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不是想跑就能跑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k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2015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火热开跑。据悉,该活动有10万人报名,其中包括许多长跑爱好者甚至没有运动健身经历的普通市民,主办方不得不采用抽签、摇号的方法随机选取参赛者。然而,在民众热情参与的同时,却频频出现马拉松选手猝死的事件。因此,我们应保持清醒,马拉松,不是想跑就能跑。
  心率过快,易引发心血管系统疾病
  马拉松赛是一项十分艰苦、需要坚强意志力的运动项目。2015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包括全程马拉松 (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 (21.0975公里);10公里跑和健身跑四种比赛项目。
  对于专业马拉松运动员,跑完马拉松全程是一项中、小强度的运动。但对于缺乏系统运动训练的普通百姓,这样的跑步速度就属于大强度运动。年轻的专业马拉松选手,比赛开始阶段心率在150~160次/分,到了比赛后期,其运动心率可达180次/分或更高。而缺乏系统运动训练的人,心率会更高。因此,对于缺乏运动健身经历且存在心血管系统病理性改变而不自知的人,跑马拉松易引发严重心血管系统事件,如猝死等。
  体温升高,易造成内环境紊乱
  马拉松比赛持续时间长,机体产热量明显增加,散热量低于产热量,易导致选手体温急剧升高。有研究发现,优秀的马拉松选手在跑完马拉松全程后,体温可达42℃。体温升高可导致皮肤泌汗量增加,水和钠、钾、钙等多种离子的丢失,破坏机体内环境。
  市民马拉松,怎样跑出精彩
  有运动健身经历的年轻市民,至少应在马拉松比赛前6个月,开始进行系统的长跑训练和超长跑训练。训练可以从跑步距离5千米、速度8千米/小时开始(即38分钟跑完5千米),逐渐增加距离和提高速度,直至训练6个月后跑步距离接近马拉松全程、速度达到10~12千米/小时。
  一、 比赛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
  马拉松比赛的举办时间一般在初春和深秋时节,环境温度一般低于20℃,运动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顺序是先热身,后拉伸,即先进行慢跑活动,感到微微出汗时,可以做一系列的拉伸练习。准备活动可以提高骨骼肌温度,提高肌细胞内代谢酶活性,有利于运动过程中能量供应的及时与充分,尤其有利于有氧氧化供能系统能力及时提高,可以明显缩短进入运动状态的时间,提早进入稳定状态。
  二、 比赛中严格控制速度
  运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速度,尤其是马拉松比赛开始阶段,由于运动场面容易引起兴奋,切记不能随意跟在他人后面狂奔。比赛开始后3~5分钟,会产生一种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肌肉酸痛的感觉,称为极点。继续坚持几分钟后这些感觉就会逐渐消失,机体开始进入稳定状态。一旦机体进入稳定状态,应该保持匀速,不要随意超越他人。因为任何在稳定状态下的速度加快,都可以引发部分无氧供能系统参与供能,造成乳酸堆积,进而使后面长时间的运动无法进行,不得不中止运动。
  三、 比赛中需少量多次饮水
  马拉松比赛每5千米设有供水站,分为饮用水和淋身降温水两种。切忌运动前大量饮水,因为过多的水进入体内,短时间内就会使尿量增加。比赛过程中也应该少量多次饮水。
  四、 比赛后不能立即停止运动
  马拉松比赛基本上没有明显的冲刺阶段,运动成绩的提高主要依靠途中匀速运动的维持。跑完马拉松全程后应继续慢跑几分钟(不能立即停止运动),然后做放松练习,最后做一些拉伸练习。
  TIPS
  1. “全马”主力:身体健康、有长跑训练经历及参赛经验的年轻人。
  2. 中老年人,尤其是60周岁以上、有规律健身运动者,可以参加5千米或10千米健身跑。
  3. 患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度以上肥胖症、肿瘤、肝肾疾病等患者,可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参加如快走、广场舞、太极拳、新编五禽戏等运动量较小的运动健身项目,严禁参加全程或半程马拉松比赛。
  4. 年龄在40周岁以上,缺乏健身运动经历,肥胖或超重者,在参加马拉松比赛或长跑训练前,必须进行运动风险评估,以确保自身的运动安全,证实不存在运动限制性疾病后才可参与。
  陈文鹤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运动训练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基础,从事运动训练生物学监控和运动减肥工作。
  运动风险评估咨询:周三下午1:00~4:30
其他文献
生老病死,人之常态。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却很少关注守护你健康的医护人员。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人认为:护士只是一群会打针、输液、写单子的小姑娘,不被患者、家属,甚至是自己的家人理解。可是你知道吗?这群 “白衣天使”的手中拿的不只是注射器,她们的工作也远超你的想象。  今天,在疾病面前与她们并肩作战的我,想用镜头代替眼睛,观察她们的双手。  普通老百姓总觉得她们只是会用注射器打针的小姑娘,其实
