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宇宙中的天体基本都是球体?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wa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地间有很多非常规则的球形事物,但大都是人造物,比如足球、乒乓球、玻璃珠,而自然形成的规则球形物则少之又少。但通过与天文相关的影像资料我们不难发现,宇宙中的星球,似乎都是圆溜溜的球形,这究竟是巧合,还是“神秘力量”的有意为之?
  其实,之所以宇宙中的恒星、行星和卫星几乎大都呈球形,确实是某种“力量”导致的,而这种力量并不神秘,它便是我们随处可见的重力!
  由于重力会试图把所有物质都拉向引力的中心,所以物体质量越大,引力场就越强,物体中的所有原子都会向引力中心靠近,除非被外力所阻挡。当物体内部的所有物质都尽可能靠近引力中心,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个物体会成为一个球形。假设在一个不受任何外力干扰的环境中,放入一个水滴,那么最终这个水滴将达到最佳的平衡点,变成一个完美的球形。
  当我们在建造一栋高楼的时候,为了防止它倒塌,需要非常坚固的地基来对抗引力作用,否则重量将会把高楼“拉下来”。假设一颗行星在诞生之初是一个立方体,我们可以把立方体的各个角看作是上万千米的“高层建筑"由于没有任何地基支撑这些高层建筑”,所以重力将会把它们拉向行星内部的引力中心,最终立方体的行星就变成了球体行星。
  尽管大多数星星都是圆球,但宇宙中数量庞大、飞来飞去的小行星、陨石,却大多并非球形,而是和地球上的大石头一样千奇百怪,这是因为这些小型天体体积和质量太小,导致它们的引力不够大,不足以克服其物质机械强度,所以自然无法形成球体。
  此外,尽管大型天体都能自己把自己尽量变成球形,但由于它们大多数都沿着轴在自转,所以这些天体实际上也不算最完美的球体。快速自转会使这此天体两极的位置变平、赤道变宽,所以会逐渐成为一个扁球體,比如地球就是这样。
  木星则更扁,因为它比地球转得还快,自转一圈仅仅需要9.9小时。
  而太阳由于自转非常慢,所以太阳几乎是一个完美的球体,比地球和木星圆得多!然而有的恒星转得就非常迅速,如蜘蛛星云中的巨大恒星VFTS102,自转达到了太阳的100倍,其向心力克服了引力作用,最终成为了一个非常扁的巨大球体。
  此外,一般而言球体的势能最小、最稳定,是物体形状中表面积最小的形状,不会因为势能而飞散开去!如果一个物体不是球体,那其表面隆起的地方,势能就比较大,极度不稳定。假设宇宙中出现了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天体,那么在运动中,其自身各处受到的势能强度也就不同,隆起的地方就会脱离,再因为引力填充到凹处,慢慢的,这个星体最终也会成为近似球体的形状。
  总而言之,宇宙中,只有球体才符合最小势能的自然规律,因为只有这样,它们才能更稳定,从而长时间在宇宙中存在下去,否则只会被宇宙淘汰,再加上自身重力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宇宙中长期存在的天体,最终都会把自己变成一个球的原因!
