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那么,如何全面落实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呢?管理应该是有章可循的;管理应该是微笑的;管理应该是情智交融的。管理既要从“性本善”出发,树立群体的价值之榜,通过对人的欲望的开发和激励,抓住人心;也要从“性本恶”出发,强化制度建设,对欲望进行梳理和制约,必要时实施法治。管理,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管和理。如果管而不紧,就等于不管,如果理而不管,那么管就没有结果。
[关键词]
作者:吉林省辉南县教师进修学校吉林辉南135100
1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现状
(一)教学方法比较陈旧由于小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有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听不懂的现象,因此,学生遇到一些生僻的知识时往往不能理解,加上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不够,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只是按照教师的讲解,对各种知识等进行简单地学习,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二)师资队伍力量不足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引导,在学习过程中,加强教师能力素养培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小学教师队伍当前还有待壮大和充实,由于当前社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完善,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当前,很多小学的教师都偏向于理论型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教育的普及程度较低。
(三)学校的课外实践活动开展不够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拓展,在教育过程中加强课外活动的拓展,是很多小学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实施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当前很多小学教育过程中,对课外活动的拓展比较少,往往注重一些实践理论课程的教育,缺乏一些生动形象的课外活动,一般都是进行课堂教育,而且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不高。
2抓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管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提高,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而教学环节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每一环节都对质量的产生和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一)抓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传统教学中,只注意对教学结果的评估,即利用考试的成绩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而忽视了教学过程的好坏,这就导致了教学质量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在教学全过程教出来的,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教学全过程整个环节的管理,以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全过程包括教师备课、上课、辅导、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知识环节等很多部分,其中的一些环节是我们平时容易忽视的,比如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的管理,学校要加强这些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在这些环节中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二)构建教学评价,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管理。对教学评价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只有符合教学实际的评价标准,才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否则,则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降低教学效率。
3管理应该是情智交融的
情智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情智交融,和谐共生,所强调的是重视发展、重视关怀、重视激励。实践中,以情启智,以智治情是情智交融、轻质共生的有效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选择功能、动力功能、疏导功能和信号功能。用情智互动的原理,对教师展开情智共生的培养应注意以下三点:
1)要培养教师的爱生情怀,在爱生中研究学生是一切管理和教学的出发点,没有对学生的热爱,管理和教育就不能成功。教师惟有在热爱学生方面狠下功夫,才能产生出教育的智慧和灵感。足球教练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一个集体中,情感是粘合剂,能增加凝聚力;感性是润滑油,能和谐人际关系;情感是动力源,能促进人奋发向上。因此,我们举办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学习教师的先进事迹,搭建学习演讲,邀请杰出人士来校作报告,千方百计地为管理和爱生与研究学生搭建通道,尽力寻找情智教育的具体结合点。
2)要培养教师的乐业情怀,在乐业中享受生命。传统教育理念是要求教师爱岗敬业。从高层次讲,我们提倡教师乐业,把管理、教育学生当作自己生命中最快乐的事情。能够每天面对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儿童,每天和花朵一般的儿童在一起,使自己永远保持一颗不老的童心,不正是一件十分幸福而快乐的事情吗?我们和天使般的儿童一起学习和生活,使自己永远纯真,永远快乐不正是人生的大幸吗?观念一转天地宽,老师们在关怀儿童,欣赏生活中享受生命的快乐,感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深感教师是天底下最快乐的职业。
3)要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在反思中生成智慧。反思是成熟的标志。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是古代人的反思名言。当今知识爆炸,人心浮燥,我们更应提倡反思,在反思中除浮燥寻规律,在反思中辨得失、出智慧。我们要求教师在日常中要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心急气燥,是否违背规律,是否追求立竿见影。反思自己的课堂,是在教知识,还是在教人;是在展示自我,还是在发展学生;是在关注教案,还是在关注成绩。反思自己的素养,自己的知识结构合理吗?教育观念科学吗?教育艺术高明吗?教育智慧丰富吗?通过反思,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实践,研究,反思,再实践,每人都写下许多感受体验。
4教育教学管理必须重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现阶段提倡的教学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必须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一)良好的教学管理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前提。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两方面:一是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即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完善的人格,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技能,成为人才。这样的人才能够利用手中的技能推动社会进步。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学校必须要确立素质教育的大方向,从这个方面出发去进行教学管理。在教学管理中,管理者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拥有先进的管理观念,深入分析学校所处的环境如何,拥有哪些资源,正确评价学校现在的发展水平,找到学校未来发展的准确定位,找到自己的价值取向、发展策略和基本目标。有了这些管理思想,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一定能更上一个台阶,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奠定基础。
(二)先进的管理办法是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保证。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要有先进的管理方法,这是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保证。所以,在实践中,学校要进行全面的教育,进行创造性、多样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多种层次、多种规格、高素质的人才,探索符合自己学校实际的管理方法,借鉴先进的经验,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最终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是时代的主旋律。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必须要提高教师的管理意识,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教学管理,抓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促进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
