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建构主义教学法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linc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是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引入建构主义理论进行高中语文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理解语言课程中的知识精髓。
  【关键词】高中语文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就是建构主义教学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很显然不适应这种动态的教学法。那种老师高高在上、自顾自把整堂课进行下去的无视学生自主行为的教学法,与这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法大相径庭。毋庸置疑,该动态教学法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也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充实地完成学业,增长新知。所以,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可以有效地强化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应该引起重视。
  一、建构主义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即结构主义,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的。皮亚杰认为,是所生存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儿童自己的意识使然,才促成了儿童对身处的这个世界的充分认识和了解。这样的一个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应于具体环境,儿童自身的认知结构是吸收还是改变的过程,也就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不断往复变化中,儿童的认知的结构才能有具体的发展。这便是建构主义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其具体内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1、情境设置。即要顺利完成学业所需要的环境的设置,有利于更好地为学生获得知识提供必备支持,其中包括掌握一定的知识、锻炼必要的生存技能以及增加丰富的社会经验,这些都是围绕着顺应学生个性化的条件而进行的,不单单是纯粹的一个概念。
  2、相互协作。所组成的学习小组可促使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中,个体的成员服从小组整体,小组则对个体进行一定的制约鞭策。
  3、互动交流。可以说是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时重要的方法,鼓励畅所欲言,鼓励正常交流。知识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得以顺利获得,教学任务得以正常完成。
  二、建构主义教学法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
  1、创设想象空间,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创新性思维。语文教学中真正可以体现其乐趣的,是想象力的注人。在想象力的作用之下,学生能够形象化地理解课文内容,把那些单纯的文字化成具体的画面来深人理解、体悟、领会,从而获得无限的趣味。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只是枯燥乏味地简单背诵,就没有趣味的产生,也无法进一步参与到作者所创设的特别情境中以及其所营造的深层次的蕴涵里,这样的语文教学显然与真正的语文教学原则背道而驰。一定要引导学生进人一定的情境中,在课文内容所提示的特有的情境中流连、体会,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以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来获得对课文内容的崭新印象,从而更鲜明地得到艺术的熏陶和历练。像《故都的秋》这篇课文,郁达夫通过自然物—槐树等极其细腻真切的描写,呈现了心理的变化,表达了深挚的情感,读来让人动容。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来指导学生进人其中,充分联想,便可以让学生领略到秋的独特景致,对作者的情感生发出具体的共鸣。
  2、架設沟通桥梁,营造宽松的语文课堂学习环境。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这是提供给师生的一个有益机会,双方可以藉此进行充分交流。在这个时段里,知识的摄人与情感的滋生,同促共进,彼此助益,成为一个很好的互动过程。引导得法,学生会在这个过程里意识到老师的一片苦心,也能充分激发自主性,深人到课文所有的情境中,以及特有的情感氛围中。以致潜移默化,得到升华,进而也就会进人J渝决的学习过程当中,能够保持持续的学习激情。这就是说,语文老师有引导学生进人情境的义务和责任。如何激发学生最大的热情,踊跃投人到和那些衔古接今的中外众多高贵灵魂的深人交流与对话中,投人到对最优秀的民族文化的有益汲取中,是至关重要的。惟其如此,学生的知识积累与思想素养培养才能同步进行,语文教学任务才能完美完成。如,我们讲授《我与地坛》一文,通过具体的教学,我们既可让学生意识到课文里那令人动容的母子之间的深厚情感,又可以领略到作者面对生存困境以及诸多普通人时,生发的对生命的无限联想;而针对《背影》一文,则可以在教学中既渗透父亲对儿子的拳拳爱心,也可以突破这一点,引发学生更深人地探讨与交流……可以做到的有很多,无以穷尽,做老师的,理当尽力引导,给学生丰盈富足的互动机会,让他们在具体的课文情境中体会语文这门功课的无穷魅力。
  三、建构主体参与为主导的高中语文案例体验教学模式
  1、通过案例体验教学模式设计,建构高中语文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建构主义主张“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高中语文体验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也是培育学生语文思维方式、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是一种融入主体参与、“基于问题学习”的知识传播与学习模式。“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
  2、鼓励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激活学生求知欲望。案例体验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根据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通过案例讨论使主体参与案例情景之中,该模式主体参与程度高,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体验语文的具体内涵。在高中语文案例体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善于挖掘素材,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深入探索问题,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帮助他们挑战自我,享受探索的快乐,从而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的理解引向深入。
  3、以合作学习为主要策略,在主体参与中建构知识。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教学是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策略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根据高中语文课程语言性强的特点,教学以师生间多向交流活动为主,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促进学生对高中语文知识的理解,循序渐进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洞察力和分析力,从而形成共享的、学习过程的主动建构。案例式体验教学是经实践证明一种有效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但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并不取决于教师是否选择了该模式,还取决于知识传授者对案例教学模式的理解以及“课程场”的建构,案例教学仅仅是可供选择的教学模式之一,而不是全部。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各有其局限和优长,只有以主体参与程度为标尺,才能衡量出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对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采用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2
根据近几年湖南省安乡县棉花生产中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防灾意识薄弱的现状,从政府科学决策、财政不断投入、农业部门不懈努力、栽培措施不断完善、农民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摘要】随着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对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有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则应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以实际生活为核心,创造独特的教学管理模式。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为例,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模式进行阐述,以期为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提供依据。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 数学教学 创新思想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的变革,创新型教学理念在教学过
【摘要】初中学生处理问题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愿家长、老师干预,有些事情甚至不愿让同学知道,表现出一种“小大人”的特点。他们在人格尊严上有了一定的需求,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关键词】初中学生 教育方式 方式分析  初中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关系着他们能否顺利的走进高中。家长们往往都有这样的疑惑:我的孩子在小学时成绩一直都挺好的,考试都八、九十分,怎
高中数学,作为中学阶段高中生的一门必修课和高考课程,如何教好它,使学生学好它,是摆在广大高中数学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难题。高中生,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都已趋于成熟,从而,自制力相对来说较强,在学习上相对主动。但是,如何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提高教学效率,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现在,本人就把这几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总结,简单地介绍如下:  一、要有具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图像质量和图像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的JPEG标准显得有些不足,因此ISO提出了一个新的JPEG2000标准。论文的主要工作是JPEG2000图像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