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评价生物质果胶碱化改性在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方面的吸附性能,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纯化豆腐柴叶中天然果胶,并通过碱化作用,制备新型生物质果胶吸附材料,同时对水溶液中重金属铜离子进行吸附试验,考察其吸附率和单位吸附量.然后,通过分析新型生物质果胶吸附材料组分半乳糖醛酸含量及酯化度,探讨其吸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天然果胶在pH 9的环境中碱化作用30 min时,可获得具有高效吸附水体中铜离子的新型生物质果胶吸附材料,其吸附率和单位吸附量分别达到89.6%(0.10 g)和105 mg/g(0.02 g).另外
【机 构】
:
铜仁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铜仁市中药民族药现代化研究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 铜仁 5543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评价生物质果胶碱化改性在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方面的吸附性能,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纯化豆腐柴叶中天然果胶,并通过碱化作用,制备新型生物质果胶吸附材料,同时对水溶液中重金属铜离子进行吸附试验,考察其吸附率和单位吸附量.然后,通过分析新型生物质果胶吸附材料组分半乳糖醛酸含量及酯化度,探讨其吸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天然果胶在pH 9的环境中碱化作用30 min时,可获得具有高效吸附水体中铜离子的新型生物质果胶吸附材料,其吸附率和单位吸附量分别达到89.6%(0.10 g)和105 mg/g(0.02 g).另外,在果胶组分半乳糖醛酸含量和酯化度分析方面,果胶碱化作用未造成半乳糖醛酸分子的丢失,但可促使果胶中羧酸酯的水解,形成对应的羧酸钠盐,提升对水体铜离子的吸附性能.
其他文献
探讨项目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效果.采用整群抽样法,在学院2020级高职护理专业所有教学班中随机抽取两个班共102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一个班为实验组,采用项目教学模式开展护理教学,另一个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基础护理带教模式,分析比较两组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结果发现,实验组实践操作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项目教学法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使护生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在基础护理实践教学课程中具有可行性.
从沉香中筛选潜在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成分,指导以沉香小分子作为SARS-CoV-2潜在阻断剂和抑制剂药物的研发.根据沉香已知的化学成分,采用分子对接的方法,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SARS-CoV-2的3CL水解酶(3CLpro)为靶标,通过结合打分值以及与靶蛋白受体的相互作用模式,获得沉香中具有潜在抗SARS-CoV-2活性的化学成分.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共有6种化学成分可作为ACE2结合阻断剂,有4种化学成分可作为3CLpro抑制剂,且均为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主要作用方式为氢键、
以悬钩子属植物托盘根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托盘根中总多酚.通过对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4种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在单因素实验结果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其最佳提取工艺,并对托盘根总多酚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托盘根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超声温度80℃、超声时间50 min、料液比1:40 g/mL.在此条件下托盘根总多酚提取率为26.16%.托盘根总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0069和0.346 mg/mL,表明托盘根总多酚具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