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网络维护与管理技术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feng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移动通信业发展迅速,并逐渐占据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等多个领域。移动通信网络的出现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工作效率提高。但与此同时,保证通信网络维护也是其重要解决的问题,通信网在运行过程中受到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干扰,导致信号弱、甚至信息丢失。因此,从目前移动通信的使用现状入手,分析了移动通信网络维护和管理技术。
  关键词:移动通信;网络维护;通信管理;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6.088
  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不仅推进了科技的进步,还保证了信息的通畅,改变了以往的营销模式。当然,科技信息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漏洞,移动通信网络维护与管理是降低通信网隐患的主要因素,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保证人们的使用安全,笔者根据自身经验对该问题进行明确的分析。
  1 移动通信网络维护管理中的问题
  1.1 移动通信网络对安全的要求较高
  移动通信结构相对复杂,组网和关键网络均需要实施特殊的保护,否则就会导致不良信息进入,影响网络的安全。随着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通信需求增多,基站等基础设备大量上涨,这给维护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就会影响移动通信网络的质量。因此对于移动通信网络而言,应不断的进行技术更新,并提供有效的维护方针,但是目前的移动通信业尚未达到这一目标,设备的单元盘,尤其是其光元器件自身的温度敏感性,限制了其传输距离,增加了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1.2 传输线路质量不高
  传输线路是保证移动通信网顺利应用的途径,包括自检的传输线路和外包的传输线路。此时,代维公司的能力、管理以及解决问题的手段就会影响整个传输的质量,对于出租单位而言,要正确选择合作商,并对其代维公司的能力、管理水平以及线路本身的质量等因素实施地,进而保证线路传输的速度。目前的移动通信信息传输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传输线路的管理水平低下,出租单位对代维单位的监管效率低下,导致其不能有效的排查系统故障。
  1.3 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
  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迅速,但人才培养的速度则明显滞后于通信业,对于通信的线路安装,通信的管理能力均较差。移动通信人员的培训较少,薪资水平也不高,因此很难留住人才,这使得移动通信业务停滞不前。此外,移动通信技术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更新,采用传统的维修技术而不更新,则很难适应通信业的发展,导致其管理维护水平低下。
  2 加强移动通信网络维护管理的主要方向分析
  2.1 提高网络规划的合理性
  移动通信网络的可用性与可维护性是网络规划合理的主要方式,是网络规划的主要依据。对于移动通信发展而言,必须要建立有效的、可维护性强的规划措施。要求维护人员对移动通信网络进行定期分析,了解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故障进行整体的把握,保证移动通信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提高网络维护管理的工作效率,确保移动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将维护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重点
  对于移动通信传输网络而言,虽然线路属于自建工程,但是维护往往是外包工程。这就需要通信公司确保外包业务的合理性,确保维护公司的实力,对其维护过程进行适当的监管。并且明确管理责任,将维护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公司的主要方向,通过相关制度的执行使移动通信网络维护成为企业工作中的一部分,并且要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2.3 确保移动通信网络维护制度化的实现
  移动通信网络要确保安全,必须将网络的运行状态作为基本的分析和监管对象,进而发现网络运行故障影响因素,及时调整移动通信网络的资源配置,系统运行状态。保证系统的动态性与安全性,对于移动通信网络而言,需通过网络维护的制度化来使其达到最佳状态,提高移动通信网络服务水平。
  2.4 将人员的培训作为下一阶段的目标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才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其对科技的掌握程度,对于移动通信而言,更需要专业的人才。因此在移动通信维护和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使其掌握现代化科技技术,对新设备的更新和分配进行了解,建立强大的移动通信网络管理维护系统,不断的探索新的维护技术,才能确保移动通信业的发展。
  3 加强移动通信网络维护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3.1 合理创建网络,落实预防性维护管理工作
  对于移动通信管理而言,预防要重于处理,只有保证移动通信网络的合理构建和规划,才能最大程度的确保其安全性,保证其正常运行。并且还应做好预防性维护管理工作,保证移动通信网络的正常展开,及时发现故障和问题,及时处理。可以将维护的基本需求作为主要依据,科学创建并且要做好资源分配,及时更换或者维修存在问题的器件、线缆等,将移动通信网络的故障降到最低。
  3.2 做好传输线路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对于自建网络而言,企业较为熟悉,因此尽量委派自身人员进行维护和检查。但是目前的形势决定,多数的移动通信公司将其作为外包业务,这就要求其对外包公司进行检查,由外包公司承担维护的一切责任,将先例维护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并且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对维护管理水平进行评价,采取合同制的原则,对其进行管理,保证故障第一时间被清除。在管理水平上,目前我国移动通信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不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传输线路是移动通信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因此需要将传输线束的代理维护单位任务落实到实处,保证移动通信維护业务的顺利进行。
