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钴原料粒度对钴粉形貌影响的研究

来源 :硬质合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qus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别以4种费氏粒度的碳酸钴为原料,通过煅烧分解-氢气还原工艺制备钴粉.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度分析仪和松装密度仪表征相应粉末特征,研究了钴粉制备过程中各阶段产物形貌差异及产生机理.结果 表明:煅烧后的氧化钴基本继承了碳酸钴的形貌特征;氢气还原后得到的钴粉,形貌和颗粒尺寸受碳酸钴形貌特征影响很大,通过控制碳酸钴的形貌特征可以控制钴粉的形貌和颗粒尺寸.氢还原法制备钴粉的形貌由“固—气多相界面化学反应”和“固相烧结反应”机制共同作用,固-气多相界面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会破坏氧化钴原有的形貌,制得的钴粉继承了氧化钴的形貌特征;界面化学反应完成后,生成的钴粉会继续发生固相烧结反应,使钴粉的形貌进一步复杂化,通过控制前驱体原料及固相烧结工艺可控制钴粉形貌及粒度等物理性能.
其他文献
渗碳轴承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高疲劳寿命的特点,常用于有大冲击载荷的工况,不同的热处理工艺使其产生不同的微观组织,对渗碳层组织和材料力学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渗碳轴承钢由表面至心部渗碳层碳浓度处于连续变化状态,同时心部组织与渗碳层组织之间还存在力学性能匹配问题,通过热处理工艺参数的合理搭配使渗碳层组织和基体组织的匹配性达到最优组合,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研究过程.而且,渗碳轴承钢在渗碳及后续热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组织缺陷,如网状碳化物、表面脱碳、残余奥氏体过多等,也增加了渗碳轴承钢热处理的难度.通过对渗碳轴承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