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路径与实践剖析——来自西安市21个村庄的调研

来源 :农业现代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xj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步骤.基于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视角,以陕西省西安市21个改革试点村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路径推进流程的基础上,分析其在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管理和新经济组织组建过程的差异,探讨适应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改革路径.结果表明,样本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推进流程相同,但非贫困村借助之前参与的村企合作计划优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呈现“主动对接、企业参与”的特征,贫困村则呈现“政府引导、稳健发展”的特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不仅仅需要政府的推动,更需要借助企业资金与技术注入的外部优势,以及参与改革的村庄积极寻找盘活自身农业资源的途径,发挥自身的内部优势.为此,提出政府搭建公共平台、村庄盘活自身农业资源,创新发展集体经济,联合社会资本与技术,优化新经济组织管理结构等建议.
其他文献
运用1978—2016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探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化和水稻生产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在多维要素框架下实证分析了
农作物收入保险能够对因产量降低、价格下跌或产量与价格共同变化所引致的收入损失提供补偿,因而成为国际农业保险产品发展的方向.美国农作物收入保险运作已经相当成熟,对中
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背景下,系统评估沿线国家农业投资风险,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又好又稳地“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风险管理理论,从政治、经济与市场、社会、行
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建立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关联网络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整体特征、局部特征和个体特征三个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相当严重,由此衍生的养老问题将面临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将更加突出和严峻.基于2019年陕西省6个县区农村老年人的实地调查数据,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