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氯吡格雷抵抗与P-选择素(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PAC-1)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病人120例,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氯吡格雷抵抗分为反应性正常组(91例)和抵抗组(29例).收集两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既往病史、血常规、血脂、凝血功能、血小板、药物支架情况等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服药前CD62P、PAC-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
【机 构】
: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19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氯吡格雷抵抗与P-选择素(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PAC-1)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病人120例,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氯吡格雷抵抗分为反应性正常组(91例)和抵抗组(29例).收集两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既往病史、血常规、血脂、凝血功能、血小板、药物支架情况等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服药前CD62P、PAC-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多因素综合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62P、PAC-1对氯吡格雷抵抗的预测价值.结果 抵抗组血小板平均体积高于反应性正常组,抵抗组血小板压积、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低于反应性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服药前,抵抗组CD62P、PAC-1水平均高于反应性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62P[OR=1.318,95%CI(1.056,1.645)]、PAC-1[OR=1.608,95%CI(1.043,2.480)]是影响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行PCI术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将CD62P、PAC-1分别作为协变量X1、X2,得出联合检测因子模型表达式为:Logit(P)=-9.537+0.276X1+0.475X2.多因素综合预测模型的最佳临界值为0.417,灵敏度为92.66%,特异度为81.71%,曲线下面积为0.847.结论 CD62P、PAC-1是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PCI术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预测病人发生氯吡格雷抵抗,但构建多因素综合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更高.
其他文献
代谢综合征是由一组心血管危险因素构成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心外膜脂肪组织是位于心肌和心包脏层之间的内脏脂肪组织,是一种具有较强代谢活性且异常活跃的内分泌组织.综述心外膜脂肪组织与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进展.
目的 观察Pitx2对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心肌细胞H9c2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缺氧处理)、Vector组(转染阴性对照载体,缺氧处理)、Pitx2组(转染Pitx2过表达载体,缺氧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测定细胞Pitx2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四唑盐(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C-Caspase-3、C-Caspase-12和C/EBP同源蛋白(CHOP)表达变化.将CHO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是一种由水通道蛋白-4抗体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自身免疫性脱髓鞘性疾病,以视神经炎和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从靶点、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综述靶向B细胞耗竭药物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研究进展,以期指导临床应用靶向B细胞耗竭药物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高血压阴虚阳亢证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例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为阴虚阳亢证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耳穴、中药封包等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血压、血压达标时间及中医证候积分,同时观察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血压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3.5%,
目的 观察决渎汤合真武汤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阳虚水泛型慢性心肾综合征病人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决渎汤合真武汤配方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B型钠尿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