其他文献
编者按:自6月起,在超强厄尔尼诺影响下,荆楚大地遭遇数轮强降雨袭击,呈现降水雨量大、覆盖范围广、间隔时间短、汛情来势猛的特点,刷新湖北史上多个记录。一时间,武汉、黄冈、黄石、咸宁、宜昌、荆州、恩施、随州、鄂州、孝感、天门……全省大部地区纷纷告急。但是,超乎寻常的大雨大水,却没有造成灾难,省内长江干堤、汉江干堤保持稳固,高水位运行的部分河流、水库、湖泊情况平稳,社会秩序井然,受灾群众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明代学者董养性天资聪颖,年少时却不爱读书。一位长辈劝他好好读书,不要荒废了大好时光,他却说:“人生当好好计划,读书不急。”长辈就带他来到一家铁匠铺。董养性一时来了兴致,也想上手试试。他向铁匠师傅要具体的图样和方案。铁匠师傅说:“打铁哪有图样?俗话说,‘铁匠没样,边打边像!’”董养性不解,“没有图样,如何下手?”铁匠师傅也不说话,他从炉火中取出烧红的铁料,开始用锤子敲打,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会
这些古色古香、制作考究的线装书并非古籍,而是武汉大学选修课《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一项作业。这些古书册子都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内容也由学生运用版本、目录学知识等自行编撰,总共需要裁纸、画界栏、设计、誊写、穿纸捻子等二十道工序。布置这项作业是李寒光老师出于对现实的考量。一方面,他深感当下影视剧、广告里的古书错误百出;另一方面,他发现学生论文中引用的不少参考文献较为边缘、混乱。他希望能通过制作古書册子来
七月的荆楚大地,遭遇了洪水与高温的前后夹击。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6轮强降雨轮番来袭,全省13个市(州、直管市)53个县(市、区)2264万多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已达543亿多元。长江告急!汉水告急!河流湖泊水库全面告急!灾情就是命令!抗洪抢险的战场,就是检验各级党组织战斗力和广大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的考场!大灾面前,我们欣慰地看到,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
【摘 要】数学课中应用实验教学既生动有趣,又易形成悬念,它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生活化、实践化,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得课堂学习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它引导学生追根求源探索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数学实验 再创造 猜想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小学生学习数学,感觉往往是单调乏味的,特别是对概念的理解
城里的生活简单乏味,我不是刷微博,登QQ,聊微信,就是与不同科目战斗,真是让人不知今夕是何年。  野外的春,漫山遍野的花儿竞相开放:映山红染红了山峦,桃花、杏花、梨花,红如霞,粉似烟,白若雪;淡淡花香随风而来,里头带着甜味儿。夏夜仰望星空,大熊星座,小熊星座,北斗星……谁是今夜最璀璨的那颗星?带着灯笼的萤火虫在田野自由地飞翔,听着独唱、合唱的青蛙的歌声,渐入甜美梦乡。层林尽染的枫树林在沙沙秋风里与
摘要:“把心交给读者”是巴金一生尤其是晚年写作的起点和最后归宿,是他创作生活最传神最真实最本质的写照。巴金用剩余的全部生命写的五卷本大书《随想录》,有着历史的沉重、“时代的苍凉”、情绪的悲怆,有着烈火般内在灼烧心灵的力量,全书的核心思想就是讲真话,他坚持把内心的郁结的真话,倾诉给读者和他生活的世界。巴金是一个大时代激流的中流砥柱,为我们提供了指向未来思考的源源不竭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巴金;读者
【1899年】  “往往在更深人定之时,他就可以如嗜毒者那般独自享用私密的乐趣,食龟,静聆龟语,暗自为熟识者卜,以验证这一门神秘的方术。刻画甲骨文,追上古之体验……”——黄锦树《鱼骸》  1899年夏天——传说就是这么开始的——王懿荣(1845—1900),一位清朝官员,购买了一味包含“龙骨”的汤剂药材,用以治疗疟疾。出于好奇,他检视这一传统中药方的神秘原料时,惊讶地发现即将被磨制成药剂的古代骨骸
幼时住在奶奶家,那儿有一条很深很深的巷子。曾记得阴天雨点在低檐上荡几个弯溅落于布着青苔的石板;曾记得浓阴晕开了阳光散在整个小巷;曾记得巷子深处一棵槐花年年素白飘香;曾记得总有几段低沉厚重的长歌在小巷回响。  巷子深处住着一个老雕刻师傅,听老人们说他刻了一辈子了,技术一年比一年精却从未涨过价。人们都叫他陶师傅,不过,我更愿意称他为艺术家或是歌者。  小时候最爱去陶爷爷家看他雕章刻瓦,看他眉头轻敛,神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师的初心与使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唯有了解“立德树人”的思想来源、深刻内涵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师职责与使命。“立德树人”的思想来源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中共历代领导人的教育思想。深刻理解“立德”与“树人”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践行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才能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