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54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长期积累和沉淀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应该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方法,以加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素养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131
   现在的教学活动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不仅反映了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新诉求,也体现了时代对当今学生的高要求,要求学校培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审美情趣的时代新人。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核心素养的培育,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让数学真正渗透进生活中。
   一、当前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化教学,数学课套用模板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越来越模式化、套路化。作为在高考中占比较大的科目之一,很多家长和教师总是想着从娃娃抓起,灌输紧张思想。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按照教师规划的学习套路学习、练题,在庞杂的题海战术中浮沉。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一切从考纲出发,要考什么就教什么,不思考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知识的连贯性,一切向分数看齐,只要班级平均分上去了,教学成果就是成功的。
   (二)学“死知识”,学生思维得不到锻炼
   大多数学生都习惯了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每次上课都像嗷嗷待哺的雏鸟,等着教师把知识装进他们脑子里。大多数人学习的依据就是考试要不要考,教师讲的就是要学的,课堂之外的就是不考试、不用学的。抱着这种心态来学习泯灭了小学生爱问的天性。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会自己去思考,因此数学学习思维就有所欠缺,数学学习要求的核心素养就有所缺失。要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到学生的思维,就应该让学生自主思考,由“师本位”转换为“生本位”。
   (三)繁重的作业和上不完的补习班,泯灭了孩子的天性
   现在社会的激烈竞争导致很多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戴上了厚重的枷锁。每天应付学校里面写不完的作业和考不完的试,周末又在各个补习班之间辗转流连,已经分不出更多的精力来进行自主学习。大部分孩子被训练的像是个学习机器,连自身的情绪都不由自己控制的时候,学科素养、综合素养这种缥缈的定义在他们的培养过程中更没有话语权。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和小学数学知识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将服务于生活。一切数学问题的情境都不是凭空捏造的,应该是来自于真实生活。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多联系生活,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教学巧妙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而且把数学和生活有效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数学真正在学生脑海中“活”起来,不再是一堆死板的符号;也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数学思维的大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让学生真正学有所用,利用自己在数学课堂上的所学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科素养更加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学生应该及时培养应用数学的思维解决各种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可以将整节课程创设在一个情境中,把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串联起来,在同一个情境中发生。零零散散、情境不一的问题很容易让学生明白所有的题目创设都是让他们做题的“圈套”,就不愿意解答,疲于应对。但是同一情境中的不同问题则很容易让人深陷其中,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背景的了解,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提高课堂互动的趣味性。
   (三)锻炼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数学是一门考验思维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对数学不断探索,逐渐形成数学思维意识,不能一味依靠参考答案。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很多的题型也有多种解法,教师在平时做题过程中不要給学生的思维设限制,不要告诉学生所谓的最简解法、简便方法,而是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实践,探索更多可能。在平时布置作业时,也不要因为思考题较难就直接掠过,要多多鼓励学生动脑,举一反三,有效运用创新思维,让学生自主动脑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大限度的开发。
   (四)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提升学生推理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会发现,不论一个知识点讲得多么详细和认真,都会有学生不了解、不明白。这其实是因为学生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只顾记忆最后的结论而忽略了其“所以然”。未掌握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就算明白了结论,在实际应用中也不会使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帮助学生明白知识产生的过程,明白每个结论都从何而来。在教授新课时,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引导学生自己推理,不再一味灌输新知识,而是针对新的知识点提出问题,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完成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让学生亲自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当学生掌握该结论后立刻举一反三,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练手,加强巩固知识点。在探索推理知识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五)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来做课堂的主角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通常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全程处于被迫接受知识点的状态,课堂上没有活力,麻木不堪,只知道死板地记笔记、做练习,不会自己动脑过多的思考。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适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来做课堂主角。可以采用“小老师”的形式让学生来给同学们讲题,让学生来思考应该怎样讲解同学们才能明白。在试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把知识点过一遍,增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以此达到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促进学科素养的培养。
   三、结束语
   数学核心素养是信息时代下为了应对时代挑战对学生和教提出的较高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及时改进教学方式,不断努力,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培养其更优秀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也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努力提升自己,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仁.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究[J].学周刊,2021(12):31-32.
   [2]徐冬梅.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读写算,2021(05):163-16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音乐的学习中,聆听是重要的学习基础,也是学生接触音乐和感受音乐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在音乐课上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等情况,真正静下心来聆听的学生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音乐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聆听意识。  【关键词】小学音乐 音乐课堂 聆听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
摘 要:为深入了解蚯蚓粪对草莓产量、品质的影响效果,以‘红颜’草莓为供试材料,以蚯蚓粪与基质(蛭石∶草炭∶珍珠岩=1∶1∶1)为培养介质,设置5个不同的蚯蚓粪和基质(V/V)配比处理,分别为0∶4,1∶3,2∶2,3∶1,4∶0,研究了日光温室中上述5种不同配比复合基质栽培对草莓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V/V配比为2∶2时,地上地下部分的鲜质量、干质量、单株产量、叶绿素相对含量、可溶性糖
【摘 要】有效拓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文本为载体,以发展思维和提高语文素养为目标而进行适当的迁移延伸。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并逐步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堂 阅读教学 有效拓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
摘 要:為探明新疆伽师瓜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发育期和产量的影响,选取喀什地区伽师县1981—2019年气温、降水、日照和发育期及产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测、气候倾向率和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分析伽师瓜生育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结果表明,近39年来,伽师瓜生育期平均气温和≥10℃积温明显增加,降水和日照时数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平均气温在2000年发生突变,突变后上升了1.0 ℃
【摘 要】由于我国疆土辽阔,不同地区的情况不同,采用统一的教材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势在必行。借助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进行相应课程类型的选择,采取“走班教学”的形式,不但使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提高,同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能够满足,有助于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新高考 校本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 物理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本研究建立了豇豆中噁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HPFMPA、HFMPA、6-CBO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方法。采用乙腈提取,PSA净化,UPLC-MS/MS在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下测定,外标-标准曲线法定量方法。结果表明,豇豆中添加噁唑酰草胺、HPFMPA、HFMPA、6-CBO浓度水平为0.005 ~1.000 mg·kg-1,平均回收率在75%~
摘 要:“新农科”建设要求培育卓越农林人才,根本目标是培养多学科背景、复合型、应用型的新型农林人才。微生物学是高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动手及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与平台。纵观整个教学过程,高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着教学实效性,如教师授课的方式过于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对培养人才的目标有所差距。因此,本研究对高校微生物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线上
【摘 要】为了全面提高新时期幼儿园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加强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本文通过开展幼儿教学实践研究,总结了幼儿教学中幼儿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探索了具体的培养措施,希望借此全面提高幼儿综合水平。  【关键词】幼儿教学 安全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115   在幼儿安全意识培养过程中,教
摘 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思想教育,强调在进行专业教学时,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真正落实“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育人目标。针对农林高校林学类核心课程森林昆虫学的教学特点,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治教育和职业理想信念方面挖掘思政元素;并对课程思政点与教学内容的融合提出一些设想,从而引导林学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提升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