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的德育作用思考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s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点,在众多的教育途径当中,美育通过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来感染人、打动人,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教育目标,对德育的贡献尤为显著。本文将以美育的一个分支——音乐教育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其在德育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希望能够为德育事业的发展献上绵薄之力。
  【关键词】德育教育 音乐教育 德育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包括了其发现美、感受美和欣赏美等多层次的能力,它是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的重要指标,因而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德育教育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音乐教育强调通过受教育者全身心的活动来感知音乐的美感,受到音乐的熏陶,从而达到提高受教育者审美情趣的目的。比如,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人的身体会随着曲子的节奏进行有规律的律动,有的人会用手或脚打节拍,有的人头部会跟着音乐轻轻摇摆,这就是音乐唤醒人的律动本能的最直接表现。因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本能,将学生的听觉、视觉和运动觉等多种感觉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协调肢体和音乐节奏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让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更细腻、更敏锐,学会欣赏音乐。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具体又生动地掌握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又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有助于塑造和完善学生人格
  “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这一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期,亟需家长、教师和社会的良性引导,为其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提供温床。就音乐教育在这方面的运用优势来讲,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1)美的音乐能够唤醒人内心的光明和善良的一面,帮助学生超越自我的狭隘性;(2)欣赏音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抽象思维在理智的控制之下与具体思维相结合的过程,学生会吸取音乐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和精神,得到教育。比如在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学生就可从这振奋人心的音乐中感受到贝多芬在艰难的境遇与病魔搏击的力量,认识到不幸的命运是可以被战胜的,从而坚定信念,培养他们向着梦想勇敢前进的大无畏精神。其实,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观点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评价,也是一种审美评价,这种评价恰恰是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紧密交织在一起所产生的,也正是音乐教育在德育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善于将音乐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由浅入深地拓宽音乐教育的空间,在教授音乐作品的同时向学生介绍作曲家的生平,作品的诞生背景等,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意义,在不断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总之,教师要重视音乐教育的德育功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在直观、生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体验更多的情感经历,习得更多的道德品质。
  三、有助于培养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的祖国的所持有的一种深厚感情,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成员所应当遵守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所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可以通过特殊的音乐语言变化和情感的起伏去启迪学生的心灵,尤其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方面,音乐教育始终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在音乐作品当中,旋律即灵魂,它集中体现了歌曲的感情基调和它所要传达给人的一种情绪。这是因为旋律进行的方向与人的情绪波动方向大体一致:由低音向高音进展时,人的情绪往往被引导至激昂向上;反之,由高音向低音降落时,人的情绪也跟着变得忧郁、低沉; 而节奏方面,节奏速度快的音乐常常用来表现欢快的情绪,节奏和速度缓慢的音乐则用来表现柔和和忧伤的情绪。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前身—— 《义勇军进行曲》能够在抗日战争年代发挥了“振奋军心、鼓舞人心”如此巨大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将这些音乐当中的审美规律讲给学生听,再让他们结合歌词、作品的创作背景等去欣赏,就更能体会到那股深深的爱国之情。有了这样的体验,今后在每次听到国歌时,学生脑海中就会浮现出爱国将士冒着枪林弹雨捍卫祖国领土和民族统一的场面,会想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便会随着这疾速、昂扬、悲壮的旋律在胸中沸腾。
  音乐教育让爱国主义教育不再只是通过简单机械的说教来实现,而是用悦耳、振奋的音 乐形式来实现。这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历史责任感,同时也为我们的素质教育打开了崭新的一页。
  四、有助于强化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十一世纪,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重要,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愈发成为一个符合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要具备的素质,因而也被纳入到了德育教育的范畴之内。放眼音乐教育,合唱活动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良好模式。合唱强调的是一个音乐表演整体的综合表现,要求伴奏、指挥、演唱都必须相互协调统一,个人的演出必须要服从集体,而关心合唱队的其他成员、爱护表演的乐器、服装、道具等公物都是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所以,在合唱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集体活动中应有的组织纪律性,正确掌握和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准则,并培养起热爱集体、协调合作的观念,形成良好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通过合唱活动,除了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外,还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觉意识、竞争意识,增强纪律性,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益处良多,德育作用突出。
  结语:音乐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如果运用得当,能够在培养人的精神品质、教化人才方面取得很大的成果。作为一种新的德育教育途径,音乐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之下,音乐教育能够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安小平,在音乐教育中的德育作用浅说[J].大观周刊,2012(4)
  [2]孔维春,刍议音乐教育的德育作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8)
其他文献
【摘要】交互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交互式英语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特别是高中阶段的英语,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社会对英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交互式”英语教学模式正好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交互式教学 高中英语 运用 
墨子精通礼学,强调礼的等级性,反对礼的宗法性;在尊天明鬼思想指导下,肯定和论证祭祀之礼的社会功能与道德作用;批评三代丧礼和儒家丧礼的厚葬久丧特征,主张薄葬短葬;承认乐
<正>2018年7月30日,由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联合法制网主办的"庆祝《反垄断法》实施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反垄断执法机构与司法机关代表、知名专家学者及
【摘要】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率低,企业普遍反映学生专业技能不高,综合素质太差。本文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实现校企结合,定向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等几方面考虑,打造中职计算机专业品牌,为劳动力市场输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实现让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 就业能力 中职生就业 就业能力培养  引言  随着计算机专业招生规模的快速增长和大众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普遍提高,
在当前的社会形势和环境条件下,高中政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学生真正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要什么和要做什么。现在的中学生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思维模式,因此,从教学模式上,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不要单纯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是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培养自我意识和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同时,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