[4]于波,赵辉,李晶.加强营林工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8:171.
[5]陈云芳.多功能林业的协同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