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肾脏损害相关性研究及饮食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gil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075-02
  高血压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会对全身血管和靶器官造成持续而严重的损害,肾功能受损是其中之一。肾脏指标不仅可用来评估高血压的进程,还是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预测因素,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的致病因子,抑或仅仅是一种潜在病理过程的标记物尚不清楚。 本研究旨在研究高血压肾脏损害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选择我院门诊和住院的汉族无血缘关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病例组426例(男性254例,女性172例),高血压病例入选标准:⑴过去确诊为高血压者;⑵本次非同一时间反复3次测量血压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者;⑶符合上述两项的病人必须同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即:坐位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
  1.2 高血压患者分两组:高血压性肾损害的患者为病例组202例(男103例,女99例),高血压无肾脏损害的患者为对照组224例(男151例,女73例)。研高血压性肾脏损害的诊断标准为:在长期持续的高血压基础上出现少量蛋白尿、小管间质损害、肾功能正常或减退同时伴有高血压眼底和心脏改变,可诊断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其诊断依据如下:⑴为原发性高血压、有高血压家族史;⑵出现蛋白尿前一般已有4~5年以上持续血压升高[>140 /90mmHg(1mmHg=0.133kPa)];⑶有持续性蛋白尿(一般为轻、中度)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等;⑷伴有高血压眼底改变;⑸肾穿刺病理结果显示高血压良性肾小动脉肾硬化的病理改变;⑹排除了各种原因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继发性肾脏疾病;⑺肾脏靶器官损害指标为血肌酐轻度升高男性115-133umol/l,女性107-124umol/l;男性1.3-1.5mg/dl女性1.2-1.4mg/dl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24h)白蛋白/肌酐比:男性≥22mg/g(2.5mg/mmol)女性≥31mg/g(3.5mg/mmol)或者肾功能受损(血清肌酐)男性>133umol/L女性>124umol/L蛋白尿(>300mg/24h),GFR<60ml/min/1.73m2,持续3个月以上.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有性别、体重、身高、血压、心率、既往病史、吸烟、饮酒、家族史,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
  2 结果:
  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肾脏损害影响因素:以有无肾脏损害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BMI、 收缩压、舒张压、脉压、GLU、尿酸、胆固醇、HDL、LDL为自变量,采用逐步筛选的方法(其中P选入=0.10,P剔出=0.15),讨论哪些因素影响肾脏损害。其中BMI、 收缩压、舒张压、脉压、GLU、尿酸、胆固醇、HDL、LDL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分为正常和异常两分类。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年龄、尿酸、胆固醇回归系数为正,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这些均为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 尿酸的OR=2.39,指控制其它影响因素(年龄,基因型等)的情况下,尿酸异常者肾脏损害的危险性是尿酸正常者的2.39倍。
  3 结论及讨论:
  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肾脏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 但近来在动物模型上的发现解释了高尿酸血症导致高血压的可能机制。实验性的高尿酸血症通过多重机制导致高血压,包括减少NO的合成,上调肾素水平,损伤肾小管,以及入球小动脉病变。此外,在大鼠模型上还证实了高尿酸血症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致病因子。而由2006年12月公布了几项尿酸与高血压相关性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包括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队列研究。这些研究均提示尿酸水平和高血压的发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校正了其他混淆因素后,这种相关性仍独立存在。尿酸的直接作用是使血管平滑肌增殖,内皮功能障碍,NO的生成减少,溶解尿酸的促炎症反应,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局部激活,以及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和慢性肾功能障碍可能是严重的胰岛素抵抗的标志,这会增加发生高血压的危险。
  研究者认为:用目前有效的饮食和药物干预来降低尿酸水平可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但还需进一步的试验证实。原发性高血压导致并发高尿酸血症的机理是:长期的原发性高血压可导致良性肾小球动脉硬化,肾小管因缺血缺氧而导致乳酸生成增加,而乳酸对尿酸的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使尿酸排泄减少,造成尿酸潴留,进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原发性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着血压持久性升高,可使肾动脉血管产生病变,进而导致肾实质产生损害,使血肌酐增加。降低血尿酸水平有利于延缓高血压肾脏损害的发生。
  饮食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不喝酒,不吃动物内脏﹝例如肝、肾、、肠等﹞和肉类的汤,少吃海产品,并且喝充足的水分,其他食品均可适当食用, 为此本节仅提出一些高尿酸血症患者必须坚持的饮食原则,以供参考。
  3.1 总热能:总热量的供给因人而异,如休息状态与体力劳动者有所不同。休息者热量每日按每千克体重25kcal~30kcal给予,体力劳动者则为30kcal~40kcal。对肥胖或超重者,应限制总热能,采用低热量饮食,即每日按每千克体重10kcal~20kcal给予。
  3.2 嘌呤摄入量:正常人嘌呤摄入量可多达600~1000mg/日。高尿酸血症患者每日不宜超过100~150mg。
  3.3 碳水化合物:高尿酸血症患者主食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0%,甚至可达70%。可选用大米、玉米、面粉及其制品(如馒头、面条、面包等)。但合并糖尿病者,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应加于控制,每日按每千克体重4~5g给予为宜,约占总热量的50%~55%。
  3.4 蛋白质:蛋白质每日摄入量按每千克体重0.8~1.0g给予为宜,约占总热量的12%~14%,每日蛋白质供应量可达60克左右。
  3.5 脂肪:脂肪每日摄入量按每千克体重0.6~1g给予为宜,约占总热量的20%~25%。并发高脂血症者要适当限制 。
  3.6 盐:对合并高血压病、心脏病、肾损害者应限制盐的摄入,每日不超过6g为宜,一般控制在2~5g左右。
  3.7 蔬菜、水果:蔬菜类除香菇、类豆(如扁豆)、紫菜和菠菜不宜大量食用外,皆可食用,水果则无禁忌。
  3.8 禁酒: 须禁酒,尤其是啤酒应绝对禁止。
  3.9 豆类制品:可以适量吃一点。
  参考文献:
  [1] 许顶立,任昊.高血压病肾脏损害的诊断与防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2,32(2)
  [2] Ruilope LM.The kidney as a sensor of cardiovascular risk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J]AmSocNephrol,2002,13:S165-S168
  [3] 刘力生 主编.高血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 程訓民.血管紧张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8,19(5):301-304.
  [5] 1.Yusuf S, Reddy S, Ounpuu S, et al. Global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partI: general considerations, the epidemiologic transition, risk factors, and impact of urbanization [J]. Circulation, 2001,104 (22):2746-275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目的:总结胰岛素注射常见问题,观察对病人遵医行为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对住院并注射胰岛素的20例病人及经常来听健康教育课的注射胰岛素病人10例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观察,对常见问题疼痛、针头堵塞、胰岛素漏、皮肤青肿、脂肪垫、脂肪萎缩、胰岛素过敏、胰岛素水肿等问题进行总结并进行个体化指导。结果:护理指导促进了遵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075-01  爆發痛作为疼痛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发病急、持续时间短、疼痛程度高,对患者和社会常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1]。因此,爆发痛的治疗和护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本文将从爆发痛的一般特征、评估、治疗和护理等方面对爆发痛进行较为详细的综述。  1 爆发痛的一般特征  1.1爆发痛的分型 爆发痛主要分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观察选择六味地黄加味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社区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高血压患者11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 58例):临床选择卡托普利进行治疗;B1组(观察组 58例):临床选择六味地黄加味+卡托普利进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