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zhu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水稻种植技术方面也有了重大的突破,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渐渐普及到了全国各个地区,有效地缓解了我国粮食缺乏的问题。但从目前我国水稻种植情况来看,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水稻种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主要的表现为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病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本文主要讨论了水稻抗病能力的重要意义,以及对水稻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种类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稻种植;抗病技术;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7.041
  目前,我国在农业方面一项重要的课题就是粮食供给问题。随着水稻在缓解我国粮食缺乏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所以对水稻种植方面的抗病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保障。在农业发展中水稻所占据的地位很高,在进行水稻种植时务必要做好水稻抗病管理工作,并采用合理的抗病技术保证水稻的产量,使农民的收入得到提升。
  1水稻的抗病能力对水稻生长的重要意义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运用水稻抗病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水稻抵抗各种病毒的能力,还能使得水稻健康成长,同时,水稻抗病技术能够保证水稻拥有高产量,采用抗病技术和水稻培育技术的相结合是目前很多水稻种植的趋势。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一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或者对水稻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有效的控制,水稻的病害将会随之扩大,也将会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会有所降低,因此,农业部门必须要在研究水稻抗病技术上加以重视。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有关的农业部门在水稻种植研究方面已经做了很大工作,并且也研发了多种先进的技术,其中抗病技术是其中一种。
  2水稻优选及种植过程中的抗病技术
  为了能够保证水稻在生长过程中种植抗病研究工作能够不断进行,就要把水稻的生长发育分为几个特殊时期分别进行研究。在水稻种子选择时,要对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全方面考虑,虽然在我国很多地区都种植水稻,但是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有所差异,水稻也会受到不同程度上的灾害,所以,根据地形的特点来对水稻的种子选择至关重要。不同地区的水稻种子的选取要结合本地区自身气候特点来进行,在选择适合的水稻种子之后,再对种子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用药剂进行浸种,以提高抗病能力。在进行种子培育时,通过运用杂交方式使种子拥有良好的抗病性,以提高水稻产量。
  3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种类以及预防措施
  从目前我国的水稻种植情况可以看出,水稻病害中的水稻纹枯病与稻瘟病最为常见,并且这两种病害对水稻的产量影响巨大,因此,做好对这两种病害的研究对提高水稻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3.1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中常见的真菌病害,又名花脚干、烂脚干,一旦水稻患上该种病,产量则会大大降低。水稻纹枯病主要为害处在叶片与茎秆上,当水稻刚要患有纹枯病时,在贴近水面的叶片与茎秆上会出现椭圆形的斑块,当水稻的叶子生长时这些斑点也会随之增长,最终这些斑点将变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当水稻患有纹枯病之后,病斑上就会渐渐的出现白色菌丝,然后白色菌丝变成褐色的菌核,通过对水稻纹枯病的起发原因分析后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在种植水稻时氮肥的施加量过大,或者水稻的种植密度过大,都会导致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所以要想避免水稻产生纹枯病,就需要对稻田进行科学的管理,在进行种植前要先捞出水稻中的漂浮物,从而降低纹枯病的发生概率。合理的安排水稻的种植密度,不但保证水稻的产量,而且要想防止纹枯病的发生,还要在施肥时期对施肥量进行有效、合理的把握。
  3.2稻瘟病
  稻瘟病又名火烧瘟、掐颈瘟,如果水稻患有了稻瘟病,水稻的产量将会大大降低,当稻瘟病发生严重时,水稻的产量会下降更多。稻瘟病根据受害部位和受害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叶瘟、节瘟、苗瘟以及穗颈瘟,其中节瘟与穗颈瘟对水稻的为害最为严重。穗颈瘟主要发生的时期是在水稻抽穗时,主要特征是水稻稻穗上出现褐色的斑点,并且斑点会随水稻的生长而不断扩大并且颜色加深,最终导致水稻不勾头。节瘟的主要特征是穗颈处有褐色的小斑点,发生严重时会导致稻节发生断裂或者发黑,最终产生枯白穗。水稻产生稻瘟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稻没有受到长时间的太阳辐射,并且空气湿度较高。预防稻瘟病,做好水稻育苗时期的抗病处理工作必不可少,可以运用特殊药水进行育苗浸泡,在水稻生长之前使之抗病性得以提升,然后在水稻栽培时期把准备工作做好,可以通过运用旱地育秧的方法。在施加氮肥时合理的掌握施肥量,一旦发现有稻瘟病症状的出现应立即采取药物防治。
  4结语
  水稻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在水稻种植方面不断研究新技术,使水稻的产量有所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粮食缺乏的问题。然而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最为典型的问题就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病害问题,为了使我国这一人口大国的粮食问题得到解决,必须要在水稻病害防治问题上加强重视。虽然,目前水稻的病害问题对水稻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农业工作者们对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的大力研究,并且不断努力,结合新的科技技术,水稻的病害问题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妥善的处理,水稻的质量与水稻的产量也将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简介:董辉,大专学历,勤得利农场第七管理区,技术员,研究方向:农技推广。
其他文献
摘要:杂交大豆5号是吉林省农业科院大豆所育成, 其平均公顷产量在3227.6公斤以上,适合在桦甸市晚熟区域种植。杂交大豆5号的种植,只要做好整地保证出苗,适时化控防止倒伏,就可以获得较好的产量。  关键词:杂交大豆5号;栽培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
摘要:气候条件的变化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有重大的影响。农业气象服务是对一些主要的气象数据进行测量、采集、汇总,然后依据这些数据变化对未来的气象走势进行预测。人们根据气象服务安排生活和生产,对恶劣天气及气象灾害能够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因天气变化带来的损失。本文针对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问题;对策;气象灾害  中图分类号
唇癌90%-95%发生在下唇红缘部,男性患者居多,男女之比为7:1。高发年龄为50-70岁。唇癌绝大多数为高分化之鳞状细胞癌,预后较好,一般5年生存率为70%以上。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摘要:玉米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耕作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就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或秋季保留玉米根茬固土,减少土壤遭受风蚀、水蚀,提高抗旱能力和土壤肥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玉米免耕播种是保护性耕作的关键环节。利用玉米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地完成侧深施肥、清理种床秸秆、整理种床单粒播种,覆土、重镇压等工序。  关键词: 保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7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重组人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