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雨梧桐叶落时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jq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风拂面吹过,多了一缕清凉。隐隐约约还有几丝朦胧的细雨,夹杂在秋风中飘落,洒在路旁依旧矗立的梧桐树上。
  回忆冬天,梧桐的叶子并不多。虽只有手掌般大小,却稀稀疏疏散落一地。到了春天,微风轻拂,桃红柳绿,梧桐的叶子也逐渐茂盛起来。枝条上抽出新叶,一副生机勃勃的样子。走过春天,又变成街道上最为抢眼的风景。站在炎炎夏日的路边,梧桐树挡住炽热的阳光。日复一日,仿佛无数把永远撑开的巨伞。
  又到了秋雨梧桐叶落时。在一棵梧桐树下,我又见到您——名叫“梧桐”的老师。您不太善于言辞,所以与我们的关系一直不是很好。但您也不常生气,因此也不会让我们讨厌。我们只是觉得,您仿佛离我们很远很远。您总是淡淡地笑着。
  依稀记得,每次春游您都拿着画笔在一边为我们画画。那纸上有40多个孩子在奔跑、嬉笑,还有一位老师用粗糙的手画画。一年又一年,油画棒只剩当初的五分之一长度,您手上被粉笔磨的老茧也越来越厚……
  脑海里仍能浮现出那个夏天。学校组织旅游,您也一起去了。那位同学也是在那时中暑的……此后,在外面的每一天,您都给她打伞。那伞,遮住了骄阳。
  这个秋天,我又看见您。您已过“知天命”之年,头发飘落不少,却依旧很精神,依旧淡淡地笑着。30多年,您曾是孩子心中高大的梧桐树,就像一把巨伞,遮住炎阳的多少直射!
  一阵秋风吹来,您身边的梧桐树上又飘落几片叶子。您在迷蒙的细雨中独自撑着伞,皱纹仿佛更深了,头发也仿佛更稀疏了。梧桐树的秋天过去了,仍有再来的时候;而您的春天过去了,又到何时才能再来?您或许只希望,那叶子飘落后,能融化在泥土中吧。
  又是一年秋雨梧桐叶落时。满阶落叶,成了这秋天里最美的意象……
  点评:“情动而辞发”,无论题目的解读,还是立意的锤炼,小作者这篇文章都无可挑剔。又是一年,秋雨绵绵,梧桐叶落,她想起名叫“梧桐”的老师,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文采斐然,情真意切,亦彰显小作者厚实的写作素养。(俞永军)
其他文献
虽然植物是没有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生物,但它们并非只是静静地待在原地,它们之间也能进行交流,也有明争暗斗。那么,植物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  空中私语:植物之间有秘密“语言”  植物虽然不能举行聚会,或是相约外出看电影,但它们同样拥有自己的社交网络。  随着定时拍摄技术的发展,科学家通过间隔相同时间拍摄到的影像记录观察到,在茂密的丛林里,植物们摇曳身体,有时甚至相互扭打在一起,这些都是在进行交流——森
每个父亲,在女儿十八岁的时候,都有为她写一本书的冲动。现在,轮到我做这件事了。  你应该还记得,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问你一个问题:“你长大后喜欢干什么? ”  第一次问,是在去日本游玩的歌诗达邮轮上,你上小学一年级。你的回答是,游戏机房的收银员。那些天,你在邮轮的游戏机房里玩疯了。在你看来,如果自己当上了收银员,那该有多爽呀。  后来,我一次又一次地问这个问题,你长大后喜欢干什么?  你一次又一
这不是穿越剧里的情节: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五月,西洋名药巧克力蒙圣旨召唤,被罗马来的传教士送入大清皇宫。  没错,巧克力。  不过那时它还是液体——巧克力最早是由墨西哥人制作的一款饮料,16世纪随着新大陆的发现被欧洲探险家们带回西班牙。17世纪早期,这款由可可豆磨成粉再加上水、糖、香料所制成的饮料,被引进法国。据说在凡尔赛宫,人们把它配成一杯杯热饮送给贵族喝。于是它一下就风靡起来。  说到这
一跃成为中国首富之后,马云和他的创业史一再被提起。1999年2月,马云经历了中国黄页的挫折,又舍弃了外经贸部的资源,重新出发。在自己湖畔花园的新家,他召集了十八个小伙伴,一起开动员会。  那时候,马云也没想到,十五年后他的公司会成为全球市值第二的公司,但他已经感觉到了互联网会改变世界。演讲的最后,在照例该说“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的时候,马云却对创业伙伴说:“启动资金必须是Pocket money(
粤海公司始终以产品质量和产品安全为己任,坚持走做专做精做强做大的道路,坚持中高端定位;不与“山寨工厂”和质次价低的产品进行竞争,这是对用户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
期刊
一、二、三、四、五、六、七,是人在很小时就会数的数。数字“7”看似很平常,但是在很多事情中,人们发现7和人们太多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数字“7”是个独特的数字。是人类无法绕过的一个数字。不知是冥冥之中上帝他老人家的有意安排,还是令人无法猜解的巧合。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和7有着密切的联系。每项和7有关的事物都让人觉得神奇:人有七窍、太阳光由七种颜色组成、简谱有七个音符、水的PH是7、七绝韵律诗、古老的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题记  我家住在一条平凡的小巷里,巷子的尽头,兀自独立着一株平凡的腊梅。  早晨,我刚走出家门,就被一阵暗香吸引。不同于栀子花,不同于桂花,这股香气显得分外清幽,沁人心脾,柔柔地飘进我的鼻子,甚至在极短的时间内悄无声息地占据我的每一个细胞,就像是无法抑制的“病毒”飞快地蔓延,让我的每一个毛孔都在不安地叫嚣、渴求、索取。  我循着这股淡淡的香气走向小巷深处,果然是
写完一份数学试卷,我刚准备打开电视消遣一会。妈妈正在房里叠衣服,说:“你等会儿再看电视,出去转转,让眼睛歇歇!”  “嗯。”出去转转多累,倒不如在家里看看外面的风景。我倚在窗前,前排楼房虽然只有四层高,但还是挡住了我的视线,只能依稀看见远处的那排高楼。“果真成了笼中鸟喽!”我暗自笑道,一面又以挑衅的目光扫视楼下一切。那儿有一种深绿,又不失嫩绿的清新,是一种苍劲的浓绿。  它从窗前旁逸斜出。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