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隐藏着许多潜在的威胁,施工企业必须要对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辨识,来减少和降低风险。本文首先界定了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和特征,并阐述了财务风险的危害,接着重点分析了施工企业常见的财务风险类型,最后提出了防范财务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16. 017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1)16- 0028- 02
施工企业从承揽工程的招投标活动开始,财务管理机制就已经启动。而招投标费用、签订合同、施工图预算、工程备料款、进度款、材料费、劳务费、机械使用等费用的发生无不处处体现着财务的管理作用 。随着外资建筑施工企业的进入,我国建筑施工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而建筑工程的工期普遍较长,工程的价格变动风险要由施工企业来承担,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重视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隐藏着许多潜在的威胁,使施工企业财务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为避免或减少损失,施工企业必须要对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辨识,来预防和控制风险的发生。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
风险是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风险有可能带来收益,也可能带来损失。本文主要是研究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的存在,从而对财务状况造成影响,有可能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对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甄别、防范,来化解和降低风险。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1)财务风险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施工企业财务涉及建设单位、材料供应商以及建筑劳务工人等主体,与政策法规、金融动向、宏观经济形势、技术变革等息息相关,易受各因素波动的影响,不同因素导致的风险也各不相同。
(2)财务风险的阶段性。建筑工程施工工期较长,较大的工程一般都跨年度,在其建设过程中,阶段性相当明显。
(3)财务风险的可变性。风险的可变性,是指财务风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特性。随着外界影响因素的变化,财务风险也会发生特定的变化。
(4)财务风险具有特定的根源。财务风险并不是无踪可寻,财务风险有其特定的根源、发生的迹象、特定的征兆和一定的表现形式。
三、财务风险的危害
财务风险给施工企业造成的危害,轻则影响企业发展,挫伤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则危及企业生存。同时,可能会给一个行业的生产经营秩序造成混乱。财务风险转化为财务危机的主要客观危害为:
(1)支付能力削弱。资金短缺,就会影响结算,工人不能按时领回工资,生活就会发生困难,劳动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协作单位收不回往来款,企业信用就下降,施工企业就不得不应付债主和诉讼,并承担由于自身失信而造成的费用负担。拖欠了税款,可能承担由于不按时履行纳税义务而被加处的滞纳金或罚款。
(2)施工生产秩序紊乱。由于财务风险的危害,正常的供给与销售网络链以及秩序受到破坏,供给商不再赊销原材料,客户也不敢签购货合同,建设单位也不会再放心将工程发包给项目部施工,还可能会被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取消参加工程投标的资格,影响到生产计划的安排和施工目标的实现。
1.施工项目异常收款条件下的资金风险
异常收款是指不按月度完成工程形象进度工作量收取工程款的资金结算方式。异常收款经常表现为:①承诺按工程某部位完成后收款;②以货币资金向建设单位预先支付履约保证金;③垫付工程款,建设单位不给预付款;④为业主的采购设备、置地等提供信用担保等。异常收款条件下的经营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但施工企业为了谋求工程中标,迫于无奈承诺建设单位的苛刻条件。一旦出现建设单位的项目后续资金筹措发生困难、经营不善或房地产项目销售不畅等问题,施工企业将承担工程投入和履约保证金不能依约收回以及担保的连带责任等风险,甚至承受坏账的经济损失。
2.建设单位拖延工程进度款的风险
一个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建设单位应该按照合同的约定按期支付工程进度款。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常常以各种理由不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一方面可能是建设单位的资金未到位,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建设单位的工作拖拉造成的。无论是何种原因,进度款不能按时到位就会使施工企业进退两难。如果继续施工,施工企业就要自己垫付工程款,增加企业的施工成本,增加了施工项目的风险程度。
五、施工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
目前,国内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监督力度不够、经营权责不清、账实不清等问题。这为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为此,必须树立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全面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从制度、组织机构设置方面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力争把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1.建立风险治理机制,防范财务风险
在企业的最高管理层次设立财务风险管理委员会,明确企业法人代表在财务管理上的权责,明确总会计师和企业财务部门在财务管理上的权责范围,明确企业各职能部门的权责范围,明确企业内部各级单位的权责范围,明确企业财务人员的权责范围,同时部门职责之间要达到无缝衔接,树立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通过建章立制达到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
2.依法建好账目、管住企业钱财
要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建立各种账目,把账建真建实,做到会挣钱、会理钱、会管钱,建立和完善会计管理机制,做到从管理秩序看财务水平,从所建账本看管理效果。建好账目是管住钱财的依据,只有把钱管住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反映的才是真实的。
3.加强会计监督,全面提升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要建立好财务队伍,它是财务管理上水平求突破的组织保证。对财务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顿,作为财务人员不仅要学习贯彻会计法,还要学习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规范财务秩序,加强财务人员的守法观念。要明确责任,增强财务人员的自律意识,提高遵守财务纪律的觉悟,培养其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勤勉作风以及对企业的忠诚理念,继续深化财务管理改革,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16. 017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1)16- 0028- 02