作者:吉林省辉南县教师进修学校吉林辉南135100
1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现状
(一)教学方法比较陈旧由于小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有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听不懂的现象,因此,学生遇到一些生僻的知识时往往不能理解,加上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不够,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只是按照教师的讲解,对各种知识等进行简单地学习,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二)师资队伍力量不足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引导,在学习过程中,加强教师能力素养培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小学教师队伍当前还有待壮大和充实,由于当前社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完善,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当前,很多小学的教师都偏向于理论型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教育的普及程度较低。
(三)学校的课外实践活动开展不够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拓展,在教育过程中加强课外活动的拓展,是很多小学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实施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当前很多小学教育过程中,对课外活动的拓展比较少,往往注重一些实践理论课程的教育,缺乏一些生动形象的课外活动,一般都是进行课堂教育,而且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不高。
2抓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管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提高,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而教学环节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每一环节都对质量的产生和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一)抓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传统教学中,只注意对教学结果的评估,即利用考试的成绩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而忽视了教学过程的好坏,这就导致了教学质量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在教学全过程教出来的,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教学全过程整个环节的管理,以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全过程包括教师备课、上课、辅导、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知识环节等很多部分,其中的一些环节是我们平时容易忽视的,比如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的管理,学校要加强这些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在这些环节中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二)构建教学评价,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管理。对教学评价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只有符合教学实际的评价标准,才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否则,则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降低教学效率。
3管理应该是情智交融的
情智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情智交融,和谐共生,所强调的是重视发展、重视关怀、重视激励。实践中,以情启智,以智治情是情智交融、轻质共生的有效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选择功能、动力功能、疏导功能和信号功能。用情智互动的原理,对教师展开情智共生的培养应注意以下三点:
1)要培养教师的爱生情怀,在爱生中研究学生是一切管理和教学的出发点,没有对学生的热爱,管理和教育就不能成功。教师惟有在热爱学生方面狠下功夫,才能产生出教育的智慧和灵感。足球教练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一个集体中,情感是粘合剂,能增加凝聚力;感性是润滑油,能和谐人际关系;情感是动力源,能促进人奋发向上。因此,我们举办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学习教师的先进事迹,搭建学习演讲,邀请杰出人士来校作报告,千方百计地为管理和爱生与研究学生搭建通道,尽力寻找情智教育的具体结合点。
2)要培养教师的乐业情怀,在乐业中享受生命。传统教育理念是要求教师爱岗敬业。从高层次讲,我们提倡教师乐业,把管理、教育学生当作自己生命中最快乐的事情。能够每天面对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儿童,每天和花朵一般的儿童在一起,使自己永远保持一颗不老的童心,不正是一件十分幸福而快乐的事情吗?我们和天使般的儿童一起学习和生活,使自己永远纯真,永远快乐不正是人生的大幸吗?观念一转天地宽,老师们在关怀儿童,欣赏生活中享受生命的快乐,感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深感教师是天底下最快乐的职业。
3)要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在反思中生成智慧。反思是成熟的标志。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是古代人的反思名言。当今知识爆炸,人心浮燥,我们更应提倡反思,在反思中除浮燥寻规律,在反思中辨得失、出智慧。我们要求教师在日常中要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心急气燥,是否违背规律,是否追求立竿见影。反思自己的课堂,是在教知识,还是在教人;是在展示自我,还是在发展学生;是在关注教案,还是在关注成绩。反思自己的素养,自己的知识结构合理吗?教育观念科学吗?教育艺术高明吗?教育智慧丰富吗?通过反思,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实践,研究,反思,再实践,每人都写下许多感受体验。
4教育教学管理必须重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现阶段提倡的教学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必须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一)良好的教学管理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前提。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两方面:一是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即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完善的人格,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技能,成为人才。这样的人才能够利用手中的技能推动社会进步。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学校必须要确立素质教育的大方向,从这个方面出发去进行教学管理。在教学管理中,管理者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拥有先进的管理观念,深入分析学校所处的环境如何,拥有哪些资源,正确评价学校现在的发展水平,找到学校未来发展的准确定位,找到自己的价值取向、发展策略和基本目标。有了这些管理思想,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一定能更上一个台阶,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奠定基础。
(二)先进的管理办法是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保证。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要有先进的管理方法,这是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保证。所以,在实践中,学校要进行全面的教育,进行创造性、多样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多种层次、多种规格、高素质的人才,探索符合自己学校实际的管理方法,借鉴先进的经验,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最终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是时代的主旋律。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必须要提高教师的管理意识,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教学管理,抓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促进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