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生物课堂的提问设计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347946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或学生就有关问题提出疑问,是师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怎样设计一堂课的提问,使所设疑问合理、有意义,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呢?下面,结合笔者的生物教学实践,谈谈自身对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一些思考:
  1.启发式地提问
  启发式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原则,提问必须能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器官、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做这一点,事情就办成一半。”例如,在讲述人类神经调节的特征时,教师可先设问:吃梅能使人分泌唾液,吃过梅的人为什么谈到梅也会分泌唾液呢?从而引出课题:⑴引起这种条件反射的刺激是什么?⑵语言和文字属于什么刺激?是具体刺激还是抽象刺激?⑶从人类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看人类这种条件反射与什么中枢有关?⑷动物能否对语言文字形成调件反射?为什么?并在学生答题过程中,教师根据答题情况作出相应的提问以引导,启迪学生不断思考。
  2.科学性地提问
  问题的内容和表述都应具有科学性,叙述问题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因此,教师首先要分析教材,了解所教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明确本节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使得所设计的问题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易混点、易错点。同时,要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考虑教学的起点,从学生的旧知识中找出同化新知识学习的“生长点”。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提问,有助于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的同化。例如,在讲述《脊椎动物》一节时,我先指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无脊椎动物,然后提问: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在提问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这些动物身体里都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因此都属于无脊椎动物。有些动物的身体里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这类动物就是脊椎动物。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动物,于是就顺理成章地引入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脊椎动物这一课题。
  3.有选择性地提问
  生物课堂提问的天地是广阔的,所提出的问题要涉及到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但如果一堂课都充满了问题,就会使学生消化不良,教师问得越多,学生学得越糊涂。所以教师必须对本节课的设问有所选择,做到抓住重点,突出难点,以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时,可利用操作的间隙,根据实验技能训练要求,向学生提出以下一些问题:在实验前,为什么要给植物暗处理1~2天?怎样控制变量?为什么要把摘下的叶片放在酒精里隔水加热?上一节曾学过用什么方法鉴定叶片内贮藏有淀粉?这样有选择性的提问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每项操作的目的,而且可以活跃学习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4.有层次性地提问
  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易而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角色,去寻求知识真谛。如:在学习血型这一内容时,为使学生对血型的知识和输血原理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可创设这样的一组问题情境:①什么叫血型?基本的血型系统主要分为哪几种?②你验过血吗?你是什么血型?血型是如何判定的?你会验血吗?③为什么O型血的人被称为万能输血者?④在输血时为什么要做交叉配血实验?这组问题由浅入深,体现出学生认知规律的一致性,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处发展,进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5.开放性地提问
  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开放性问题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还可能有错误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要多鼓励,让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例如,在学习“生态因素”一节时,可设置这样的问题:一片原本生长状况良好的马尾松林,出现生长不良现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如果你是一位生态工作者,你会调查哪些内容?学生通过讨论,逐渐明确思路,从调查的方法、调查的内容等方面考虑。如调查方法采用方法中的最小面积法,调查的内容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等。又如,学习了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时,可提这样的问题:你觉得青春期应注意什么问题?请举出两例。另外,学习了合理膳食后,可提这样的问题:请你设计一份合理的早餐食谱。
  新课程背景下,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问,巧妙提问,以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面对当今国际化.信息化的时代浪潮,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起以人为本、体现出人与知识的价值的,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立起能够参与外部人才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着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用脱节等问题。本文从教学目标和定位分析出发,提出从三个方面即:教材改革,“3+X”模式课程设置及调整英语教学法和课堂模式来解决
本文从油源条件、有利相带、储层特征、盖层条件以及构造特征等方面,详细论述了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龙南鼻状构造葡萄花油层的油气富集条件,研究表明龙南鼻状构造葡萄花油层能够形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运用交际教学理论和任务型教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活化教材内容、活化课堂”的应对策略,并对该策略的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
油液流经液压传动机床的管路和阀门时产生压力损失;液压系统中的相对运动零件问因摩擦阻力产生机械能损失和油液泄露。这些能量损失转变为热能,造成油温升高。油温过高出现车削
随着煤矿事业的深入开展,煤矿事故频频发生,煤矿行业呼吁煤矿安全生产。为了防止发生伤亡事故、设备事故以及各种灾害,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