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脂肪瘤是最常见的体表良性肿瘤,源于脂肪组织,由成熟的脂肪细胞聚集而成~([1]).传统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2]),但手术切除有以下缺点:若瘤体较大,术后切口瘢痕较长,局部凹陷易出现皮下积血,多发脂肪瘤留有多条瘢痕等.而脂肪抽吸术有切口瘢痕小,外观平整等优点,但较大脂肪瘤抽吸后有复发的可能.我们应用脂肪抽吸术治疗体表脂肪瘤患者22例(48个脂肪瘤),现报告如下。
【机 构】
:
050051,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烧伤整形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050051,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烧伤整形科,050051,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烧伤整形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脂肪瘤是最常见的体表良性肿瘤,源于脂肪组织,由成熟的脂肪细胞聚集而成~([1]).传统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2]),但手术切除有以下缺点:若瘤体较大,术后切口瘢痕较长,局部凹陷易出现皮下积血,多发脂肪瘤留有多条瘢痕等.而脂肪抽吸术有切口瘢痕小,外观平整等优点,但较大脂肪瘤抽吸后有复发的可能.我们应用脂肪抽吸术治疗体表脂肪瘤患者22例(48个脂肪瘤),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矫治下颌角肥大有多种式术,但单一式术往往很难达到满意的矫治效果,探讨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21例下颌角肥大患者,于完成术前检查与分析后,在全身麻醉下应用口内入路行双侧下颌角外板矢状劈除后同时行下颌角弧线截骨术,术后观察两侧下颌角间距变化.结果 21例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经7个月至1年的随访,双下颌角间距明显缩小,下面部宽大畸形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交流协作会定于2010年6月初,在江两省南昌市召开第六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交流协作会和江西省医学会联合主办,江西省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专业委员会承办。本次学术大会的组织机构: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长脉宽波长1 064 nm与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波长560~1200 nm两种波长照射SD大鼠皮肤后组织学变化趋势,为临床非剥脱性光嫩肤的科学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两种波长照射SD大鼠背部脱毛皮肤,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真皮厚度、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并测定平均吸光度值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两种波长照射后真
由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会和日本形成外科学会共同主办的第19届日中整形外科会议将于2009年10月4~6日在日本横浜举行。大会主要议题包括:(1)组织工程;(2)东方人美容外科;(3)颅颌面外科;(4)唇腭裂;(5)显微修复重建外科;(6)头颈外科;(7)手术方法的改进。
皮角是对皮肤外生性角质肿物的泛称,多表现为直的、弯的、圆锥状及圆柱状的角状突起物,好发于人体暴露部位.如颜面、耳廓、四肢末端、躯干及阴茎部,多源于皮肤癌变或癌前病变组织[1].患者以中、老年人,特别是50岁以上者为主,曾有报道最大年龄患者为99岁[2]。
当代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门新兴医学学科.20年后的今天,已亭亭玉立,领先世界.进入21世纪以来,美容医学学科在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功,仅其中的第三步战略,即在合作创办"国际美容医学联盟(UIME)"的"亚洲培训总部"问题上,仍然任重道远。
目的 探讨下颌角肥大(又称方下颌畸形)整形术联合颏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面型特征及定位头颅测量分析,制定面下1/3整体轮廓塑形方案.采用口内入路双侧下颌角截骨治疗下颌角肥大后,同期行颏部整形术,治疗伴有的颏部畸形.结果 2000~2006年采用以上术式收治18例,术后面部整体轮廓改善明显,下颌及外形符合美学标准,颏唇沟形态自然.结论 下颌角肥大伴颏部畸形在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的同时,行颏部整形
目的 探讨自体鼻中隔软骨移植在鼻尖成形术中的应用. 方法在双侧眶下神经阻滞麻醉下,采用"飞鸟形"切口显露鼻尖部.充分游离鼻翼软骨,切取2cm× 1 cm的鼻中隔软骨备用.将鼻中隔软骨切取1条移植于鼻翼软骨内侧脚之间,相互缝合后延长鼻小柱并抬高鼻尖.将剩余的鼻中隔软骨修剪塑形后,移植于鼻尖和鼻翼软骨表面.结果15例患者中,13例经3个月至1年半的初步随访,鼻尖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满意.结论
在美国和欧洲备受推崇的AccentPro深蓝热塑射频技术于2009年9月正式登陆中国,为广大希望保持健康优美身体陆线的时尚人士带来了一种全新体验。