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感染内科共有36张床位,临床护理工作分三组,每个小组至少由1~2位护士负责,每组一个工作夹,内含该组患者的治疗、注射、输液单。日常护理工作中除口服药单统一装订在一起外,其他工作各组互不影响。各单子由电脑系统打印,执行时间为当日12:00~次日12:00,主管护士将夜班工作内容用红笔勾出以示提醒。夜班不再分组,由2名护士完成全科重症患者的部分治疗工作、早晨的特殊治疗及操作。当重症患者数量增加、特殊
【机 构】
: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100730,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10073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感染内科共有36张床位,临床护理工作分三组,每个小组至少由1~2位护士负责,每组一个工作夹,内含该组患者的治疗、注射、输液单。日常护理工作中除口服药单统一装订在一起外,其他工作各组互不影响。各单子由电脑系统打印,执行时间为当日12:00~次日12:00,主管护士将夜班工作内容用红笔勾出以示提醒。夜班不再分组,由2名护士完成全科重症患者的部分治疗工作、早晨的特殊治疗及操作。当重症患者数量增加、特殊时间治疗项目增多时,往往需要反复翻阅的单子多达十几页,且白班与夜班所承担的治疗项目均混合在一起,无特殊标志,很容易出现漏项,第2人核对时易混乱,耗时长;随着电子设备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患者相关数据已由纸质记录改为电脑录入后打印,由于外界环境、电脑操作熟练度、护士的疲乏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每周的表格自查中会发现录入有误,此时已无原始数据,对患者记录会出现偏差。这些问题造成工作效率低、护理质量明显下降,针对此问题,笔者设计了一种方便夜班工作的表格式工作单,现介绍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医院内获得性压疮的相关原因,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的64例医院内获得性压疮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找出导致压疮的原因、多发科室及多发部位,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本组因原发病加重死亡21例,病死率为32.81%。64例发生108处压疮,多发压疮(2处以上)25例,占39.06%,单发压疮39例,占60.94%。院内压疮高发科室
目的 探讨短信平台传达信息在新生儿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在新生儿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短信平台与护士沟通。比较实施短信平台沟通前(2012年1-6月)和实施后(2012年7-12月)护理信息传递时间、信息接收率、护士对信息的知晓率、会议参会率、护士满意度,评价实施后的效果。结果短信平台建立后,信息传达时间(0.04±0.15)min/条,信息接收率(99.00±1.23)%,知晓率(98.00±1
目的 分析个案护理管理模式对社区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以社区居委会为单位的整群随机化分组,将两个居委会随机分为采取个案护理管理模式的研究组(32例)和社区慢性病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例).研究组接受为期1年的个案护理管理.两组患者以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1年后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按摩对冠心病失眠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97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8例采用口服安眠药的方法控制患者失眠;干预组99例采用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按摩进行失眠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患者失眠的疗效。结果干预组显效者38例占39.39%,有效者36例占36.36%,无效者21例占21.21%,加重者3例占3.03%,总有效率为75.75%;对照组显效
目的 探讨群组看病管理模式在社区乙型肝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HBeAg阴性出院的乙肝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自我管理模式,不给予任何形式的社区医护干预。研究组实施群组看病管理模式,干预时间为1年。于干预前和干预3,6,9,12个月,采用慢性肝病症状评分标准、肝功能指标和慢性肝病问卷( CLDQ)评价两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研究组慢性肝
目的 探讨降阶梯思维在急性主动脉夹层( AD)急诊抢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12月在某院抢救的27例急性AD患者作为观察组以降阶梯思维方式抢救,2011年1-12月以传统的临床经验思维方式抢救的23例急性AD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拟诊为急性AD的预警时间、抢救45 min和90 min确诊的例数,比较两者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入抢救室后拟诊为急性AD的时间为(45±11)min
目的 对比分析活力碘和活力碘联合酒精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通过PICC用药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7例,研究组仅用含有效碘5 000 mg/L的活力碘棉球对穿刺点周围皮肤进行消毒,而对照组仍按以往常规先用酒精棉球消毒,再用含有效碘5 000 mg/L的活力碘棉球进行消毒,对两组患者每次PICC导管维护时间进行记录.分别于每次消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改进PICC管理流程中的应用效果,以减少流程中潜在的漏洞,降低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FMEA)模式,成立流程改进小组,确定并绘制流程图,评估流程中可能导致的失效模式及原因,选择其中优先风险数值( RPN)较高的失效模式,制定改进方案并实施,比较改进前后PICC置管一次性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
目的 探讨应用弹簧肌力训练器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12月110例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分为基础护理组,2011年1-12月135例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为综合护理组。基础护理组给予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患肢早期活动的基本护理方法,综合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弹簧肌力训练器的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DVT发生情况。结果基础护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护理模式。方法选取160例围术期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63±1.60)d,住院费用(2286.28±320.2)元,分别少于对照组的(4.68±2.12)d和(24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