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是如何被解读的?——基于行为模式化的分析

来源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60214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同一公共政策,不同主体往往有不同的解读.政策制定者的工具型解读将公共政策当作其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具有鲜明政治性,但公共政策存在被异化的风险;政策实施者的操作型解读将公共政策看作其行动的指南,主要着眼于政策的可执行性,但可能会偏离政策目标;政策专家的学理型解读将公共政策看作其专业理论的应用空间,通常带有批判性,但有时会引起政策争议;政策目标团体的益损型解读将公共政策看作对其利益做出的边际调整,体现“收益-成本”理性,但有时带有一定盲从性.尽管不同主体的政策解读存在差异,但在坚持公共利益最大化这一共识的前提下,多元政策解读可相容共存.
其他文献
国家审计在促进金融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金融审计关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目前,国家审计促进金融改革作用机制存在发现、推进、跟踪和评估机制等问题.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促进金融改革的作用,还需要建立与完善国家审计促进金融改革作用的发现机制、推进机制、跟踪机制和评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