施工企业从承揽工程的招投标活动开始,财务管理机制就已经启动。而招投标费用、签订合同、施工图预算、工程备料款、进度款、材料费、劳务费、机械使用等费用的发生无不处处体现着财务的管理作用 。随着外资建筑施工企业的进入,我国建筑施工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而建筑工程的工期普遍较长,工程的价格变动风险要由施工企业来承担,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重视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隐藏着许多潜在的威胁,使施工企业财务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为避免或减少损失,施工企业必须要对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辨识,来预防和控制风险的发生。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
风险是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风险有可能带来收益,也可能带来损失。本文主要是研究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的存在,从而对财务状况造成影响,有可能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对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甄别、防范,来化解和降低风险。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1)财务风险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施工企业财务涉及建设单位、材料供应商以及建筑劳务工人等主体,与政策法规、金融动向、宏观经济形势、技术变革等息息相关,易受各因素波动的影响,不同因素导致的风险也各不相同。
(2)财务风险的阶段性。建筑工程施工工期较长,较大的工程一般都跨年度,在其建设过程中,阶段性相当明显。
(3)财务风险的可变性。风险的可变性,是指财务风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特性。随着外界影响因素的变化,财务风险也会发生特定的变化。
(4)财务风险具有特定的根源。财务风险并不是无踪可寻,财务风险有其特定的根源、发生的迹象、特定的征兆和一定的表现形式。
三、财务风险的危害
财务风险给施工企业造成的危害,轻则影响企业发展,挫伤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则危及企业生存。同时,可能会给一个行业的生产经营秩序造成混乱。财务风险转化为财务危机的主要客观危害为:
(1)支付能力削弱。资金短缺,就会影响结算,工人不能按时领回工资,生活就会发生困难,劳动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协作单位收不回往来款,企业信用就下降,施工企业就不得不应付债主和诉讼,并承担由于自身失信而造成的费用负担。拖欠了税款,可能承担由于不按时履行纳税义务而被加处的滞纳金或罚款。
(2)施工生产秩序紊乱。由于财务风险的危害,正常的供给与销售网络链以及秩序受到破坏,供给商不再赊销原材料,客户也不敢签购货合同,建设单位也不会再放心将工程发包给项目部施工,还可能会被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取消参加工程投标的资格,影响到生产计划的安排和施工目标的实现。
1.施工项目异常收款条件下的资金风险
异常收款是指不按月度完成工程形象进度工作量收取工程款的资金结算方式。异常收款经常表现为:①承诺按工程某部位完成后收款;②以货币资金向建设单位预先支付履约保证金;③垫付工程款,建设单位不给预付款;④为业主的采购设备、置地等提供信用担保等。异常收款条件下的经营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但施工企业为了谋求工程中标,迫于无奈承诺建设单位的苛刻条件。一旦出现建设单位的项目后续资金筹措发生困难、经营不善或房地产项目销售不畅等问题,施工企业将承担工程投入和履约保证金不能依约收回以及担保的连带责任等风险,甚至承受坏账的经济损失。
2.建设单位拖延工程进度款的风险
一个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建设单位应该按照合同的约定按期支付工程进度款。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常常以各种理由不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一方面可能是建设单位的资金未到位,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建设单位的工作拖拉造成的。无论是何种原因,进度款不能按时到位就会使施工企业进退两难。如果继续施工,施工企业就要自己垫付工程款,增加企业的施工成本,增加了施工项目的风险程度。
五、施工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
目前,国内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监督力度不够、经营权责不清、账实不清等问题。这为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为此,必须树立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全面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从制度、组织机构设置方面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力争把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1.建立风险治理机制,防范财务风险
在企业的最高管理层次设立财务风险管理委员会,明确企业法人代表在财务管理上的权责,明确总会计师和企业财务部门在财务管理上的权责范围,明确企业各职能部门的权责范围,明确企业内部各级单位的权责范围,明确企业财务人员的权责范围,同时部门职责之间要达到无缝衔接,树立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通过建章立制达到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
2.依法建好账目、管住企业钱财
要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建立各种账目,把账建真建实,做到会挣钱、会理钱、会管钱,建立和完善会计管理机制,做到从管理秩序看财务水平,从所建账本看管理效果。建好账目是管住钱财的依据,只有把钱管住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反映的才是真实的。
3.加强会计监督,全面提升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要建立好财务队伍,它是财务管理上水平求突破的组织保证。对财务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顿,作为财务人员不仅要学习贯彻会计法,还要学习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规范财务秩序,加强财务人员的守法观念。要明确责任,增强财务人员的自律意识,提高遵守财务纪律的觉悟,培养其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勤勉作风以及对企业的忠诚理念,继续深化财务管理改革,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