专家简介  王国民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原副院长。现任复旦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泌尿男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学会副理事长等。擅长泌尿系统肿瘤、尿石症、前列腺疾病及男性科疾病诊治,致力于微创内镜技术的应用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特需门
“中山标准”:肺功能检查更规范  肺功能检查是评价患者呼吸生理功能的常用措施,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等)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手术耐受性评估,职业病研究,劳动能力鉴定,高原旅行评估及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患者正常呼吸、用力吸气或呼气等动作的评估,以及气体成分分析,可明确其是否存在通气、换气功能障碍,障碍的类型与程度,并判断呼吸功能损害是否可逆
高血压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会引发中风、冠心病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但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降压药逐步普及,绝大部分高血压均可在正规诊治后保持在平稳状态。常用的降压药分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扩张剂以及其他一些药物。其中,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维拉帕米等,因其疗效可靠、性价比高,广泛应用于高血压人群中。  不过,值得注
作为“健康上海”指定杂志合作媒体,2016年,《大众医学》将继续开设“健康城市知识讲堂”栏目,当好读者的健康生活参谋。为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积极推动上海市无烟立法进程,创建无烟健康环境,鼓励公务人员带头戒烟,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2015年度上海市公务人员戒烟大赛”近日正式启动,参赛者可得到戒烟专业指导。烟瘾是病吗?戒烟难不难?怎样才能成功
微创腔内修复是近十年来出现的一种治疗动脉瘤的新技术。对于普通的病变,医生只要将带有人工血管膜的金属支架(人工血管内支架)植入血管腔内,固定在瘤体两端健康的血管壁上,就像在病变血管内架设了一座密封的桥,使血流经支架流向远端,不再冲击瘤壁。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腔内修复技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不过,进行腔内修复有一个必要条件,即在病变血管的两端分别要有至少2厘米的健康血管作为支架的固定区域,否则“桥
随着手机的普及,人们开车时不专心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有调查显示,68%的司机有过开车打电话的行为。分心驾驶是指驾驶时注意力指向与正常驾驶不相关的活动,从而导致驾驶操作能力下降的现象。因驾驶人视线偏离或分心产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是引发交通事故的常见且重要的原因,尤其在追尾碰撞事故中。另外,在高速公路上浏览手机,安全隐患将成倍增加。据了解,“分心驾驶”的危害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连年递增。
去年年末,国内连续发生数起青年人突然死亡事件,引起民众的广泛关注。此类事件为何会发生,如何预防类似事件重演?听听专家的说法。  远离“猝死” 牢记6句话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教授 张凤如  所谓“猝死”,是指出乎意料地突然死亡。世界医学卫生组织(WHO)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的死亡,称为猝死。猝死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心源性猝死,一类是非心源性猝死。  80%以上猝死为“心源性”  
门诊中,每天因为男性不育前来就诊的患者很多。而改善精液精子质量,是治疗男性不育的重要一环。但是,患者对此项重要治疗还存在错误的观念,并因此影响到了不育的正确治疗。  误区1:不注意生活习惯  实例  因为不能生育,陈先生先后检查精液多次,质量都不是太好,于是决定接受药物治疗。他满怀信心服药,并希望“药到病除”。而且,他认为既然自己服了药,生活上就不需要注意那么多了。于是,熬夜打麻将、与朋友一起聚餐
在《大众医学》组建的“中药园”微友会(微信粉丝群)中,来自五湖四海的“中药粉”带着对传统中医药的热情和好奇,探索着身边的中草药“宝贝”,他们晒出自己发掘的中草药与会中微友分享、向会中专家讨教。  你的家里、庭院里或许也有这样的中草药。当你拥有基本的中草药鉴别知识以及探索精神,就能发现不少身边的“宝贝”,将它们制成简单药方,用以保健防病;或区分不同中草药间的区别,以防用错药;或找到大自然带给你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