  3.3 实现移动通信网络分析的制度化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还需要对运转中的网络进行分析,包括对其负面影响,运行状态的分析,一旦存在问题应及时解决。对移动通信而言,要抓紧出入口,并通过适当的管理方式,时刻使其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我们所谓的制度化将是移动资源正确的运行,管理资源充足,才能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4G网迅速占领市场,并且5G即将实现,这要求维护管理人员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及时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且革新自身的技术水平知识储备,有效的实现室外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缝覆盖。
  3.4 EGSM频率的推广
  EGSM频率主要用于应急通信中,由于移动通信业务庞杂,临时故障发生的概率高,因此必须提高通信的有效容量,才能确保移动通信结业务量的增加,并确保其稳定性。但是,随着基站的增多,移动通信网络密度增加,为了不影响通话,就必须在应急通讯车中使用EGSM频点。
  3.5 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上文我们提到,对于快速发展的的移动通信业而言,人才的培养应作为其基本目标而存在。为此,要求移动通信公司基于人才需求进行相关的培训,保证移动通信设备维修和管理过程总人才充足,对以往的人员分配不合理现象进行调整,并引进培训等级制度,保证移动通信维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并给予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新技术进行培训,要求每个维护人员掌握基本的移动通信技术,并且能够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企业网络维护与管理框架,推进其发展,确保其有效提高。
  4 总结
  总之,在我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迅速,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通信业而言,要做好必要的网络维护工作,并且要加强移动通信业的管理技术,保证运营商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对基础设施的管理、新技术的掌握,故障的查找以及人员综合素质培训等。目前,移动通信管理处于发展阶段,企业对其强度逐渐增加,当然,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建英.数据通信网络维护与网络安全问题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26).
  [2]石磊.对移动通信网络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J].电子世界,2012,(14).
  [3]刘文飞.浅谈移动通信网络运维体系的建立与管理[J].大众科技,2016,(02).
  [4]赵佳溪,李颖.浅谈移动通信网络的维护与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3).
其他文献
党员干部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不会孤立存在。党员干部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人民群众,正常的交往是维系群众的纽带,也是工作的主渠道。然而,少数党员干部存在的一些不正当交往现象应引起高度警觉。有的交往“庸俗化”,爱与溜须拍马的人交朋友;有的交往“市儈化”,爱与对己有用的人交朋友;有的交往“物质化”,爱与大款富人交朋友;有的交往“江湖化”,喜欢“江湖义气”,爱结“圈子”。从近年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看,脱离普通群众、
我国生物医药园区发展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而总体工业园区的发展又各有千秋。据此介绍了我国生物医药工业园区总体发展的态势,对园区发展模式做了归纳,列举了三个典型性的
摘要:基于云平台的分布式无线测温系统是通过GPRS无线通信终端进行数据传递,自动完成监测点温度数据采集,通过云端中心系统查询分析监视监测点温度数据变化情况,并将监测数据和事件实时推送到客户端及移动APP,方便管理部门对监测点的进行实时监控及管理。该系统基于云平台,易于集成、配置,可用在生产、化工、生活、电力等多个方面,同时可在系统中加入其它类型测量数据,扩展系统监控能力。  关键词:云平台;GPR
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保护与惠益分享已成为我国民族生态学大会的重要热点议题。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众多,历史和文化悠久,传统知识极其丰富。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少数民
摘要:介绍了长白山西坡景区长距离高压电缆供电工程的概況,工程采用高压电缆进行长距离供电优化设计,提出利用电缆技术特性中的荣性阻抗与线路电抗器的合理配置,使线路无功功率尽可能的就地平衡,减轻线路上的功率损耗,保证负荷端电压的波动值在额定值范围内。  关键词:远距离供电;电压降;容性阻抗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6.095 
摘 要:在高职院校会计课程体系中,成本会计是一门系统性强、方法体系相对复杂、应用性突出的核心课程。成本會计教学实践存在教学方法单一、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弱、难以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等问题。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慕课教学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翻转。通过剖析当前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慕课解决成本会计教学问题的优势和作用,提出慕课与成本会计教学融
在分析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为核心,将供应链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办法进行了重构,形成新的供应链课程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